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不提90年代的王傑
許多撰寫台灣流行音樂的文章 或多或少都會提及王傑
尤其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忘了你忘了我」、「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
這幾張唱片的豐功偉業實在不可忽略
然而 似乎文字上對王傑的紀錄 就停留在此了
再來不是指出九0年代後的聲勢大不如前
不然就是說只有「為了愛夢一生」還讓人有印象
王傑其他的作品 就漸漸遭埋沒
固然各個作者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喜好 王傑的人氣與買氣下滑也早是事實
但若以客觀環境的角度來看
王傑在台灣音樂歷史的成績 還得再延續寫至九0年代初
這有跡可尋
金曲龍虎榜應該是許多台灣朋友的回憶
這個綜合銷售量與投票數而成的音樂榜單
有季次的排榜 也有年度排行
多多少少反映了流行歌手在音樂市場上受歡迎的程度
王傑是金曲龍虎榜的常客 在某屆頒獎典禮之前的廣告中
一連串列出了每一屆的冠軍 而第一屆(1989)冠軍便是王傑
有很多人指出金曲龍虎榜直到91年才有統計年度排行
王傑不可能是什麼第一年度的冠軍
但 就算不是 王傑的成績也一定不俗
畢竟「孤星」(1989)連續九週的排行冠軍 總是不能抹滅的事實
進入90年代初期 也許「向太陽怒吼」與「我要飛」不太出色
但91年的「為了愛夢一生」與「忘記你不如忘記自己」卻各有優異的表現
前者入圍了金曲獎最佳製作專輯
後者在金曲龍虎榜以四周第一的成績獲得秋季冠軍以及年度第四名
當時港星眾多 王傑便是屹立不搖的台灣歌手
而且不少台灣連續劇都以王傑的歌作為主題曲
〈戲說乾隆〉的「來生再續緣」便是代表作
那時不需要像現在的歌手一樣 得刻意強調中國風曲調才能表現水準超群
王傑隨意出手 也能夠有古典的味道 更能配合古裝戲劇的氛圍
91年的台灣音樂 能忘記王傑嗎?
92年更是王傑豐收的一年
1月3日 「All By Himself」推出
漫畫風格的封面 大概是台灣流行音樂的創舉
不是搞什麼Q版的王傑畫像 而是很真實地呈現他孤獨的特色
此外 十一首歌曲全是王傑創作
這算是王傑在製作過若干張專輯之後的心得集結
也代表一位歌手在音樂表演上的一些歷練之後 開始要走自己的路了
由於當時的歌手不盛行走創作路線
所以王傑與飛碟唱片的作法真是實力與特色均足
不會像現在的藝人只一味搞創作 沒有任何磨練或淬取就自我定型
說得自己的音樂五花八門天花亂墜 卻始終讓人聽不出個所以然
「All By Himself」在金曲龍虎榜拿下年度第二名(與張清芳「出塞曲」同名次)
第一名是成龍「第一次」 若非他的獻聲令人驚奇
王傑大概就是年度冠軍
當時歌手張雨生也有「創作專輯」 可是受歡迎的程度差了一大截
同年內的兩大創作專輯 王傑的音樂能力確實佔了上風
王傑聲勢下滑嗎?看來並非如此
92下半年王傑推出「英雄淚」 在宣傳極少的情況下仍開出佳績
代表王傑的號召力十足 而且「英雄淚」這幾個字有默默的影響力
每當報導之中提及某位大人物感動或傷心流淚時 一定寫到「他留下了英雄淚」
92年結束之前王傑推出單曲「回家」
不僅是他的第一張單曲 也是台灣音樂史上第一張單曲
搭配著伯朗咖啡的廣告一路強力宣傳
一首歌就狂賣二十五萬張
直叫人兩手一攤表示王傑聲勢無人能擋
一年之中 王傑做了許多都是台灣首創 怎能忘記呢?
在外在環境都顯示王傑成績不凡之下
說90年代的王傑聲勢大不如前 實在是過份之詞
而且 歌手受不受歡迎牽涉了許多原因
王傑在93年後的唱片宣傳量 確實比以前少了許多 可見所屬公司的作法轉變
飛碟唱片的作品在93年後只有劉德華還有人買帳 整體的表現早已疲累
加上唱片市場超級景氣 新人輩出 新鮮感與否也是重要因素
歌手的演唱生涯本就不長 只要一年、兩年的休息沈寂或缺少曝光量
馬上就不會是市場寵兒 唱片做得再好也是無用
何況王傑一直都保持著歌手的身份 沒有太多的週邊產品出現
在迅速走向花俏、歡樂的台灣音樂環境之中
王傑失去以往的人氣與買氣 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可是 紅與不紅只是暫時的外觀 王傑 就是努力不懈地一直唱著
台灣音樂歷史 應再記王傑一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4.184.91
推
12/08 00:04, , 1F
12/08 00:04, 1F
推
12/08 21:03, , 2F
12/08 21:03, 2F
推
03/14 22:11, , 3F
03/14 22:11,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WangChieh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