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E 臉書]2025.06.28長文慎入~

看板RENE (劉若英 - 奶茶)作者 (Live是王道)時間3周前 (2025/07/09 11: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怕忘了,得記下。 如果你對這種幕後沒興趣,就跳過吧。 長文慎入~ 《忘了我記得》 美術——記憶鬆動的視覺 藝術總監:黃美清 美術指導:鄭嘉政(小米) 帶領一群美術小尖兵。 關於《忘了我記得》的美術,我想從生活痕跡開始說起。 樂爸的家,一個住了幾十年的地方,不是隨意丟東西,而是層層堆疊,看似有序,但這秩 序只有他自己知道。 後段,隨著時間與病症影響,邏輯混亂、慣性錯位。 記憶消退,空間變形。 牆上便利貼因陽光褪色,油煙機油垢、桌面灰塵、榨汁機年份,電話線被膠帶補過幾處, 書架上的物件有明顯使用痕跡……我們希望觀眾以為——它們一直都在。 這些「看得出年歲」的細節,不只是場景設計,而是敘事空間的轉譯。 美術不問「好不好看」,只想——「角色會怎麼用它?」 他們把真實空間提煉成設計語言,再放回角色的人生裡。 略帶反光的地板,讓午後斜陽滑過空間,有時間流動的感覺。 餐桌置物盤、零食、藥盒,是角色病程進行的證據——它不需要解釋,希望觀眾能感受時 間與記憶的鬆動。 色彩系統也是情緒語言: 橘色是樂爸的幽默與優雅; 藍色是樂樂的孤單與秩序; 紅色只在情緒混亂時出現,比如——番茄醬打翻那幕。 幾乎所有空間都在實景上微調,而不是棚景。 房子的比例、光線方向、壁面肌理,都希望角色演得安穩,觀眾看得安心。 當然也有意外。 婚禮戲原本希望陽光、草地、自然光下的溫暖儀式,結果遇上暴雨。 製片組立刻和攝影、燈光討論,美術現場重排。 儀式背景植物換位置,布棚移方向,座位集中——一晚完成調整。 你能想像場外正淒風苦雨嗎? 還好那天劉品言請大家吃了好吃的炸冰淇淋(離題 )。 樂樂離婚後的小套房,只能拍一天,卻要拍三個時間點。 搬空前、搬家中、入住後——十坪空間裡完成無縫切換。 美術組在這裡排最多次走位,空間小,人數有限,他們訂了三種家具搬動順序與道具進場 節點,甚至和製片、燈光、攝影一起預演拍攝順序。 這不只是「效率」,還有「信任」。 拍攝當然不是時間序。有時樂爸在家裡耍帥,20分鐘後已變兒童房。這樣跳拍,美術組從 不抱怨,只要小米老師扶了扶眼鏡,大家就挽起袖子。 這些轉換背後,是不眠不休的準備與記憶。 小米老師常坐我身後看監視器。有次,她眼眶泛淚說:「突然覺得應該開始想自己老後的 安排。」那一刻,我安心了,因為劇組的人進入了角色。 我常常手癢,摸桌上小物,就會被戴口罩的小朋友瞪——紫寶。 一次,樂樂開玩笑問:「這香蕉可以吃嗎?」紫寶立刻奪走放回位置。樂樂急忙道歉。收 工後,紫寶把香蕉遞給他:「收工了,你可以吃了。」我們都笑了。 我喜歡這樣的空氣。當一個團隊守住「場景」,你就知道——那不只是景,是記憶的容器 。 黃美清是一本百科全書,不是隨口胡謅,而是每件事都研究透徹。譬如樂爸的船,她花三 個小時跟大家上課:船的歷史。 記得樂爸用來跟外星人聯繫的收音機嗎?那是真的古董。戲裡要摔它,沒人敢。最後,是 美清自己摔的,摔完立刻衝去檢查。 她該嚴肅、專業、要求時嚴格,也能和我講爛話、瘋狂,是會幫我翹課不被抓的朋友。 她帶著一群溫柔又專業、真心熱愛美術的年輕人。這群孩子真是好、好、好 你們為角色造了家,為故事鋪了路。謝謝你們。 #忘了我記得 #netflix #黃美清 #美術美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C7E61Lfu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64.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ENE/M.1752061697.A.9C8.html
文章代碼(AID): #1eRbS1d8 (RENE)
文章代碼(AID): #1eRbS1d8 (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