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他們還年輕嗎?(擦邊)

看板Raymond_Lam (林峰 - 林峯)作者 (love fungforever)時間15年前 (2010/03/21 13: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明報】2010/03/21《他們還年輕嗎?》(擦邊) P15 | 七色部落 | 追劇 | By 卜土廿手 他們還年輕嗎? 文卜土廿手 日前於案頭工作,開着電視機,驟耳聽一句耳熟能詳的對白, 「程太她小產了……不過 你們還年輕,不需要太悲觀……」明明如此常見的對白,卻隱約覺得劇情不通,轉頭看 電視印證,見「程生」坐在醫生前,一臉不置信。原來沒有搞錯, 「程生」是五十一歲 的苗僑偉,小產的「程太」是將近四十一歲的張可頤。這一類對白並不罕見,於同一集 數, 「程生」還會抱着「程太」安慰道, 「不要緊,老婆,我們還年輕……」這句對 白,真正是難為了三哥。 這裏絕沒有年齡歧視之意,相反來說,中生中旦的演技更為穩當,老戲肉近年更備受推 崇,夏雨、李司祺、黎耀祥和鄧萃雯接連奪得視帝視后,實至名歸。但觀乎近日無綫劇 作,除了前述的《老公萬歲》,以至之前的《富貴門》和《五味人生》,其角色擺位與 視帝視后的《溏心風暴》系列及《巾幗梟雄》截然不同。 於《溏心》系列,夏雨和李司祺扮演有一群成年兒女的父母, 而於《巾幗》中, 鄧萃 雯和黎耀祥出場已有一定人生歷練,扮演女當家四奶奶和市井之徒柴九。說到他們的愛 情線,並非年輕男女的情愛,而是有家庭牽絆的離婚夫婦,以及中年男女的恩義之情, 這和《富貴門》和《五味人生》的幾條糾纏不清的三角戀形成強烈對比。 因此,中生中旦不是不能用,而是必須懂得怎樣用。觀眾希望看見羅嘉良做商業奇才, 而不是看他做一個天真的老千。觀眾樂於看見米雪青春常駐,作為一個徐娘半老、風韻 猶存的「紅姨」,她稱職有餘,但要她做一個自以為少女的瘋婦,紮孖辮扮可愛,雖然 未至厭惡,卻不是人人可以接受。要知道,人生於不同年齡會經歷不同之事,二十出頭 可以有小子成長線,但人們期望三、四十歲的成年人,有三、四十歲人應有的思想行為。 以前聽前輩說,電影和免費電視不同,因為電影要買票入場,所以電影講求「勢」和 「韌」, 「勢」是包裝和話題,先要吸引人進場看, 「韌」才是內容和口碑,令「勢」 有「韌」力可以持續下去。然而,於這個免費的網絡時代,免費的娛樂資源絕對不止本地 電視一項,要追看世界各地的電視節目何其容易,這樣一來,慣性收視雖然不至消失, 卻有下跌趨勢,過往輕輕鬆鬆三十點,現在三十點卻絕不是唾手可得。 觀眾有了選擇,所以電視都需要「造勢」,於內容之前,以包裝行先,而包裝最引人注目 的,非卡士莫屬。有人說,《五味》、《老公》和《富貴門》的卡士夠強吧!不止強,還 稱得上星光熠熠,因為有復出或久未露面的關詠荷、張可頤、呂良偉、羅嘉良及戚美珍, 而苗僑偉和謝天華更是炙手可熱的《學警》組合,但如上文所述,演員和角色卻出現了錯 配,令卡士有「勢」,也難有「韌」力,導致收視即使高開,之後往下跌,並持續低迷。 除了演員和角色不能錯配,主角的年齡層也不能側重一邊。以《老公》為例,苗僑偉和謝 天華的捧場客接近是同一批觀眾,這邊廂捧場客重複了,那邊廂因為沒有年輕主角,放棄 了中學生觀眾。這裏不是說年輕卡士就是好,純粹偏側年輕偶像的劇集,收視也從來沒有 好收場,最重要是卡士年齡的平衡。 再一次用《溏心》和《巾幗》做對比,《溏心》有林峰和黃宗澤這些年輕偶像,而《巾幗 》也有吳卓羲可以撐場,有了這些年輕演員,觀眾層無疑擴大,於收視上起了關鍵作用。 君不見《五味》,年輕的愛情線落在梁烈唯和楊秀惠身上,不是說梁烈唯的演技不好,他 甚至乎有一身好演技,只可惜他的Fans 確實不多,刻薄點說,捧他場的,不是Fans,而 是他的Friends 而已。 可能站在無綫的立場,所面對處境是尷尬的。不捧新人,就會青黃不接,偏偏投注新人成 本甚高,每一個收視點都是錢,根本不容有失,形成進退兩難。 然而,捧新人卻是事在必行! 回看《富貴門》,無綫押了一把,把籌碼投注於呂良偉和羅嘉良身上,以收視和口碑來看 ,算是賭輸了。但是,就算贏了又如何?呂良偉和羅嘉良是外援,不能收為己用,劇集成 功,極其量幫二人提升了人氣。就如李司祺和夏雨,視后和視帝都拿過了,但無綫未來十 年打算靠他倆嗎?演技再好,也不能每齣劇都以李司祺和夏雨做主角。 問題於是落在,如何成功捧出一個新人? 捧新人要全盤計劃,角色最好度身訂做,而且量力而為,而不是硬塞他做一個未到其位的 角色,令捧人變害人,變相送他一程。其實,無綫捧新人不是沒有成功過,二千年頭,無 綫出現很多捧新人而設的劇集,例如《衝上雲宵》和《律政新人王》,首先以機師及律師 包裝的專業劇,於內容和劇情有了一定保證,由新人做主角,險中求穩。改編武俠劇及民 間歷史劇亦是另一種適合捧新人的劇種,就如當年有《尋秦記》、《雲海玉弓緣》及《英 雄.刀.少年》,本身嬴政、金世遺、王五與譚嗣同已是具有個人魅力的角色。 近年無綫卻沒有了這類以捧新人為目的的劇集,以《蔡鍔與小鳳仙》為例,蔡鍔本是少年 英雄,他離世之時才三十四歲,他和小鳳仙的轟烈愛情,最適合捧出年輕男女新人,就如 《梁祝》這個戲軌,相信沒有人敢讓劉松仁做梁山伯、周海媚做祝英台,事實上,以六十 歲的松哥做少年英雄蔡鍔,驚嚇程度實在相去不遠,足以令蔡鍔由棺材彈出抗議了。 十七歲那日不要臉 想捧新人,也要有新人可捧。究竟無綫旗下有沒有成為下一個林峰的人才呢?實在值得商 榷。女新人還有香港小姐可選,男新人卻來自素質參差的藝員訓練班和香港先生。藝員訓 練班曾經是巨星搖藍,華人影壇首屈一指的演員如周潤發、梁朝偉和劉德華都是訓練班畢 業生,為什麼現在的藝員訓練班如此沒落? 劉德華的舊歌《十七歲》如是說: 「十七歲那日不要臉,參加了挑戰,明星也有訓練班 ,短短一年太新鮮。記得四哥、發哥,都已見過面,後來榮升主角太突然。」 這幾句歌詞反映了:一、當時訓練班是新事物;二、當年訓練班長一年;三、當年訓練班 有的是機會,隨時會突然榮升主角。 事隔三十年,情况大不同。當年訓練班是入行捷徑,但現在入行有更多途徑,模特兒公司 和唱歌公司都主動發揮人才,很多有潛質的少男少女早於在學期間已有公司簽下,最後訓 練班收下的,只是一些漏網之魚,而當年的訓練班為期一年,半年課程半年實習,現在卻 時間減半,半年已包括課程實習。另外,劉德華入讀訓練班翌年已成為主角,時到今日, 力捧如林峰,也等了三年才成主角,而馬國明更加用了七年時間,而且主角地位仍未站 穩。 要成名快,訓練班完全滿足不到;要學根基,訓練班出來也只是半桶水。更何况,唱片公 司和模特兒公司熱中主動發掘新人,更有互搶潛質新人之舉,而無綫偏偏大安旨意,恃是 大台就被動地接受報名,新人素質當然未有保證。另一邊廂,唱片公司和模特兒公司也不 見得有完善培訓和長遠計劃,很多新人做過一陣子紙上明星就自然消失。 難道無綫要坐以待斃嗎?偏偏香港不像台灣,沒有華崗藝校,也不像內地,沒有中戲和 北影,而僅有演藝也似乎未能跟行業完全接軌。或者應該像日本尊尼事務所,主動出擊, 於街頭設置星探發掘潛質新星,從小培養演藝人才,這才是長遠之策。 http://www.fungforever.net/forum/viewthread.php?tid=9401&extra=page%3D1 -- 2010.1.3 Love Fung Forever Fans Gathering song 原曲:愛人與海 我們一起跟你來慶祝 今年你的人氣會更旺 驕傲成績教人難忘 讓峯迷如癡如狂 你的努力全球來作證 期待事業高峰一再勇闖 愛你不變讓峯迷說一句 Love U forever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78.31
文章代碼(AID): #1BfRA6OC (Raymond_Lam)
文章代碼(AID): #1BfRA6OC (Raymond_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