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情報] 【咖啡與煙,還有電影】十二月份 …

看板l976作者 (德州.巴黎.Tzara)時間18年前 (2007/12/18 11: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卡夫卡安裝了120吋大螢幕 解決之前螢幕太小,太低,後方字幕看不到的缺陷 另外 本月片單都是難得一見的片子 有空這三天來聚聚吧 影癡們! Cheers! ※ 引述《Zarathustra8 (德州.巴黎.Tzara)》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 作者: Zarathustra8 (德州.巴黎.Tzara) 看板: movie : 標題: [情報] 【咖啡與煙,還有電影】十二月份公館影癡俱樂部片單 : 時間: Wed Dec 5 02:59:13 2007 : http://www.wretch.cc/blog/Tzara&article_id=10308332 : http://kafkabythe.blogspot.com/2007/12/by.html : 【咖啡與煙,還有電影】十二月份公館影癡俱樂部片單 : 主題:那些導演的第一次 : 放映地點:海邊的卡夫卡(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2號2樓 02-2364-1996) : :   許多電影作者的處女作都是「驚世駭俗」、「一鳴驚人」的經典,這包括以 : 「暴力、禁忌」為話題打響名號的Guy Ritchie/《兩根槍管》(1998)、Wes : Craven /《殺人不分左右》(1972)、昆汀塔倫蒂諾 《落水狗》,甚至是晚近 : 的熊切和嘉/《鬼畜大宴會》(1997)。英國年輕導演Thomas Clay《羅伯超High》 : (2005)。 :   除了暴力類型的處女作外,像是《頂尖對決》、《Memento》導演 : Christopher Nolan的處女作《Following》(1998),《瞞天過海:十三王牌》導 : 演Steven Soderbergh處女作《性,謊言和錄影帶》,《艾蜜莉異想世界》導演 : Jean-Pierre Jeunet處女作《黑店狂想曲》,或是今年以《太陽照常升起》的姜 : 文,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全都是經典處女作的代表。 :   本月公館影癡俱樂部從一堆導演經典處女作中選出三部(第四部安排中)較罕 : 見,且調性較為一致的電影,希望所有影癡朋友一同前來卡夫卡享受另類的觀影 : 情境。 :   對了,這個月會盡可能添透大尺吋螢幕,並架高,俾利字幕觀看的能見度。 : 雖然這種觀影形式與態度非常搖滾,但品質細節還是要慢慢提升的。 :   Cheers! : 片單: : 時間    片名           級別   字幕格式 : 12/17(一) 安排場次中 : 12/18(二) 死亡密碼/Pi (1998)     限制級   繁體中文 : 12/19(三) 落水狗/Reservoir Dogs(1992) 限制級 繁體中文 : 12/20(四) 人咬狗/Man Bites Dog(1992) 限制級 繁體中文 : 注意事項: : 1.入場每人酌收低消飲料一杯。 : 2.本影樂會「不禁菸、不禁酒、不禁走動、不禁喧嘩討論、不禁CULT膜拜、不禁腳踢前座 :  …」,反正,搖滾精神。 : 3.「禁止矜持、禁止裝腔作勢、禁止精采處不鼓掌、不大笑…」,反正,搖滾精神。 : 4.各場次均為晚上2000準時放映,映後歡迎影癡、樂迷留下來聯誼討論。 : 5.未來海邊卡夫卡每個月將有不定期主題系列影片播放 : 6.主辦:公館影癡俱樂部;器材協力 :EPSON,高傳真視聽雜誌 。 : 電影簡介 : 12/18(二) 死亡密碼/Pi (1998) :   導演Darren Aronofsky在台灣最為人熟悉的作品是2000年的《噩夢輓歌》 : (Requiem For A Dream),這部以藥物迷上癮為題材的電影,最迷人/駭人之處 : 來自導演迷幻暈眩、鬼魅遊離的超現實影像風格,充分表現出唯有藥癮者方可 : 見得的異端奇景。 :   如果您狂愛《噩夢輓歌》,那絕不能錯過Darren Aronofsky 1998年一鳴 : 驚人的處女作。迷人的黑白片,卻擁有五顏六色絢爛無比的高反差影像語彙, : 觀影的過程,不時讓人產生怵目驚心的幻覺、幻聽等副作用,是一部正常清醒 : 狀態下觀看也會有藥物迷幻效果的奇片。 :   除了獨樹一幟的影像風格外,本片圍繞在圓周率上一長串數字所衍生的劇 : 情也相當特別,導演以科幻驚慄手法描寫一名天才數學家馬斯偶然的發現華爾 : 街股票市場混亂波動背後原來由一套謎樣的數學公式操控,遂致力尋找該數學 : 模式。同時,該數學陣列還是破解聖經密碼的關鍵... :   劇情部份簡單陳述至此,總之,往後所有與數字偏執狂有關的電影如《靈 : 異23》等,劇本張力與影像表達都沒《Pi》來得更有說服力。 :    :   值得一提,堆疊在影像背後大量的鼓打貝斯,全來自克林特曼塞爾(Clint : Mansell)的之手,他原本是英國搖滾樂團Pop Will Eat Itself的主唱兼鍵盤 : 手,樂團解散後,他轉往美國發展,以電子音樂作為創作主軸。98年,他在本 : 片導演的力邀下,為「π」創作音樂,克林特因緣際會地走進電影音樂創作的 : 世界。 : 12/19(三) 落水狗/Reservoir Dogs(1992) :   如果一位導演一生中只拍攝了一部電影,那麼昆丁從第一部長片 : 《Reservoir Dogs》開始,到甫上北美院線的《Grindhouse》,中間的創作生 : 涯無論是《Pulp Fiction》、《追殺比爾》,其實都只是《Reservoir Dogs》 : 的複製。 :   《Reservoir Dogs》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傳統美國的幫派電影,或又一教父 : 系列,但他的故事架構卻是來自香港的《龍虎風雲》,人際關係的處理、角色 : 的造型更是援引自港片英雄本色系列。至於,滔滔不絕的多方對話、多角度詮 : 釋辯論與片段式講述則是十足《羅生門》式的。同時,昆丁也借用了許多歐美 : 經典電影加以拼裝,如以顏色來指稱各個角色的名子,是效法《The Taking : of Pelham One Two Three》,若再加上一些引用自多部經典老片的對白如《 : Angels with Dirty Faces》 -「You slap me in a dream,you better : wake up and apologize」等,這些大量的拼貼手法也唯有重度影癡,那位錄 : 影帶出租店店員才辦得到。同樣地,昆丁的電影也只有重度影癡型的觀眾才能 : 更深層發現當中的樂趣所在。若非重度影癡來看待這部電影又會作何感想呢? : 就是Cool! : 更多介紹請看Tzara寫的《Reservoir Dogs》影評 : http://www.wretch.cc/blog/Tzara&article_id=8303344 : 12/20(四) 人咬狗/Man Bites Dog(1992) :   作為處女作的《人咬狗》絕對是部暴力經典,不僅僅在形式上有所突破, : 在意識型態的表達上,它衝擊著觀眾的思維,不時引領我們的反思。當年,這 : 群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憤怒青年,藉著如此異端情境的影片表達其對外在世界的 : 看法,值得注意的是,我在片中察覺到這群作者對於電影至高無上的熱愛:當 : Ben一夥人發現另一群拍攝殺人影片的團隊時,它以睥睨惡絕的態度摔壞其電 : 視用攝錄機;Ben沉醉在其祖父的老超八底片電影放映;以及片中不少關於拍 : 攝電影的堅持態度等,都表現出這群當初年輕的作者們對電影的使命感。 :   可惜的是,多少創作者在一鳴驚人的處女作後殞落,《人咬狗》的三位導 : 演亦是如此,在本片之後就沒有更為突出、驚人的作品出現,令人唏噓。無論 : 如何,比起許多裝腔作勢的處女作而言,《人咬狗》絕對是部永恆經典,因為 : 虐待與受虐乃是眾人的集體病態。 :   本片是個人長久以來極為崇拜的一部作品,它與Darren Aronofsky的《Pi : 》(1998)一樣,曾召喚著我內心浮潛的黑暗性格,也影響我許多創作思維上的 : 驟變。我認為,《人咬狗》並不適合每一個觀眾去觀看(曾有人因為本片而成 : 了連環殺人魔),但對於許多具有偏執性格的創作者來說,本片的黑暗面與虛 : 無,肯定是許多人會嗑上癮的禁藥。 : 更多電影介紹,請看Tzara這篇《人咬狗》的影評 : http://www.wretch.cc/blog/Tzara&article_id=4913077 --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http://blog.yam.com/tzaral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27.214
文章代碼(AID): #17PplD80 (l976)
文章代碼(AID): #17PplD80 (l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