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才女的出路

看板Penny (戴佩妮)作者 (my life will)時間19年前 (2006/06/07 01: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習慣於我行我素的音樂才女們,專輯銷量往往不如人意。當音樂品質與商業手段有機 融合,恰恰能夠起到一定的市場催化作用。    創作才女蔡健雅於上周推出了一張名為《T-time》的新曲加精選,名義上是對過去十 年的音樂歷程作總結,但明眼的人也許都能看出,唱片公司似乎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 。蔡健雅先是入圍了一年一度的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等三項大獎,然後趕在 揭曉前發片,目的不言而喻。   巧合的是,今年的金曲獎,有多位創作才女成為奪獎的熱門,包括陳綺貞、戴佩妮、 汪佩蓉等。金曲獎評委似乎一直對創作型歌手有所偏愛,上屆勇奪“最佳國語專輯”等三 項大獎的陳珊妮就是鐵證。今年的賽果是否這幾位才女最終跑出還是未知數,但她們以各 自的音樂才華“爭妍鬥艷”,無疑已經足夠賞心悅目。   兩岸三地,一直不缺乏口碑卓然的創作才女。台灣地區,除了上述的這幾位以外,還 不能不提到越來越獨立特行的範曉萱、音樂頗具文藝氣質的雷光夏、與陳綺貞一同出道的 黃小楨,還有發片在即的張懸,都是在音樂創作上具有鮮明個性的女歌手。而香港這兩年 最受關注的才女,應屬來自環球唱片的王菀之,去年憑著一張詞曲全創作EP和一張全創作 大碟,在香港各大音樂頒獎禮上囊括多個新人獎,在主流的音樂架構中融入自我的特色, 是她獲得認同的關鍵。至於內地,才女型的歌手更是不勝枚舉,其中的佼佼者,應數丁薇 。在她出版過的三張專輯中,詞曲創作幾乎都是她一手包辦。而近兩年涌現的女新人中, 又以王蓉、曹方、王箏、莫艷琳為代表,王蓉的創作偏於主流,以跳躍的節奏與明朗的歌 詞來親近大眾,曹方與王箏則是以清新樂風動人。更偏向於民謠風格的曹方,有“內地版 陳綺貞”之稱,去年的專輯《遇見我》得到了不少樂評人的好評。而莫艷琳是太合麥田今 年力推的“新紅藍白”創作系列新人之一,今年上半年打榜成績最為突出的創作女新人。 她們走不同的創作路線,各有特色。   按理說,這些精通十八般武藝的音樂才女們,在獲得良好口碑的同時,理應在市場上 亦有不俗的表現。但實際上,習慣於我行我素的音樂才女們,專輯銷量往往不如人意。陳 珊妮去年的專輯《後來我們都哭了》有口皆碑,但銷量相信同樣難以跟孫燕姿與蔡依林這 樣的歌手相提並論。創作力毫不遜色於陳綺貞的黃小楨,雖出版過兩張專輯,但台灣以外 的地區認識她的人可說是寥寥無幾,如今,她的歌曲只能出現在一些音樂合輯裏作為點綴 。   要試圖扭轉這一窘況,或許也得來一場“華麗的冒險”。去年陳綺貞於一眾才女突圍 而出,在唱片市場的清冷局面下不聲不響賣出了10萬張,就與行銷策略不無關係。她的那 張《華麗的冒險》,撇開專輯本身的創作水準,從一開始就標榜由陳綺貞自己承擔製作費 用並達到“傾家蕩產”程度,這無疑會博得不少樂迷的“同情分”。除此以外,這張專輯 包裝一改過去“樸素”作風,以“限量”、“豪華版”的名義,推出了多個不同的版本, 隨碟附送了一些頗具新意的東西,例如貼紙、海報、旅行筆記本等,這些無疑也成為了一 種促銷的噱頭。當音樂品質與商業手段有機融合,恰恰能夠起到一定的市場催化作用。   窮則變變則通,恐怕是才女們不能不去想的出路。 轉貼自: http://0rz.net/ab1q5 -- 心有戚戚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47.157
文章代碼(AID): #14XROjEu (Penny)
文章代碼(AID): #14XROjEu (P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