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林奕華專欄:鄭元暢與張艾嘉的化學作用081214
□眼前一亮
做導演有時候不只要考慮創作,我是說劇本、設計等等。演員配搭,又稱“卡士”,也是
決定實驗成敗的一大關鍵。這次排演《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雖一大早知道主角是
張艾嘉,但不同人選搭檔成就不同的戲味。因為劇本只是“概念”,它像一幅八陣圖,可
以曲徑通幽,又能條條大路,是以換一個名字就是另一個遊戲,怎麼玩都可以玩出興味來
。可能性著實太多了,譬如把“生活”鎖定在張艾嘉的人物身上,誰又可以演繹“生存”
?反過來亦如是,於是,考驗導演的眼光之餘,也挑戰觀眾的接受能力。
譬如,找來鄭元暢、王耀慶與張艾嘉“談情說愛”。這張鐵三角名單甫出爐,媒體反應幾
乎一致———把姐弟戀放在引號內。很有趣吧,姐弟戀之所以非比尋常,乃因它依舊有著
半違反社會期望的痕跡———兄妹戀便得不到同等關注。只是大眾不得不接受時代不同人
心改變的現實,男性和女性都不再把年齡上的匹配當成關係是否“合法”的最重要規條。
然而,妥協不代表完全接受,所以,當男的是20,女的是50,我們的神經線又敏感起來了
。
劇中有一句臺詞出自張艾嘉的角色:“如果我有兒子,他應該跟你差不多大了。”說這話
時,她正在與鄭元暢在跳慢舞。20與50,當然可以是母與子的年齡。但人與人的感情,不
是會受到時空與環境,甚至時代的格局所影響嗎?20歲被50歲吸引,也許不是皮膚的吹彈
得破,但難道年輕的一位一定就沒有透視外觀的眼睛……又名“心的眼睛”?
大眾會以“譁然”的心態看待“忘年戀”,任誰都知道是出於對社會眼光的畏懼。換句話
說,是個人勇氣受到挑戰,自衛的刺才立刻豎起。有趣的是,現實之中的禁忌即便到了舞
臺上,究竟還是得不到應得的自由空間———假設我們是為了釋放社會壓抑才進入戲院。
當然,有人看戲是為了忘記壓力的存在,是以在不設防之下忽與禁忌碰個正著,逃避甚至
因抗拒而產生的反彈便不減反增。
鄭元暢與張艾嘉的化學作用,正是在於二人的喜劇天分剛好把大眾對“姐弟戀”的又怕又
好奇恰到好處地“嬉玩”了一番。
南方都市報081214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8-12/14/content_657102.htm
------------------------------------------------------------------------
以下兩篇是關於舞台劇的 但沒有元暢 所以只po網址~
林奕華專欄:張迷,張艾嘉的張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8-11/25/content_637372.htm
林奕華專欄:張艾嘉一諾千金,造就一部舞臺劇本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8-11/11/content_623659.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98.160
iamjoe619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