Re: [資料] 青春作伴好還鄉 / 鍾永豐
原載《天南》文學雙月刊第六期, 2012.2.29出版。
天南 http://www.chutzpahmagazine.com.cn/
一期刊完。因為本文內容較為濃密,分次慢慢貼出。
--
今天的秋樂生祥有演出,大家有空去看唷~
(中山舞台、下午四點~五點)
--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是希望與幻滅雜糅的時期。政治上,「戒嚴法」、「出版法」、
黨禁及報禁解除,專制威權的強人時代走入歷史,繼任者李登輝為求擴大與鞏固其在國
民黨內的領導權,選擇與地方派系及民進黨結盟,並將黨內保守勢力與中共圈在一起當
敵人,原本以民主、人權及自由為主軸的政治反對運動因而在戰略上迅速民族主義化、
在戰術上普遍民粹主義化。經濟上,房市及股市泡沫化誘發資本狂歡,同時「朝野」齊
力自由化與國際化,試圖接繫WTO。社會上,統治精英以政治自由主義掩護資本及公有資
產的去管制化,並將兩者攪混,同時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氛圍開始從台北的藝文圈擴散開
來。
斯其時,民族主義、民粹主義與民進黨三而為一,內旋成巨大的黑洞,社會運動若不被
吸入,便遭邊緣化。妹妹與她的社會主義同志們節節敗退;他們試圖以勞動者為主體進
行組黨,但敢造反的工農大都靠向民進黨了,而且他們的社會主義論調在樂觀、勇敢的
經濟自由化氛圍中,愈發刺耳。唯一熱烈者是內部的論辯;如同19世紀以來的左派傳統
,外部推進不順遂時,所有伸展不出的力量便內轉、交鋒,各種意圖定於一尊的排他性
批判與路線主張如劍爭出,便把同志情誼剁碎了。
1989年,妹妹決定回鄉。
她回鄉的方式是社會運動、進步學術與啟蒙時代三方交會的產物。
1980年代中期,隨著反污染的環保抗爭、爭權益的工人、農民與原住民運動的風行,各
種主題的大學生調查工作隊在政治經濟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等理論的指導下被運動工作
者組織起來。他們在弱勢社群與族群的生活領域與抗爭者一起進行調查,主題涵蓋地方
派系、污染源的政經構造、文化屬性與身份認同、產業分析、勞資關係、農會與工會運
作等等。調查的過程與成果不僅用以強化運動的論述與組織,更有助於形成弱勢者的主
體性自我認識。
在改造社會的熱忱中進行自身的再認識!這種扣緊運動與自我研究的風潮不可避免地影
響了年輕一代的學術工作者。他們有些即是運動的參與學生,以運動觀為立場,將對抗
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寫成論文,之後並進入學術機構從事研究或教學工作;有些是同情弱
勢者的研究者,以其學術論述支持運動。徐正光研究員即是後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4.45.247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gainstDam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