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人物故事》「人對生命為何如此無能為力」 這塊土地的眼淚,都在他的歌裡

看板againstDams作者 (zumma)時間8年前 (2016/12/14 14:1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storm.mg/lifestyle/201372 人物故事》「人對生命為何如此無能為力」 這塊土地的眼淚,都在他的歌裡 蔡米亞 2016年12月14日 16:32 風傳媒 林生祥,一個你我都不陌生的名字,拿過七座金曲獎的他,喚起了大眾對運動音樂的關注 。他,來自生祥樂隊,這支樂隊目前擴編為七人,他們關注農工、環境議題,台灣傳統音 樂元素是他們創作的基底,帶著搖滾風,像是在吶喊卻又溫柔,震動著聽者心裡封閉很久 的深處一角。 從美濃反水庫運動開始 用音樂唱土地的事 南部工業已然開發不斷,但在1992年,政府以開發南部水資源為由,還要在高雄美濃興建 水庫,無論是環保團體還是當地居民,都知道一旦興建水庫,生態將會遭到嚴重破壞,於 是在1993展開了「美濃反水庫運動」。 生於高雄美濃的林生祥,就在1998年返回美濃,參與了反水庫運動。「我那時候回來,想 說如果要做些什麼,大概就是音樂了……」在反水庫運動期間,林生祥製作了一張反水庫 音樂專輯,音樂不再只是一種提供欣賞的角色,它有生命力,還能狠狠地發聲、抗議。 打開台灣空污地圖,我們每個人一抬頭,同一片天空下,污染程度有別,但可悲的是,污 染早已重創這塊土地,只是極為糟糕與很糟糕的差別。就像石化工業帶來經濟的開發,政 府不加思索取代方案,犧牲的卻是被工業大小廠包圍的地區。生祥樂隊的新作《圍庄》, 道出的是石化工業的悲歌,更重要的概念是,我庄不是他庄,我們都在同一片土地上,「 只是風向問題而已……」林生祥如是說。 石化悲歌寫成《圍庄》 期待用音樂談污染帶來更多觸動 在進行《圍庄》這張專輯時,林生祥走訪石化工業區,他看見密集排列的工廠,煙囪不斷 排放廢氣,讓他感到相當驚訝。「因為空污的排放,看到有個阿姨,家人一個一個走,爸 爸、媽媽和姊姊,連兒子都走了。」林生祥說,他看到的是人面對生命的無能為力,所以 想用音樂去談污染,觸動更多的人。 作家吳明益為《圍庄》寫下創作文案時,以他最擅長的小說方式,深刻寫著:「然而時間 並不是大理岩。北邊出現了煙囪,南邊也出現了煙囪。異鄉客貼出布告徵求我庄子弟的青 春與時間,它把青年帶離大海、森林和田水,讓他們在圍牆裡頭工作。每天黑色的鳥飛出 煙囪,食盡光與藍天,我庄父老因而得專注於聆聽。」 以及「人們希望的時候喝雨水(心是酸的),絕望的時候深呼吸(肺是黑的);希望的時 候潛到溪底(眼睛是乾的),絕望的時候去到大海。大海還是大海,大海是安慰。」這些 污染,牽動著土地上的每一個居民,這塊土地不是台灣南部,而是整個台灣。 群眾募資破台灣單次專輯記錄 背後是島上居民的怒吼 林生祥說,這張專輯在錄音前一個月,因為實體唱片的評估報表太過慘烈,唱片公司決定 縮手,讓他們決定以群眾募資的方式來募集200萬的製作費,而因為不是小數目,大家也 擔心無法達成目標,但當時真的只有這條路能走了。 林生祥曾經說過,要做運動音樂,就要先讓音樂運動起來,他沒有想到的是,被撼動的人 其實很多,透過募資的支持,表達的不只對林生祥音樂的喜愛,更是島上居民的另一種怒 吼方式!這一次的募資結果,創下臺灣單次專輯集資最高額的200萬門檻,最終2555人次 贊助,募得2,641,705元,突破flyingV的專輯出版募資款項紀錄。 我庄不是他庄 一起才有力量 《圍庄》這張專輯,使用了北管和龐克的元素,它是概念雙唱片,18首曲目既呼應台灣反 石化業運動與廟宇文化的關連性,也突顯工業污染議題的當代性,與許多民眾的生活緊緊 相依。而這樣的募資結果,帶來的不只資金達成的創舉,「我認為我們要募的不只資金, 而是募人,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來參與這個議題。」林生祥說,台灣許多環境議題需 要的是大家一起參與,一起才有力量,才有機會改善。 原文請見:http://www.storm.mg/lifestyle/20137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9.162.6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gainstDams/M.1481725143.A.2C0.html
文章代碼(AID): #1OKLJNB0 (againstDams)
文章代碼(AID): #1OKLJNB0 (againstD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