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5/4 Echo回聲到清大 六號出口校園巡迴 …

看板echo作者 (耳機少年)時間18年前 (2007/05/05 12:2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昨天終於參與我來到新竹唸書之後,Echo首次地回母校清大表演。 表演開場時,柏蒼說道他們對清大的情感有點像電影裡頭的演員,電影結束後卻仍走不出 所扮演的角色。就像他們畢業之後,還是忘不了在清大的一切。 這點我自己感受很深,研究所到交大唸書,離開生活了四年的成大,熟悉的台南街道慢 慢成為回憶,Room335支撐了在南部的學子們對搖滾樂的小小期盼,吃了四年都吃不遍 的府城小吃。 大學四年有太多的回憶,會讓你深深地認同那個學校,那個城市,就好像變成自己的第二 故鄉。雖然離開了,卻總覺得有些部分的自己是留在那裡的。有時夢見那外宿了三年的公 寓,家具擺設、自己房間的佈置,就好像從沒離開過一樣。 這種感覺在研究所就不那麼真切,在交大比較像個過客。 在清大似乎會看到較平常特殊的場景,例如最後安可的時候,台下有清大的學弟就對著 Echo大喊"賣假呀,快出來唱吧~" Orz....... 當然,昨天是電影<六號出口>的校園巡迴,所以不免俗地要稍稍提一下。 在台灣,電影工業常常會感到對台灣法令的無助,就像樂團的展演場地法令一樣, 始終沒有立法,讓這些場所的經營加倍困難。在Q&A時間,林育賢導演談著這部片的想法。 感覺他是想要讓國片回到某種商業導向,在攝影手法、視覺效果能跟國外電影相比, 讓國片衝出一個新的格局,而不在總是困在"理想至上,比較誰虧損的少"的窠臼裡。 讓台灣的電影環境有一個新的視野,別因為電影前輩們認為某些不可行就放棄。 這部片林導演想要傳達的訊息似乎很多,但看預告片或者紀錄片都提到這部片融入了 許多元素,卻會讓人猜想這會不會導致單一議題無法被放大檢視或者無法確切地傳送 到觀影者心中?從之前許多國片都在闡述我們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做你想要的。 某個世代年輕人對未來的無助,藉由做瘋狂的事來確認自己的存在; 對社會教育制度的質疑,是否教育只是將學生塑造成為老師們心中的理想機器人? 這每每讓我想起村上龍<希望之國>裡的日本,故事雖是虛構卻真實地令人顫抖 "這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希望"會不會變成台灣下一世代年輕人的心聲? 希望在這部電影中能找到些答案,也預祝這部片會大賣。 -- http://blog.roodo.com/jwillh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28.8

05/05 13:04, , 1F
聽他們唱歌就是要站起來聽才爽...一開始坐著大家反應似忽
05/05 13:04, 1F

05/05 13:05, , 2F
並不HIGH...直到最後兩首大家往前衝..這才HIGH起來^^"
05/05 13:05, 2F

05/05 13:08, , 3F
我也是一開始就想站起來了XDDD 下次來帶頭站好了~
05/05 13:08, 3F

05/05 15:24, , 4F
推薦"希望之國"
05/05 15:24, 4F
文章代碼(AID): #16F0Tky5 (echo)
文章代碼(AID): #16F0Tky5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