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國語和粵語流行歌曲

看板MIRIAM (楊千嬅)作者 (不若整顆頭顱給妳!)時間20年前 (2005/03/06 21: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嗨,大家好,我是一位平凡的ptt使用者。平時難得有位心目中崇拜和嚮往的對象。 我注意到千嬅這位女孩子是在她和梁朝偉領銜主演的「地下鐵」開始,令我感觸甚深。 後來由於現代網際網路的發達便利,加上宿舍裡有位同是澳門的港奧會僑生,於是透過 這層管道得知並取得他一位朋友的FTP帳號,輕易接觸到部分楊千嬅往昔的專輯,演唱 MV等影音資訊。 就我對於流行音樂的認知,能夠廣售群眾熱愛的歌曲在歌和曲以及演唱的本身,至少要 唱出一定的特色,才可能脫穎而出。最好是能在曲調和旋律的抑揚頓挫,轉折起伏上幽雅 婉轉,清越激昂,隨意自如等。這樣必能引起多人的喜好,傾聽或是練唱時也更能引起共 鳴。 然而,我以為千嬅在較晚期接連得獎的佳曲中,越來傾向清越激昂又隨意自如的境界。 這相較於她早期較得意的情歌「再見二丁目」的幽雅婉轉風格似乎是另闢蹊徑。總之,我 個人也以為她在演唱歌曲上,應該是能夠不斷自我追求創新和突破的。只可惜我並沒有花 費過太多心思在比較以往至今千嬅所錄唱的所有專輯曲目上面。 不過,由於自己是從小說標準國語,唱國歌長大的。對於華語歌曲的風格和特色,自然 敏感而精準。一個人要能夠通透爛熟某種語言,然後能夠在該種語言的朗誦,對答,交談 ,演唱上面隨心所欲的掌握抑揚頓挫和轉折起伏的竅門,然後可能形成幽雅婉轉,清越自 然,或是激情昂揚等的特色。我想千嬅在習慣於以粵語為母語基礎之餘,在華語上的音標 和音符的運用能力和經驗上自然相對薄弱。而她先前的兩張國語專輯「微笑」和「揚眉」 之所以欠缺風格,並不叫好叫座,除了華語流行歌曲市場競爭在台灣唱片市場是無與倫比 外(唱片店裡普遍將粵語專輯編入華語區,而非像台語般有其獨立地位),原因大致離我 所推想的不遠吧!? 想知道各位慣聽千嬅歌曲的忠實歌迷,是否能夠苟同我所述一番長篇大論? -- 自己沒有妄自想像中的 只有自以為是的「脆弱」 ~~ 聖賢之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0.199
文章代碼(AID): #12Amb_I9 (MIRIAM)
文章代碼(AID): #12Amb_I9 (MIRI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