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關於首週銷量?

看板Utada (宇多田)作者 (¿Ateo o agnóstico?)時間17年前 (2008/05/02 18:36), 編輯推噓43(43026)
留言69則, 3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說實話 我不太清楚首週衝很高是代表宣傳手法先進或是宣傳手法落後 XD 以日本與美國比較來說,首週衝得比較高與下列因素有關: 1.這裡的音樂多樣性較低: 美國音樂多樣性有多高就不用我說了吧。 2.歌手同質性較低: 日本歌手極高度集中在J-POP與搖滾類型,這兩類算是競爭激烈 其他路線的競爭度都不算高。 3.歌迷忠誠度較高: 日本唱片公司花了極大心力經營歌迷,尤其是偶像類型的歌手。 其實不只唱片業,非常重視顧客是日本企業的共通點。 所以,歌迷對於歌手的忠誠度很高,往往佳作也買,劣作也買。 4 & 5 & 6 銷量集中於都市的程度較高 平均資訊流動率較高 宣傳集中度較高 這三個要混在一起講,因為其實這是一體多面。 東京、橫濱、大阪等等日本巨型都市,幾乎撐起了日本大部分唱片銷量, 這就有點像是台灣的電影票房大部分來自台北。 唱片公司在這些都市拼命宣傳,市中心隨時可見大型歌手看板, 新曲目隨時在市中心強力播放,歌手時常在此舉辦現場演唱活動。 東京人手一隻手機,手機可以拿來得知新曲訊息、下載最新歌曲、 告知朋友歌手動態,唱片資訊流動速度之快超乎你的想像。 日本都市人對於那種小小一個、可以拿在手上、可以一隻手簡單操作、 擁有多種功用、可以打電話(重點!)、可以傳簡訊(重點!)、 可以自拍(重點!)、可以用來得知各種訊息的機器迷戀的不得了.... 紐約? 紐約客對手機比較沒興趣,他們比較喜歡iPod 7.習慣性購買較多: "今天是我喜歡的歌手出片的日子,所以今天我下班或上學後, 我就走到唱片行,直接拿一張到櫃檯結帳,還拿了一張海報" 這樣的經驗,各位不知有沒有? 8.重視榜單的程度較高: "拿下ORICON首週冠軍!!!" 日本唱片公司愛死這個頭銜了! 所以出片日期要精挑細選,不可與大牌硬碰, 不可與同公司大牌硬碰,出好多個封面, 出個初回限定,再來個BONUS抽獎.... 9.發行單曲的意義不同: 單曲的目的是為了營造專輯氣勢,增加歌曲曝光度, 因為日本人常常只聽一兩張單曲就決定要不要買這張專輯, 所以單曲賣得好算賺到,但是只要維持平盤就算達成目的。 也因此,發行單曲的數目與該張專輯的銷量有正相關。 再來,宣傳手法有根本性的差異。 以大牌歌手出片來說,日本公司常見的宣傳手法就是: 1.主打歌曲先找個強力的tie-up,然後此tie-up放送時間精準地選在唱片發行日期的前後 2.在專輯發行前先發多張單曲,通常會有一到兩張大眾接受度極高的抒情曲, 然後從專輯發行前的一年左右,就開始推銷這些歌曲,不斷強力放送。 3.專輯與單曲發行日期前後,狂上各大音樂節目演唱,接受多家雜誌專訪, 此時出席綜藝節目的頻率也會大幅增高。 4.專輯發行後約一個月,會開始舉行巡迴演唱會,在演唱會場也會販賣唱片。 美國歌手怎麼做呢? 因為美國太多樣,所以只取常見類型,大致上來說: 1.每張專輯都間隔很久,兩年算快,三年算正常,四年可接受,五年也還可以 2.日本專輯剛出片時就是決勝戰,不拿下就等於陣亡。 所以各種發行策略都要小心謹慎,全部資源都投資在剛發片那一個月左右。 美國專輯出片後才開始前哨戰,專輯的宣傳時間非常的長。 可以看情況決定要將專輯內哪首歌做成單曲,要選專輯內哪首歌拍MV。 3.美國歌手喜歡開超級長的巡迴演唱,應該說他們喜歡開演唱會更勝於發唱片。 沒辦法,英語幾乎是世界語了,所以他們的唱片可以在全球發行。 演唱會一樣可以在全球舉辦,今天在波士頓,下星期在柏林,下個月到東京... 日本大牌歌手往往唱個一兩個月就算多了,美國大牌歌手有時可以巡迴一整年以上。 4.tie-up的等級差太多 orz 好,HERO有木村拓哉,有松隆子,有34%收視率,算是日本國內超級無敵tie-up吧? 但是再怎麼強,頂多日本有看到,台灣韓國大陸一小部分人看到,就這樣... 美國超級無敵tie-up是什麼等級? 像是"鐵達尼號" orz Celine Dion那首my heart will go on光是單曲就賣破千萬, 隨著鐵達尼號在全世界狂賣,不斷狂賣,過了N年電視台還是不斷撥出... 只要搭上美國熱門電影,那宣傳效果可能會長達五年,十年,二十年... 對,唱片很可能不會賣那麼久,但是歌手的知名度會維持不墬,這點太重要了。 5.日本歌手曝光率幾乎集中在發片期,他們出現大眾面前,出現電視機上, 他們暗示著一種訊息:「我出現了,這代表我出片了,快去買喔!」 不發片的時候,許多日本歌手幾乎就從大眾面前消失。 美國大牌歌手,嗯嗯...我不是很喜歡用這樣的形容詞,但是他們是「國際名人」 就算不是剛發片,也不代表他們就會因此失去曝光度,他們可以出現在 坎城影展、綜藝節目、奧斯卡獎、脫口秀、公益活動、政治活動、八卦雜誌... 任何地方都可以,不會有人說:「你這個唱歌的,幹麻出現在這裡?」 6.對於許多美國人來說,聽音樂是生活的一部分,買唱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也因此,他們隨時可以買唱片,不一定要在唱片發行那一周。 身為歌迷,他們不認為:「喔! 某某出片了,我一定要第一天衝去買!」 他們不覺得自己有這種義務。 日本歌迷往往自認:「讓某某登上ORICON第一是我們這些歌迷的本分!!!」 而且,走進美國唱片行,可以吸引他們目光的歌手太多了。 不像走進日本唱片行,就會看到當周某個大牌歌手出片, 整個唱片行鋪天蓋地放滿該歌手的唱片,自然會吸引許多目光。 7.日本歌迷的喜新厭舊是非常有名的,愛某歌手時什麼周邊商品都要搜刮, 等到不愛時,連該歌手出了張專輯都沒發覺。看ORICON榜單就可以輕易看出, 長久支持某歌手的人絕對是小眾。 美國歌迷相對之下比較挑嘴,他們不容易喜歡上某歌手,但是一旦喜歡某歌手, 也不容易將之棄若敝屣。他們喜歡歌手的程度很難比上日本歌迷, 也因此,喜歡與不喜歡間的落差也沒有日本歌迷那麼大。 學水果做個比較圖表好了XD 1st 2nd 3rd 4th 5th 6th 7th 8th 日本 購買 Y Y Y Y N N N N 喜愛 超愛 超愛 超愛 還好 不愛 不愛 有出片? 他是誰? 美國 購買 Y Y N Y Y N Y N 喜愛 超愛 不錯 不愛 還好 不錯 不愛 超愛 普普 所以日本典型的大牌歌手唱片銷量可能如下 1st 100萬 剛出道大受歡迎 2nd 200萬 成為天王天后 3rd 250萬 生涯巔峰 4th 100萬 人氣下滑 5th 30萬 不紅了 6th 10萬 過氣了 7th 2萬 沒人愛了 8th ??? 準備回家吃自己 美國大牌歌手的唱片銷量可能如下 1st 300萬 崛起 2nd 600萬 紅了 3rd 250萬 另類曲風 4th 1000萬 迎合大眾 5th 300萬 並非佳作 6th 550萬 歌迷回流 7th 1800萬 經典傑作 8th 400萬 持平之作 當然要講特例,美國日本都有一堆,但是一般來說大部份歌手是以上走勢。 在日本 長久受到支持的難度 >> 登上巔峰的難度 在美國 登上巔峰的難度 >> 長久受到支持的難度 在日本,要拿個ORICON單曲或專輯冠軍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本身有點實力, 唱片公司又眼光精準會挑發片時機,這真的不難。 但是想要在ORICON榜單待很久,那反而難很多。 在美國,要拿個BILLBOARD熱門榜冠軍絕非易事,許多大牌歌手拿No.1的次數也不多 但是如果想在BILLBOARD榜單待久一點,許多大牌歌手都可以輕易做到。 總括來說,日本歌手的銷量總和像是一個等比級數,平均來說,公比大約是1/2 美國歌手的銷量總和像是一個等差級數,公差隨人而定,但是絕對不像日本掉那麼快 值得令人高興的是,日本近幾年來,銷售量為等差級數的歌手有增多的趨勢。 反倒是美國,銷售量為等比級數的歌手好像也有增多的趨勢 = =|| 一種是首週就給你巨量,令人安心的是:「至少已經有這多了」 但是令人擔心的是:「也差不多就這麼多了,以後也增加不了多少」 另一種則是綿綿不絕的長賣,令人期待的是:「會賣到什麼程度呢?」 但是令人擔心的是:「要是這次不長賣,忽然往下掉該怎麼辦?」 要選哪一種比較好呢? 基本上沒什麼選擇的自由,這是大環境的整體趨勢。 不跟著趨勢走,風險是很大的。 喔...天啊...我連聊天性質的文章也可以打這麼長 = =+ 這篇是隨手打的,如果覺得我寫得不好,請不要鞭我 orz -- When you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 You're invisible now, you got no secrets to concea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5.89

05/02 18:48, , 1F
哈!瑪麗亞18首冠軍單曲>"<根本是製造機 XD
05/02 18:48, 1F

05/02 18:53, , 2F
認真 頂
05/02 18:53, 2F

05/02 19:29, , 3F
推這篇!! 可以當研究報告來看了~~
05/02 19:29, 3F

05/02 19:29, , 4F
這一篇文章值 1000 銀 說的很好~推一個 各國文化不同沒得比
05/02 19:29, 4F

05/02 19:32, , 5F
應該是"唱片發行日期的前後精準地選在tie-up放送時間"
05/02 19:32, 5F

05/02 19:50, , 6F
好文章
05/02 19:50, 6F

05/02 19:58, , 7F
很專業
05/02 19:58, 7F

05/02 20:07, , 8F
日本情形:既然有tie-up,當然要配合tie-up放送時間
05/02 20:07, 8F

05/02 20:08, , 9F
推喜新厭舊...真的很可怕...越POP的歌手越是這樣...
05/02 20:08, 9F

05/02 20:41, , 10F
Mai好像可以成為血淋淋的例子...(惋惜的Mai FAN)
05/02 20:41, 10F

05/02 20:52, , 11F
隨手打就這麼專業 那認真打不就是教授等級了
05/02 20:52, 11F

05/02 20:56, , 12F
看完有點想推:"打倒美帝!!" XD
05/02 20:56, 12F

05/02 21:09, , 13F
推這篇~~~不過也是因為美國文化是主流啊
05/02 21:09, 13F

05/02 21:09, , 14F
才能有世界的銷售量
05/02 21:09, 14F

05/02 21:16, , 15F
誰叫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No.1...
05/02 21:16, 15F

05/02 21:50, , 16F
05/02 21:50, 16F

05/02 21:51, , 17F
而且美國很多單曲是專輯過後才發, 純粹輔助專輯銷售的
05/02 21:51, 17F

05/02 21:55, , 18F
不過其實不能光看Billboard, 因為這裡面有計算點播率
05/02 21:55, 18F

05/02 22:10, , 19F
好強的分析啊~~~~
05/02 22:10, 19F

05/02 22:23, , 20F
拍拍手大推^^~
05/02 22:23, 20F

05/02 22:26, , 21F
還有一個理由是美國的市場比較大,容許慢慢爬起來,可能首週
05/02 22:26, 21F

05/02 22:26, , 22F
個5萬,但就已經打平,但因被傳唱,漸漸走紅越賣越多,但日本市
05/02 22:26, 22F

05/02 22:27, , 23F
場小,首週賣個2000張,根本不敷成本,當然就沒下張了
05/02 22:27, 23F

05/02 22:28, , 24F
不過日本喜新厭舊真的太嚴重,一旦發片期拉長,曝光一少就過
05/02 22:28, 24F

05/02 22:30, , 25F
氣,一過氣就幾乎沒得救,Misia就是個例子...
05/02 22:30, 25F

05/02 22:41, , 26F
好精闢!
05/02 22:41, 26F

05/02 22:44, , 27F
好專業的好文!!!!!!
05/02 22:44, 27F

05/02 22:45, , 28F
日本模式跟台灣很像 只是我們連單曲都無法賣XD
05/02 22:45, 28F

05/02 22:45, , 29F
也有太多人是莫名奇妙就開始銷量下滑
05/02 22:45, 29F

05/02 23:06, , 30F
樓上說的最典型的我覺得是麻衣..非常莫名
05/02 23:06, 30F

05/02 23:14, , 31F
有看有推
05/02 23:14, 31F

05/02 23:18, , 32F
推這篇文寫的好用心~~另外我覺得Mai給愛肥操作的話
05/02 23:18, 32F

05/02 23:18, , 33F
誰都會過氣 只看紅的時候那口"氣"有多大給你來過QQ
05/02 23:18, 33F

05/02 23:20, , 34F
可能又是不一樣的情景@@"
05/02 23:20, 34F

05/02 23:20, , 35F
譬如從800萬到90萬...只是那口氣太大過不完XD
05/02 23:20, 35F

05/02 23:22, , 36F
熊M同時阿~XDDDD''
05/02 23:22, 36F

05/02 23:22, , 37F
我是說.."竟然同時"...變亂碼了= =
05/02 23:22, 37F

05/02 23:31, , 38F
寫真好精闢喔!!超專業的優文!!
05/02 23:31, 38F

05/03 00:16, , 39F
SAN桑說法慢慢紅的例子好像可以套用Leann Rimes XD
05/03 00:16, 39F

05/03 00:19, , 40F
只有安室突破"回家吃自己"這定律,目前也只有她倖免
05/03 00:19, 40F

05/03 00:21, , 41F
不然在日本過氣就是過氣,沒有人會再接受你的
05/03 00:21, 41F

05/03 00:22, , 42F
管你曾經多紅,朋美.亞美.米西亞.麻衣都如此
05/03 00:22, 42F

05/03 00:23, , 43F
寶兒跟美嘉再不快爭氣點,真的會走入歷史
05/03 00:23, 43F

05/03 00:25, , 44F
荒井由實小姐也突破過這個定律,不過大概10~20年前了XD
05/03 00:25, 44F

05/03 00:51, , 45F
那這樣SAS也算吧~就是突然會大賣的這種???
05/03 00:51, 45F

05/03 01:10, , 46F
BOA感覺也快了..而且感覺她在自己家鄉也吃不太開了..
05/03 01:10, 46F

05/03 01:28, , 47F
黎安其實SOSO 空中監獄主題曲卡紅吧 在美國 (現在也無法了)
05/03 01:28, 47F

05/03 02:18, , 48F
好強喔~好文推~
05/03 02:18, 48F

05/03 03:59, , 49F
分析的很棒 專業文!!!
05/03 03:59, 49F

05/03 12:50, , 50F
黎安是太早出道 已經算紅過了.. BOA也是14出道 嘖嘖..
05/03 12:50, 50F

05/03 14:08, , 51F
push
05/03 14:08, 51F

05/03 16:06, , 52F
推這篇 太精闢的分析了XD
05/03 16:06, 52F

05/03 19:13, , 53F
超精闢的分析 大推
05/03 19:13, 53F

05/03 20:16, , 54F
再推>///<
05/03 20:16, 54F

05/04 11:38, , 55F
我覺得BoA太注重日本市場,韓國反而很少有活動
05/04 11:38, 55F

05/04 12:54, , 56F
BoA這幾年有回去韓國過嗎...= =
05/04 12:54, 56F

05/04 14:48, , 57F
BoA有回韓國的活動,不過很少,她最後一張韓文專輯是05年發的
05/04 14:48, 57F

05/04 14:48, , 58F
不過日本過氣就沒就真的幾乎是定律,像ami復出唱電音,大家說
05/04 14:48, 58F

05/04 14:50, , 59F
因為電音以不流行,是錯誤選擇才讓她不賣,不過perfume一樣唱
05/04 14:50, 59F

05/04 14:50, , 60F
電音還不是拿冠軍...日本人對沒新鮮感的很快就棄若鄙藪..
05/04 14:50, 60F

05/04 17:25, , 61F
記得之前Boa在MS有說過他的護照用沒多久就要換一本XD
05/04 17:25, 61F

05/05 19:46, , 62F
這種文不推,對不起良心!!!!
05/05 19:46, 62F

05/05 20:39, , 63F
精闢
05/05 20:39, 63F

05/05 23:46, , 64F
推推推,好文章。BoA加油
05/05 23:46, 64F

05/07 20:53, , 65F
麻衣迷看到專業文忍不住要感嘆推一下~其實麻衣銷量突然
05/07 20:53, 65F

05/07 20:54, , 66F
暴跌真的讓大家很莫名 但是大概也就是曲風的改變 然後唱片
05/07 20:54, 66F

05/07 20:54, , 67F
公司持續的用神秘風格不宣傳模式 讓新鮮感早已不在...=_=
05/07 20:54, 67F

05/07 20:55, , 68F
不然已麻衣現在的歌唱實力真的不止這樣的成績吧@@"
05/07 20:55, 68F

05/08 16:20, , 69F
專業好文 我推!!
05/08 16:20, 69F
文章代碼(AID): #186kwUyX (Utada)
文章代碼(AID): #186kwUyX (Ut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