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Tomorrow Is A Long Time [1978/01/30]

看板BobDylan (巴布·狄倫 - Bob Dylan)作者 (傑飛)時間19年前 (2006/04/22 02: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以下是 Key to the rain - the definitive Bob Dylan encyclopedia 這本書 對 tomorrow is a long time 的介紹,我翻成中文如下: == 一首珍貴的歌曲,描述這位詩人早年眼中美麗的事物 —— 特別是記憶中曾經 倒臥在他身邊的真愛。Tomorrow is a long time 是迪倫看著他在紐約的第一 個真愛,Suze Rotolo,遠赴義大利的後悔情緒中,所作的歌曲。Elvis Presley 1966年翻唱的版本,證明了這首歌比較適合以「貓王式」的風格演唱,而不適 合「Woody Guthrie 式」。 Tomorrow is a long time 精雕細琢的歌詞當中,靈感很明顯是來自 1530 年 的兩首軼名詩:"O Western Wind" 與 "The Lover In Plainith For The Spring" Westron Winde when will thou blow The Smalle raine downe can raine Christ, if my love were in my armes And I in my bed againe 這是一首極有名的早期英詩,也廣泛地收錄進各種選集中,所以,並不意外, 迪倫可能看過這首詩。詩中的 Western Wind 應該是指 Zephyrus(西風、春天 的風),迪倫在 Boots of Spanish Leather 這首源自於 Rotolo 離去的歌曲 中,也用過這個意像。 (Jeffy 註:指 So take heed, take heed of the western wind, 這句歌詞) Tomorrow is a long time 在迪倫的錄音生涯中,有著很複雜的歷史。迪倫在 一九六二年中寫下、並首次表演這首歌,但它直到 1971 年才出現在唱片裡, Bob Dylan's Greatest Hits Vol.2 收錄了 1963 年版的現場演出。 1963 年版的 Tomorrow is a long time 收錄在未正式發行的 Bob Dylan In Concert,這張專輯原本包含了兩場 1963 年的演出: NYC Town Hall 與 Carnegie Hall;有些迪倫學家認為後來沒有發行的理由是,一方面收錄的歌曲 不見得是迪倫最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在預定要發行的時候(按:1965), 專輯中收錄的歌曲也不再是迪倫歌曲的代表(再按:go electric )了。 Tomorrow is a long time 在舞台上的樣貌多端,60年代只有清湯掛麵的版本 ,迪倫第二次公開演出是在 1978 年的 "Big Band" tour,gave it a lush treatment(不知道怎麼翻比較好XD);1978 年與 Grateful Dead 巡迴的版本 ,回到 Nashville 式的風格;之後的 Never Ending Tour 則有 acoustic 與 electric 不同的版本。 -- And if we never meet again, baby, remember me How my lone guitar played sweet for you that old-time melody And the harmonica around my neck, I blew it for you, free No one else could play that tune, you know it was up to me. -- Dylan, 197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254.142 ※ 編輯: JeffyLiaw 來自: 59.105.254.142 (04/22 03:04)
文章代碼(AID): #14IIC6ls (BobDylan)
文章代碼(AID): #14IIC6ls (BobDy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