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新聞!!
2001金曲講>>維京唱片不報名對金曲獎有何影響呢?!
大家還記得前些日子,維京音樂的姚謙宣布不報名今年的金曲獎嗎?或許,今天把這
件事拿來討論,你會覺得筆者有些冷飯熱炒,不過,我到是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議題,作
為今年『2001金曲講』的開始。
首先,我想先不就近幾年金曲獎評審的口味來談,因為,做音樂本身就不是為了得獎,若
是如此,我只覺得有些庸俗。維京音樂在去年的表現如何呢?以新人來說,霍經倫、吳克
群的音樂品質尚可,但前者沒有與消費族群想聽的相差甚遠,後者旋律和聲音沒有結合的
很好,整體來說,聽不到一位新人的聲音特質與個人特色,和去年其他表現優異的新人相
比,都還有待加強;再者,蕭亞軒、江美琪、侯湘婷、黃立行等新生代歌手的表現呢?蕭
亞軒的聲線算是新人中蠻有特色的,但始終讓筆者不懂得是,製作人在打造這位歌手的心
態,不僅在聲音沒有好好的開發,沒有唱的好歌多少都影響專輯的品質。江美琪去年唯一
發行的一張專輯『悄悄話』(『第二眼美女』專輯真正發行時間算是前年底)的呈現和前
兩張相比是退步的,「悄悄話」和「如影隨形」都算是好歌,也為整張專輯加了不少分,
但和前兩張個性明朗、概念清楚相比,這次的表現顯得有些保守,仍需努力。黃立行的品
牌建立與侯湘婷的歌藝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在聲音多少來自於天賦,歌唱底子也成為
M輯能否致勝的臨門一腳。講到最後好像只剩林憶蓮比較有機會在金曲講出線的歌手,去
年的兩張專輯『林憶蓮’s』、『2001蓮』都算是去年聽起來很流暢且好聽的專輯,與市
場緊密結合更使得兩張專輯叫好又叫作,只是嚴格說起來,與『鏗鏘玫瑰』的驚艷與理念
,這兩張的出現不僅少了些許的風采,音樂性多元教人摸不著歌者的特色,詞也缺乏以往
由李宗盛所操刀時期富咀嚼的『詞境』,有些可惜。
或許,在筆者挑剔下,維京音樂似乎被批得一文不值,可是,我還是要說,維京音樂在主
流音樂所佔有的地位功不可沒,只是如果以現實面來談,我想以近幾年金曲獎評審口味來
窺探此事,姚謙是聰明的,因為這樣還至少有理由不去接受既有的結果,不禁也讓我想起
前幾年,姚謙在新力時期和IFPI排行榜對抗的策略,在柯以敏發行第二張大碟『愛我』時
,封面貼著一個標籤,大概的意思透漏對IFPI排行榜公信的質疑,因此,此次的動作是不
是宣傳策略我想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維京能否在今年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吧!
再者,對於這幾年評審的口味來談,姚謙所謂評審過於偏好非主流,我想獎項不明確是一
大原因之外,另一個就是主流音樂在近幾年簡直是碰到瓶頸。獎項定義不明確,非流行音
樂要擺在流行類一起角逐本來就不何常理,而我更認為無須為了『鼓勵原住民』而鼓勵,
一來入圍何嘗不是已經是鼓勵了,二來得獎各憑本事,格局可以更大,不是嗎?得獎者也
會感到實至名歸,不要讓人感到那是保障名額似的,這樣獎項一點意義都沒有;至於主流
音樂在這幾年簡直是碰到瓶頸,情歌、新人一窩蜂,曲風無新意、預算胡亂砸。情歌不但
濫情,灑盡狗血還灑不出一首『真正令人感動的經典情歌』,而且曲風沒新意,雷同的讓
人做噁;新人多而不精,各各沒特色,像是出來玩玩當個一片歌手,此外,唱片公司寧可
花大錢在一位新人,也不願意花同樣的預算在三位在音樂上求新求變的資深歌手,造成整
個歌壇淘汰率高,卻也聽不到品質更好了音樂。評審為何偏好比較非主流的音樂也不是沒
有其原因,因為至少還可以聽到音樂的真本質,如果說主流音樂反應聽者想要的,那和五
年前甚至更早以前的音樂品質相比,是聽眾素質下降,還是唱片公司的低估,我想,大家
自有論斷,而『維京音樂今年不報名金曲獎』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2001/3/25
by 李奧劉
--
惠妮休斯頓
http://justwhitney.proboards57.com/
http://friberg.myweb.hinet.net/w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87.254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Sandy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