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碟] 集體回憶:張國榮限量版DVD
心約Leslie︰《集體回憶 - 張國榮》
《女人三十三》
故事的中心人物是離婚不久的舞蹈老師鄭佩佩。Leslie演愛上這個比他年長許多女人的俊
俏男生。片長25分鐘,著重描寫女人的微妙心理狀態,多個鏡頭給了鄭佩佩的面部表情變
化。Leslie出場不多,頭一場戲是在女人家?的對話,清淡平和,一亮相底下一片驚呼,
那個時候他的美麗與後期有不同含義,乾淨發亮的面容,最適合烈火青春少年;直至後來
他對她展開追求,舞台劇院門口遇上朋友,面不改色理直氣壯,他的自然單純和她的滿腹
心事對比鮮明。不難看出該片頗多嘗試,結局是開放式的,大雨中一場告白,她怔怔,未
果。難忘字幕往上走的時候,他的輕聲吟唱「能共你一起,天意安排,愛共情不可理解…
…」,清減的配樂,幾乎是清唱,為這個安靜的短片畫上安靜的句號。年輕的聲音有如天
籟,純粹透明,恍若隔世,是這個短片最動人的時刻。
《島的故事》:《沙之城》
四部短片的順序安排很有意思,年代一部比一部久遠。這部?的他比之上部又年輕了兩歲
,剃了光頭,作遠離塵世狀,更顯天真無邪。對俊美小和尚早有耳聞,這次看到大銀幕,
效果果然不同凡響,佛門弟子的超凡脫俗,Leslie演來宛如璞玉,幾乎透著羞怯神態,與
彼時諸多浮躁影視產品中他經常代言的跳脫叛逆子大相徑庭,卻偏偏流露著與他那些著名
早期電影一脈相承的最叫人心動的清澈溫存和柔和無助。80年代初香港導演們多有大志,
富創新精神,羅啟銳想必也是其中一分子,片中將大學生出遊和佛門生活進行切換對比,
中間穿插燒香求佛者們的家常話,力圖在塵世和佛家的對比和交融中求得禪意。Leslie扮
的小和尚似乎是兩者的一個交彙點,他唯一的臺詞是一句“阿彌陀佛”,在片中重復著掃
地,侍茶,鋪床的舉動,過著暮鼓晨鐘的清苦修煉生活,如日升日落般平常周而復始;另
一邊,學生們正為連夜挑燈上山而終於趕上的壯麗日出而心滿意足。學生中有人數次望向
目不斜視的他,不知道是好奇他的狀態還是容顏。結尾處學生們離開了寺廟,小和尚挑柴
回來,若有所思的凝望那群人的背影,可能有了片刻曖昧的心動,美麗嘎然而止。
《屋簷下》之《死結》
屋簷下系列是當年港臺拍攝的一輯以如何正確教育年輕人為主題的系列片。《死結》講述
的是一個學生三角故事。演員均年輕稚嫩,包括在其中帶著一副大大的黑邊眼鏡的Leslie
,戲份很少,演女主角後來喜歡的男仔,被女孩的前男友嫉妒,直到最後三人悲劇收場。
Leslie甫一出場,便以那副黑邊眼鏡惹來台下陣陣笑聲。他的角色無甚發揮之處,戲也簡
單。事先沒有看影片內容介紹,所以對最後的下毒和悲劇始料未及,沒想到他最後就這樣
倒在了骯髒的草地上。
《屋簷下》之 《15,16》
對哥迷而言,看這個短片的最大收穫大概就是看到20多年前胖嘟嘟的可愛毛毛和瘦瘦的
Leslie同時登場,雖然第一主角是當時人氣當旺的賈思樂。Leslie的角色是他早期多演的
輕佻形象,看playboy,戀愛高手女仔殺手,帶壞身邊戇戇的同學仔。《15,16》中的他
不過22歲,真正的初出道時節,飛揚青春年代。看這樣的影片,已不可能心無旁騖,走神
想著20多年來時光轉換,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上述四部張國榮的早期短片:《女人三十三》(1983)、《沙之城》(1981)、《屋簷下
》之《死結》(1980)、《屋簷下》之《15,16》(1978)乃因2004年夏天因張國榮的生
忌(9.12)已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進行放映,其中《屋簷下》系列的《死結》和《十五、十
六》是因港台電視部大力援手9.12放映活動從而第一次亮相大銀幕。
文/輯錄自【張國榮之旅《一》﹕心約Leslie影展】
資料來源︰電影雙周刊 (香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98.50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Lesl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