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g-music榜單(2003/11/21 - 2003/11/27 )

看板RENE (劉若英 - 奶茶)作者時間21年前 (2003/12/01 15: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1 (看更多)
我同意你說的,這話題討論下去會變得很奇怪, 我也不是要幫滾石講話還是怎麼樣,不過有些東西還是有必要解釋, 我想這篇如果能打住整個話題,那會很好。 誠如你說的,兩個購買群重疊的歌手,晚發片的就虧,那滾石如果要針對劉若英競爭, 該做的不是把發片日期從1125提早「三天」到1122,直接提到11月15前後,或是十月底 基本上那時候部份的片子都壓出來了,邊上通路之後再等後來的貨補進唱片行, 先發制人的效果不就更大。 我講的現貨打預購道理在這裡,不是現貨能搶走奶茶的死忠歌迷, 而是現貨能讓劉若英的銷售量「只限於」死忠歌迷。 你說游離歌迷群要買劉還是梁的專輯是進唱片行再決定的, 現在 1122 的方案是讓歌迷進去看兩張專輯誰歌好聽誰贏。 而若是在預購期的話,劉若英的歌都還沒出來, 進唱片行的游離群這時買梁靜茹的機會豈不是更高嗎? 能夠先發制人的事不做,卻要做一些隨著人家發片日起舞的、受制於人的舉動, 如果這真的是滾石的策略,那決策的人也太不聰明了。 至於你問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訂在假日,這大致是配貨方便的考量, 但是後來因為宣傳造勢的方便以及通路商的要求而提早上架。 然後再來看以上論點裡的假設─劉、梁兩人歌迷群重疊問題嚴不嚴重。 基本上這兩個人的歌路差異並不是細到要專業人士才分得出來那種, 很明顯的年輕小孩子聽梁靜茹的多,聽劉若英的人年齡層都較大。 而且不會分辨音樂的人,他們看的是宣傳,看唱片公司營造的訴求, 很明顯梁靜茹就是主打年輕族群,而劉若英上一張專輯打什麼「城市裡的孤單、慾望」 上上一張打什麼追憶似水年華、遺忘成全遺憾,梁靜茹的主歌迷群會懂嗎? 我去提五月天、王菲,主要原因就是在我的判斷裡, 劉若英跟梁靜茹的差異,只是「相對於」劉若英和五月天的差異來的小一點, 所以前一組歌迷群重疊的量「相對於」後一組稍微多一點, 而這其中的差別小到在數字的解讀上意義不大, 也就是梁靜茹對劉若英造成多大影響,五月天也會對劉若英造成差不多但略小的影響。 演藝圈之間有些關係是很唯妙的,即使兩家互相競爭的公司或兩個歌路相近的歌手, 也會在之間互留一些餘地,以避免未來事業上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尤其劉若英在滾石累積的七張專輯還有些剩餘價值可以利用,有的專輯庫存量還一堆, 另外哪天說不定也能學莫文蔚跳槽後的模式,再推出她滾石時代的精選, 奶茶如果在維京繼續長紅,這些剩餘的價值也會跟著變高, 不至於因為一張專輯的競爭而撕破臉,更何況奶茶在滾石裡人緣還是很好的。 當然我不否認你提到這兩張專輯之間的競爭效應, 但種種跡象與理由都讓我相信那是種無心的巧合,而不是刻意的針對。 -- ▌ ▁▌▁ |情報員標號: u135-192.u61-70.giga.net.tw |局中| ▌▃ |隸屬☆單位: 中央情報局 (bbs.e-cia.net) |邑情|
文章代碼(AID): #_okhG00 (REN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_okhG00 (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