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第一個收集完的 tour
看板BobDylan (巴布·狄倫 - Bob Dylan)作者JeffyLiaw (傑飛)時間19年前 (2006/04/08 00:42)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2/2 (看更多)
配上 Paul Williams 的 Performing Artist 1974-1986(http://0rz.net/3f1dQ)
裡面詳述了迪倫怎麼在 tour 其間「培養熟成」自己的音樂,為什麼幾月幾號他會
那樣唱,幾月幾號又這樣唱…Dylan & the band之間的曲目安排,是揉在一起做成
撒尿牛丸比較好吃,還是各自回復牛肉跟撒尿蝦的本色,饕客才吃的到食材的味道
(他們大概花了一個月處理這件事)…為什麼後來樂評對Before The Flood的選曲
非常不滿意…讓音樂跟書搭配,這樣不論閱讀或聆聽經驗,都會非常有意思。
其實還有很多可以講的...
這場 tour「從外向內看」跟「從內向外看」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照當時樂評的讚語
,這系列 coast-to-coast(從芝加哥暖場,然後從東岸的費城唱到西岸的洛杉磯)
是少見 「powerful、full of energy」的演出;可是從迪倫、Robbie Robertson
、Levon Helm事後的訪問,卻發現他們對這個 tour 的品質一點都不滿意:
排練的不夠充分,趕鴨子上架,只好把前兩天的芝加哥當成「on-stage rehearsal」
(可以從前兩天 setlist 跟以後漸趨固定的曲目差別看的出來)、四十三天唱四十
場的行程太密集,把大家操的精疲力竭,最後連迪倫自己都承認,他二月之後的演出
根本不是在唱(sing)歌,而是在吼(shout)歌,所以 Clinton Heylin 對 74 年
巡迴的評語是:「There are two problems with the '74 tour. The tapes are
crap and Dylan's performances are crap.」
無論如何,day to day 的聽下去,我們可以漸漸體會 Paul Williams 所謂
Performing Artist 是什麼意思:對迪倫來說,歌曲無所謂「原貌」這回事,只有
「我現在想怎麼表演」,it used to be like that, now it goes like this,
如此而已。
那個英國來的包裹,其中之一是 1/3 在芝加哥的開場;當你聽到他在台上唱 Hero
Blues,很直接的就會想到倫敦亞伯廳(正確那個)的 Like A Rolling Stone,
這兩首歌我們用電腦不用花七秒就可以切換,當時的樂迷卻等了七年,迪倫自己
更是不知道花了多少力氣,才讓自己準備好回到台上,想想,實在滿感動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254.142
※ 編輯: JeffyLiaw 來自: 59.105.254.142 (04/08 01:49)
※ 編輯: JeffyLiaw 來自: 59.105.254.142 (04/08 01:51)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BobDylan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