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農村裡的藝術行動 / 鍾永豐

看板againstDams作者 (zumma)時間10年前 (2014/06/25 02:0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刊登在於「開放時代」雜誌,2014年第3期。 http://www.opentimes.cn/bencandy.php?fid=375&aid=1805 開放時代 / 2014年第3期 / 農村裡的藝術行動 封二 / 封三:台灣社區營造之三 農村裡的藝術行動 文/ 鍾永豐 圖/ 蔡坤龍(有照片,要看請自點連結) -- 2003年,我受民進黨籍的嘉義縣長之邀,擔任文化局長。縣長是位樂於專業授權的政治人 物,嘉義縣又是我沒去過的地方;就憑這兩個天真的判斷,我接受了新職。但是,文化局 長的專業與職責是什麼?一上任,這問題便縈繞心中。我只清楚,對於知識分子常有的啟 蒙式與菁英主義姿態,我會保持謹慎。 作為農業縣,嘉義有幾個讓政治人物焦慮之處:人均收入最低、人口老化程度最高(也意 味著青壯人口流失最嚴重)、工業產值在台灣中南部最低、人口分散(也就不易集中施政)。這些特點卻讓我感到新 鮮。   地理上,北迴歸線穿過的嘉義位居台灣最大平原——嘉南平原的中心,耕地遼闊、農 村遍佈,加上較低的工業化程度與都市化規模,自然保留了較完整的台灣農村文化。這裡 還有阿里山,鄒族聚集地與台灣最大的烏龍茶區。後來我到了嘉義海邊才知道,這裡是全 台灣最主要的蚵貝養殖區。   嘉義是窮縣,自身的稅收遠不足以付人事費,當局固定分配的補助款中,絕大部分都 得應付法定的支出及必要的基礎設施維修。文化其實是次要中的次要,要做事還得自己想 辦法找錢。   當時的文建會(現已改制為文化部)有一個小型國際藝術節計畫,讓各縣市文化局提 案競爭,由專家組成委員會公正評比。我把希望押於此;以北迴歸線及夏至為題,弄出了 一個「北迴歸線夏至藝術節」計畫,報到文建會,結果獲得優先補助。   我的企圖很小,想跳脫一般藝術節的消費性思維,並略微降低文化行政中的買辦性質 ,不希望藝術家只是帶現成的作品來嘉義展覽與表演。策展人很幫忙,邀了一些藝術家來 嘉義進駐幾個星期,或呼應在地的脈絡發展作品,或邀請居民參與其創作過程,有些表演 就直接安排在居民的生活場域中。這樣做的優點是讓藝術家有機會在社區進行比較長時間 的觀察,把在地的社會生活文化轉為藝術創作。但我覺得這也不夠,原因並非時間長短的 問題,而是居民參與位置的問題。我進一步想,能不能在藝術家與居民之間,建立一種互 為主體的關係?   於是到了2006年,原先的計畫演化為「使藝術家變成居民/ 居民變成藝術家」的「北 迴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社區參與乃以問卷的方式公開徵求,社區不一定要瞭解什麼是藝 術家駐村,何謂環境藝術行動,但是入選社區的基本條件是:必須提供藝術家駐村期間的 住宿。同時通過策展人邀請藝術家,藝術家參與的條件是必須在社區生活三個月以上。   這看似簡單的條件,卻是一項高門檻,即使是有過社區營造經驗的社區,都要仔細地 思考社區自身的實際狀況,能否負荷這長達三個月的擾動。過去的藝術駐村,通常藝術家 是以一個旁觀者、第三者的身份介入,我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希望社區能安排藝術家的食 宿,協助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而且這安排一定要通過社區的討論,這樣藝術家才能有辦法 進到他們的生活脈絡之中。   這一條件的限制,也是啟動社區參與的可能。只是在不同的社區仍需有不同的應對方 式,國外來的藝術家亦會有不同的適應問題。不同的安排方式亦會影響到藝術家的認知與 感受。例如進駐山區的藝術家,常被安排在民宿業者的家中住宿,這時與在平原的藝術家 進駐到一般接待家庭,就會產生差異。 2006年,義大利聲音藝術家斯特凡諾‧詹諾蒂(Stefano Giannotti)剛到嘉義水上鄉 大崙社區駐村,由於不太適應農村生活,常失眠。他說他可以在半夜聽出來田裡有幾種 青蛙在叫,甚至可以分辨出雌性與雄性叫聲的差異。接待的大崙村長說:「當藝術家抵 達社區後,社區的熱情活力似雨水般滋潤了藝術家的心靈,靈敏地觸動了藝術家敏銳的 觀察力!」而對於藝術家駐村,村長個人有很深的感觸,他說:「從陌生到熟悉,認識 社區與社區認識藝術同樣是件莫大的挑戰!有人冷眼旁觀,有人以為藝術家要造村,其 實錯了!藝術家像鏡子,映出社區的風貌,因為互動,彼此交流。」這話一語中的,總 結了藝術家駐村的意義。藝術家與社區居民在藝術行動中不僅要互為主體,也可以互為 客體。   但藝術家駐村後該產生什麼樣的成果呢?政府施政當然是成果論的,而且整個預算 的執行及標案的行政設計都為了確保產出所欲的成果。而行政首長更在乎施政成果能為 其帶來政治效益。但這兩種焦慮加總,就是不計過程,只問結果。若要使藝術行動在社 區產生久長的影響,我們必須從這種行政與政治焦慮中解放出來,並把過程的豐富性與 生態性擺在最高位。   我因此提出兩個想法,一是環境藝術行動不需要有成果的負擔,二是由過程決定成 果,也就是由藝術家與居民在經過充分的互動與信任之後共同決定。有了這個前提才有 可能讓藝術家在旅行與生活、遊戲與工作之間遊走,讓他們有自我辯證的機會。人的關 係弄對了,藝術的土壤弄好了,肥施好了,不管丟下什麼種子,它自然而然就可以長出 好東西。   到了2007年,環境藝術演變為橫跨十個鄉鎮、十幾個社區的行動,並包含四個發展 議題,分別為:大埔鄉的大埔、永樂、西興、茄苳社區等,以曾文水庫、水源保護、產 業發展等為題;梅山鄉的太和社區,以茶文化與茶產業為題;中埔鄉鹽館社區,以族群 的歷史面向為題;義竹鄉的東後寮社區,以舊聚落保存為題。   2008年,北迴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入圍台新藝術獎,恐怕是這個台灣最重要藝術獎設 立以來,頭一次讓官方藝術活動入圍。   從2006年至2009年,四年的北迴歸線環境藝術行動,不管是社區、藝術家、策展人 或文化行政者,都很誠懇地面對自己的侷限,沒有去硬撐出那種很無所謂的藝術節,或 僅是為了藝術節而藝術節。不管在主觀或客觀的條件下,我們都辦不了歐洲一般定義下 的藝術節。   其實放眼全世界,這樣的一種社區跟藝術家的對話,並不常見。大部分的駐村藝術 ,即使是非台灣的例子,了不起也是藝術家到實際的村子裡去生活,在生活的過程裡進 行創作。基本上,藝術家跟社區頂多是一種比較積極性的處理關係而已,但是它基本還 是一種疏離關係,也就是它並沒有讓居民成為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而是被動的文化條件 提供者。   我們根據自己的條件與階段,在觀眾被培養出來之前,首先他得成為一個參與者, 一個藝術行動的參與者,所以其實是很誠懇地面對自身的缺陷與不足。若我們能勇於去 除藝術的孤傲與自我神聖性,這種缺陷跟不足反而能開啟豐富的可能,讓生態美學與環 境藝術,能雜交並落地生根。 -- 這篇文章至少貼了半小時......what's up with pt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71.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gainstDams/M.1403632823.A.C0E.html

06/25 22:43, , 1F
這篇好讚
06/25 22:43, 1F
文章代碼(AID): #1JgRotmE (againstDams)
文章代碼(AID): #1JgRotmE (againstD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