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rett在fanzine的2023巡演感想

看板suede作者 (射手愛情是喧囂的搖滾樂)時間1月前 (2025/03/03 16:53), 1月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英國粉絲自製的fanzine,最後面提到2023年末在新加坡的演出,不知道版上有沒有人也 看到這個影片,聽有去現場的粉絲說前排觀眾都不是真的粉絲,一直拿著手機錄影,所以 Brett就下台拍掉大家的手機(還有好好的放到地上XD)然後說如果要錄影就到後面去,不 要扼殺這場演出。 ---- 巡演,多麼怪異的事———令人筋疲力盡、飽含喜悅、荒謬可笑,有時也極其無聊——— 情緒總在這中間劇烈擺蕩,沒有中間值。如果三月的英國巡演非常棒,那很大程度上是因 為你們這些可愛的人。你們對樂隊的熱情和愛我們一直心存感激,即使有時候可能看起來 不那麼明顯。我總是被你們的忠誠、善意和投入所感動———你們花費的金錢,請下的帶 薪假期,暫時拋下的親人,更換的爆胎,錯過的睡眠,排隊等候的巴士,趕不上的末班火 車………我想,我可以代表Richard、Simon、Mat和Neil說一聲謝謝,謝謝你們為我們做 出的這些犧牲,我們完全明白這對你們最忠實的粉絲意味著什麼。 像許多事情一樣,一場演出、一次巡演,不管怎麼叫吧,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粉絲對樂 隊而言如同水對船,支撐著樂隊的存在。要讓演出順利進行,樂隊與觀眾之間必須有一種 相互流動的能量與回應。看樂隊演出不像去電影院。在live表演中,藝術本身很大程度上 取決於樂隊和觀眾之間的反饋循環,我總覺得你們都明白這一點,你們是體驗中非常重要 的一部分,你們清楚對演出的投入會直接影響演出效果,我們都在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 所以,來談談一些無聊的具體細節。我們在美國和英國巡演時,有些場地是坐席。我們以 前一直拒絕坐席場地,因為在1996年Coming Up巡演時曾在一個坐席場地演出過一次(我記 得那是在牛津Apollo,但可能記錯了),結果糟糕透頂。當時我們沒經驗,不知道如何把 握那個場地,只覺得演出特別討厭,認為觀眾缺乏熱情,而我們自己也有氣無力,沒能達 到讓人興奮的“臨界狀態”。我還記得那場演出結束後,有人要退票,Mat氣得把口袋里 的紙幣掏出來甩給了對方。總之,場地的形態會影響觀眾的行為,而坐席場地往往會讓觀 眾更加被動,偏向一種劇院式觀演體驗,而不是搖滾現場。我想現在我已經學會如何與這 種場地相處了,如今不再畏縮,反而有點享受這種挑戰。如果表演者敢於嘗試,那麼在坐 席劇院裡演出也有優勢,比如沒有護欄,你可以真正近距離接觸觀眾。如果成功,那效果 會極好。我想Autofiction巡演在約克的演出就是證明。波士頓的奧芬劇院可能也是如此 。 多年來,我瞭解到場館有特定的性格。像格拉斯哥的巴羅蘭茲、巴塞羅那的Razzmatazz、 巴黎的La Cigale或布里克斯頓學院這樣的地方,樂迷總能盡情釋放,完全沈浸在表演中 ,反應幾乎總是狂熱的。人們可能會說不同地區樂迷的特色,但恕難認同。隨著經驗增加 ,我越來越認為這只是場館的特色。要說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場館,我必須選擇倫敦的The Royal Albert Hall,不僅因為2010年suede在那裡的重組演出是我最鍾愛的演出之一,還 因為我個人與這個地方也有深厚的淵源。多年以前,我父親在那裡度過了許多個夜晚,膜 拜他古典音樂宗教的神靈,我偶爾也會和他一塊,如坐針氈地熬完演出,納悶為什麼那些 作曲家好像從不重復那些亮點旋律。如今,我經常和兒子一起在公園裡跑步和騎自行車, 我們總是會在Albert紀念亭停下來休息,我就坐下來和他聊我父親。 “那麽,讓我們來聊聊演出曲目表。我知道每次演出之後,這個話題總會在網上引起一些 討論,而我不確定所有人是否明白,為什麽我們並不是每次都只想演一些冷門、罕見且出 人意料的曲目。在設計曲目表時,我必須考慮到我們將要面對的觀眾類型。最極端的兩種 情況,一種是音樂節的觀眾,另一種是只有歌迷俱樂部成員參加的小型演出。 在音樂節場合,大多數觀眾也許只熟悉幾首熱門單曲,或者偶爾一兩首專輯曲目,僅此而 已。在這種情況下,樂隊的主要任務是不讓觀眾“失去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曲目肯定 會以單曲為主,偶爾加入一兩首驚喜曲目。如果演太多深度曲目就毫無意義了。反之,如 果是面向歌迷俱樂部的專場演出,則往往相反。觀眾如果沒有聽到那些冷門珍藏曲目,可 能反而會提不起勁。而且他們對樂隊以前那些“陰暗角落”裡的曲子非常熟悉,這讓演出 變得可行。大多數時候,我們遇到的情況介於這兩極之間。在Autofiction巡演期間,我 意識到我們吸引回了許多曾經的樂迷,但他們可能並不完全熟悉樂隊重組後出的專輯。所 以,相較於Blue Hour巡演,我們的曲目選擇會更“安全”一些。但我並不後悔這樣做, 因為我覺得我們作品里相對“粗獷”的那一面,與Autofiction的活力更為契合,而且我 也願意相信當時演出的能量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頂峰。 其實,沒有哪種情境一定比另一種好。當然,人多以老歌迷為主的演出會非常好玩,而且 我們會更放鬆;但當面對並非如此“偏袒”我們的觀眾時,如果能把演出辦好,也會產生 一種特別的滿足感。 另一件需要考慮的事情是:當你僅僅通過電腦螢幕瀏覽一場演出的曲目表時,看到我們又 演了“Animal Nitrate”或“Trash”,也許會覺得這是意料之中的選擇,確實是。但對 樂隊以及那些身處現場的人來說,並沒有那種“陳詞濫調”的感覺。雖然這些歌已經被演 了無數次,但它們的激動與快感從未消失。聽到一萬人一起唱那些熟悉的歌詞,你絕對不 會覺得膩。而這些歌曲所能帶來的氛圍,是“Dolly”或“Asda Town”那樣的曲目無法企 及的。 關於曲目表的“民主”問題:通常我會先寫一個初稿,然後給樂隊看,有時他們會提出建 議或否決,我也都會盡量尊重。同時,Suede本質上就像是兩個樂隊;一個是與Bernard搭 檔的Suede,另一個則是與Richard和Neil一起的Suede。我非常清楚這裡需要一種平衡,我 要尊重原先陣容的精神,但也要記住雖然Suede1.0(Bernard 時期)更多代表了樂隊歷史 ,但Suede2.0(Richard和Neil時期)卻是個仍在持續創造活力和作品的藝術實體,我們 一起創作的新歌對我們而言更具現實意義。有時,要在尊重過去與當下之間尋找平衡並不 容易。 既然提到了,就順帶說一下現場使用手機的事情。今年在亞洲巡演時,這個問題引起了一 點小爭議。老實說,這事兒很少真正困擾到我,至少不會讓我想要在演出開始前特別放一 個“請不要使用手機”的通知。我覺得Suede的歌迷都能明白自己的角色,一般會在這方面 掌握好分寸,我也不排斥原則上用手機拍攝演出。但有時,如果表演者站在台前,發現前 排觀眾只顧透過手機鏡頭體驗演出,那就會影響現場能量。簡單來說,如果你想拍攝整個 演出當然沒問題,但請不要站在最前排,把那個位置讓給想要徹底沈浸在當下的人。謝謝 。好啦,我希望這些能解答你們的一些疑問。” 文章來源:微博/中國山羊皮副標題組SUEDE(@高高GAAO翻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232.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ede/M.1740992001.A.8C1.html ※ 編輯: CharlotteLin (111.249.232.123 臺灣), 03/03/2025 17:00:12
文章代碼(AID): #1dnMu1Z1 (suede)
文章代碼(AID): #1dnMu1Z1 (su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