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跳出去」(有雷慎入)

看板Stephen (周星馳)作者 (賀!!北一校慶!!!)時間15年前 (2009/12/14 17:4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HK-movie 看板] 作者: kodance2003 (賀!!北一校慶!!!) 站內: HK-movie 標題: [心得] 「跳出去」(有雷慎入) 時間: Mon Dec 14 17:46:16 2009 周星馳監製,馮德倫導演。 「跳出去」,是一部單線且立意明顯的電影, 內容非常淺顯易懂,就是一個村枯到城裡追尋自己「夢想」的故事。 至於這名村姑成功了嗎? 或是有吧,但至少她,從不放棄。 男主角從原本的陳冠希,換成的立威廉, 一開始的「冠希形象」明顯, 立威廉的玩世不恭花花公子的形象營造, 總體來說,並不成功, 因為立威廉給予觀眾的形象, 本來就不像陳冠希的外表那樣, 甚至也從來不會把「花花公子」,就直接與立威廉劃上等號。 立威廉充其量,就只擁有又帥又多金的「公子哥兒」, 至於「花花公子」,還差得遠。 可惜陳冠希因為「慾照事件」, 戲份被拿掉,而由立威廉取代之。 因此,直接評價立威廉的不妥, 似乎不甚公允; 若當作立威廉是「救火隊」而觀之, 則其表現尚稱中可,並無不是。 回到一開始的主題, 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在《少林足球》的台詞: 「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如果提到周星馳的電影,提到「周星馳」三個字, 要讓人替周星馳電影下一個註腳, 或許,人人都可以輕易地說出, 「周星馳電影」,就是「小人物電影」。 身為一個創作者, 故事內容與題材,其實就突顯出創作者今天想用什麼樣的方式, 來「說」一個故事, 「說」什麼樣的故事。 從《喜劇之王》開始, 周星馳開始把「故事」「簡單化」, 「簡單」到只是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尹天仇,不過就是一個「死跑龍套」的, 但從他在「跑龍套」的「堅持」, 一個「死來死去都死不了」的「神父」, 一直到把「演技」運用到「臥底」工作, 尹天仇是一個最出色的「死跑龍套」的「演員」。 身為一個演員,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到了《功夫》,混飯吃的小混混阿星, 從一開始的不學無術,卻沒料想得到, 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 學會了「從天而降」的「如來掌法」。 但是,他連「名字」也沒有,只是「阿星」。 甚至最後,為了幫助更多的小朋友「圓夢」, 也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他拿了當初「搶劫」而來的錢,開了一家「糖果店」, 圓了自己的「夢想」,也圓了更多更多小朋友的「夢想」。 (有糖吃,不正是每個小朋友所夢想的事嗎?) 《長江七號》,更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講述一對父子親情的溫馨故事, 只是加上一隻厲害的「超級玩具狗」, 一切好像就有所不同。 周鐵,只是一個到處打零工的工人, 講白了,還是一個「小人物」, 而這樣的人,是生活在你我周遭,但誰也不願意多看他一眼的「小人物」。 為了兒子的教育,周鐵到處打零工, 讓兒子上貴族學校, 告訴兒子,「要努力讀書,將來做個有用的人。」 2009的《跳出去》, 是周星馳監製,周星馳編劇,馮德倫執導。 同樣著墨在「小人物」, 這次的「小人物」,是一名來自鄉下的「村姑」, 一個「村姑」的夢想, 就是跳hip-hop。 從小便受到父親的「訓練」, 這一次著墨在父親與女兒之間的關懷, 從鄉下到大城市, 父親雖然擔心女兒,但是,仍然在背後默默支持她。 一幫好友,有機會到城市工作, 在工作之餘,成為村姑彩鳳最大的精神支柱。 為了跳舞,彩鳳不惜白天工作, 晚上到舞蹈學校當清潔女工。 就是希望能夠更加接近自己的夢想, 即使一度遇到困難,令她想要放棄, 但是,當她看到一個到處「趕時間」的「四眼仔」, 「因為喜歡」,所以到處跳舞, 即使沒有天份,白天是上班族, 但只要是剩餘的時間,總是到處找機會「跳舞」。 「妳有天份,妳一定行的。」 一句簡單的話,點醒彩鳳。 最後,彩鳳的努力,被「老闆」看到, 甚至也因為墜入愛河之中。 夢幻式的愛情故事, 女主角猶如灰姑娘般的大變身, 是不是真的能得到她要的「愛情」? 重點根本不在於這些老掉牙的陳濫爛調, 重點在於, 周星馳跟馮德倫, 想要對觀眾「說」「什麼」, 想要對觀眾「說」什麼「故事」。 現在這個社會, 大家感嘆經濟不景氣, 為了求一頓溫飽, 常常忘了自己一開始最想要做的那件事。 忘了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用一句「夢想」不能拿來當飯吃, 就塘塞掉一切。 漸漸地,人的意志被消磨殆盡, 也喪失的鬥志。 當我們看到別人正在為自己的理想邁進的同時, 我們會用讚嘆的語氣對他說: 「你好厲害,像我就沒辦法。」 周星馳跟馮德倫, 應該是想對觀眾說: 「你不是沒辦法,只是不願意去想辦法。」 或是「你不是不行,只是你不願意去追求。」 如果這些小人物都能「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為什麼我們不行呢?? 就因為我們總是灰心喪志, 所以,才更需要這些可以激勵人心的書籍與電影, 來告訴大家: 「你一定行的!!!」 柳飄飄不是對尹天仇說: 「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死跑龍套』的。」 《少林足球》的星仔,不是對阿梅說: 「妳一定行的。」 最近剛好在看一些書籍, 再看到《跳出去》,不禁讓人想到, 有多少次,我們已經忘了問自己:「你記得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嗎?」 有多少次,我們已經忘了告訴自己:「你一定行的。」 《不用再上班了》( No More Mondays!)一書當中說到: 「你已發揮人生的最大效益嗎? .你現在是否已經達成過去設定的人生目標? .你是否聽過內心的呼喚? .那聲音說了些什麼? .你目前的工作是否能滿足你心底的呼喚? .下班後,你是否很開心擁有這份工作,心中是否充滿成就感,認為這份工作很有意義? .你能接受五年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嗎? .如果你希望明年能有所改變,你認為該怎麼做才對? 找到一份符合個人能力、特質與興趣的工作,聽起來是件很合理的事情, 但許多人卻無法接受。社會文化與對心靈的誤解,使我們以為若是依照個人的本性 選擇工作或追求夢想,是一種自私自利且毫不實際的做法。然後,我的經驗告訴我, 這一切剛好相反。做著自己不愛做的工作的人,常是那些最常面臨經濟困境, 且身心皆不愉快的人。 這幾年的諮商經驗讓我發現一件事--若想賺大錢,從事你最愛的工作且盡力去做 就對了。做你不喜歡的事,絕對沒有辦法讓你賺大錢。找出你人生的目的與意義, 發現能為自己帶來成就感的工作,只要你有自信、勇敢、熱情,這三項要素絕對 能助你成功。」丹.米勒如是說。 有趣的是, 這些心靈勵志與成長書籍, 以及類似題材的電影, 甚至是很多人在說的「心靈療癒與治療」, 都不約而同地, 要「人」,回歸「本心」。 《有求必應:22個吸引力法則》說: 「『順勢而為』的正面想法 因為,維持一貫順勢而為的態度,必然會與你本源的能量契合。在這種經常的契合 狀態中,你的圓滿必然是穩定的。但是,當你發覺自己陷溺在某種情境中,使你所 發出的振動偏離了『勢』的振動,那麼,想要心想事成則無異於緣木求魚,因為, 按照吸引力法則,若你將頻率調頻到一○一卻想聽調頻六三○正在播出的一首歌, 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愛迪生說: 「如果我們都有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我們的能力可以嚇死自己。」 或許是「莫忘初衷」的傻人的傻福吧, 彩鳳即使面臨挫折, 但是,仍然很快地又站了起來。 就是一種單純又不怕死的天真, 可以支持她從農村走出來, 一路走下去。 至於其他的部分, 就不再多說了, 有興趣的人,就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吧。 -- http://floatingarts.ning.com/profile/kodance 天橋底下說書的 http://kodance2009.pixnet.net/blog 愛講話的戲胞~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138 ※ 編輯: kodance2003 來自: 123.192.20.138 (12/14 18:23)

12/23 02:35, , 1F
推 不能同意原 po 更多
12/23 02:35, 1F

05/17 11:47, , 2F
寫的真好
05/17 11:47, 2F
文章代碼(AID): #1B9WcNPN (Stephen)
文章代碼(AID): #1B9WcNPN (Step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