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評審團誕生

看板Valen (許茹芸)作者 (有緣就會留住)時間22年前 (2003/06/04 20: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樣是節錄 原文在http://ent.sina.com.cn/v/2003-05-29/1004151976.html 有些簡體字出不來 恕空白 最後面有陶曉清女士的訪談 有談到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的一些立場 == 評審團名單 評委會主席:李皖(著名樂評人) 特別顧問:李廣平(廣東流行音樂學會秘書長/詞作家、音樂製作人) 曹光平(廣東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星海音樂學院教授) 陳彤(新浪網副總裁) 香港評審員(CASH香港作詞作曲家協會協辦) 向雪懷(CASH香港作詞作曲家協會副主席) 梁榮駿(CASH香港作詞作曲家協會理事) 袁智聰(香港《音樂殖民地》雜誌主編) 馮禮慈(資深樂評人) 周 生(音樂人) 劉卓輝(作詞人) 黃君慧(香港商業電臺叱吒903音樂總監) 臺灣評審員(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協辦) 陶曉清(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前理事長/廣播人) 韓賢光(唱片製作人/詞曲創作人/幻眼合唱團團長常務理事) 李麗芬(名歌手/知名流行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 吳建恆(流行音樂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丁曉雯(中華音樂人著作協會理事長/音樂人) 廣東評審員 李海鷹(中國電影音樂協會副會長/作曲家) 畢曉世(作曲家/音樂製作人) 蔣明(獨立樂評人) 許皓宇(《南方都市報》音樂編輯) 黑楠(著名音樂監製) 邱大立(自由撰稿人) 李 健(廣東著名音樂主持人) 周兵(廣東著名音樂主持人) 盧 波(聲色傳播娛樂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 黎韌(筆名一刀,網路樂評人) 月嶸(深圳廣播電臺FM971音樂頻率《音樂榜樣》主持人) 北京評審員 張亞東(著名音樂人) 峻(搖滾樂評人) 王曉峰(樂評人) 朱烽(行銷企劃人) 王磊(樂評人/《北京電視周刊》音樂版記者) 劉淨植(《北京青年報》資深文化記者) 鄭陽(北京音樂台DJ) 丁寧(《北京娛樂信報》編委/文娛部主任) 賀愉(網站音樂編輯) 西安評審員 安柯(陝西音樂廣播DJ) 上海評審員 阿瑟(原名張磊,資深樂評人) 範立(音樂企劃人) 廣西評審員 彭洪武(樂評人/獨立音樂及音樂文化推廣者/《非音樂》雜誌監製) 南京評審員 大衛(江蘇廣電總台文藝頻率節目部主任) 新加坡評審員 梁文福(著名音樂人) 評委訪談 陶曉清:這種專業的方向很好 個人簡介 臺灣民歌之母。她最早主持的是西洋流行音樂的節目,後來因緣際會地參與了 校園民歌的推廣,成立民風樂府,從事流行音樂精致化的工作。之後又成功地 轉型為談話性質的廣播節目主持人。目前暫時離開媒體,進入生命中另一個階 段,開始帶領自己的成長團體。 她是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前理事長,2000年 3月因為對音樂的持續關懷與付出 而得到新聞局頒發的金曲獎特殊貢獻獎。 記者:聽遊威介紹,你對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已經很瞭解了,你對它的感覺和 評價是什麼呢? 陶曉清:是的,去年的時候遊威就把這個獎的評選資料傳真給我們看,我們很 關注。我們以前會認為這個獎只是屬於廣州的,後來才知道它的”企圖”很大 。我想,各種獎都會有它的特質,傳媒大獎找了很多專業的音樂界的人士來做 ,這種專業的方向很好,希望它越辦越好。 記者:與你們”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的音樂評獎以及臺灣其他類似頒獎比較 ,你覺得它們之間的差異性大嗎? 陶曉清:比如《中國時報》每年會選出10張專輯,我們協會也會評選十大優良 專輯和十大優良單曲,獎是頒給詞曲作者的,你們的獎主要是頒給歌星的。類 似的還有臺灣的金曲獎,他們也設有”最佳男、女歌手”這些獎項,各有方向 吧。能邀請業內的資深工作者來作評審,幕後人士很多,他們是德高望重的, 本身就是對專業性的肯定。 記者:以你們協會的經驗看,一些獎項設置不多,且堅持以專業性為訴求的獎 ,是不是往往要走一段”寂寞”的路? 陶曉清:是的,我們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做得轟轟烈烈。我們會定下一個一致的 評審標準,後來發生爭議時我們就會把”初衷”、”目的”拿出來比對,爭議 很快就會化解。我們一直要做”小而美”,沒有和唱片公司的往來,也不是拒 絕,我們主動找唱片來聽,並給出評價。我們很窮,我們會辦些活動、演出, 會員會捐來會員費。第一年、第二年的時候,請人來參加活動、頒獎禮會很辛 苦,我們明白公信力、向心力是需要累積的,我們不著急。選擇專業精神就是 選擇一條比較”寂寞”的路,但它是一條持久的路。 記者:在與傳媒大獎一段時間的交流中,在你最關注的唱片領域有什麼新的感 受呢? 陶曉清:以往我們的工作只針對在臺灣出版的唱片,而對香港和內地的唱片發 行方面則完全沒有資訊。現在有了這種交流很好,經過遊威的介紹,我聽到了 杭天、子曰、許巍,真的驚為天人!還有,真正聽到韓紅的歌聲後才明白,韓 紅為什麼這麼紅?原來她紅得有理! 記者:有了這次兩岸三地音樂人的聯合,有沒有想過將來大家能聚首,一起聽 歌評歌,面對面交流? 陶曉清:我期待著能見面聊,比如在臺灣或廣州……我們得先趕跑SARS,未來 是有指望的! (後略) -- 看過的風雪輪迴著飛翔  愛過的人卻不斷成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85.23.200
文章代碼(AID): #-tUgsoo (Valen)
文章代碼(AID): #-tUgsoo (Va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