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ara影評】Last Days:如同基督徒目睹《受쌠…

看板Nirvana作者 (Paris,Texas)時間19年前 (2005/10/21 00:3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Zarathustra8 (Paris,Texas) 看板: movie 標題: 【Tzara影評】Last Days:如同基督徒目睹《受難記》一般的激情 時間: Fri Oct 21 00:15:29 2005 http://blog.xuite.net/tzaralin/weltschmerz 【Tzara影評】Last Days:如同基督徒目睹《受難記》一般的激情   那年,虔誠忠心不二的基督信徒們,蜂湧爭睹《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的瘋狂朝聖,藉由影片再現歷史事件的真實場 景重新建構、確認其信仰之忠貞。身歷其境地目賭「由太耶穌」接受慘不 忍睹的苦難折磨,徒刑鞭笞。信徒不忍卒看其所膜拜信仰的神祇,生前最 後一日是如何難堪地、殘暴地、慘絕人寰地受辱受罪。基督徒心中的道路 、永恆的救贖、天堂的希望、真實的教誨,完全透過對於耶穌的禱念而萌 生光明遠景與原罪的釋放。耶穌的崇拜是基督徒所持生命最高價值。《受 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毫不隱瞞掩飾地、尖銳地寫實 再現耶穌最後一日的受難,翔實的紀錄,縱使再心如鐵石冥頑不靈的基督 徒,觀看該片,無不激動落淚。這激情來自崇拜、敬仰、情感依歸的觸動 所引發的必然決堤。   我思忖,熟悉的情緒,類似的激情,不正對照Gus Van Sant 新作《 最後一日Last Days (2005)》所推疊的深沉情緒。1994四月五日,ㄧ 聲永遠無法結束繚繞糾纏的影子槍響,一位巨星的悲劇殞落、一段傳奇的 告終與迷思化,眾多的樂迷抱頭痛哭,自殺潮,不可置信的悲劇。就 Nirvana迷而言,基於相同對於偶像死亡的追憶,《最後一日Last Days ( 2005)》恍如忠貞的基督徒以複雜絞痛的哀慟觀看《受難記》般難忍。   Kurt Cobain儼然象徵90年代反動精神的西雅圖Grunge最具傳奇色 彩的代表,其肖像圖騰屬於時代的象徵,他早已受封為神,是許多絕望憤 怒的歌迷僅能救贖的告解對象,某種程度上,他替世人贖罪開脫。   導演Gus Van Sant一向公認為好奇的頑童,事物感應力強烈,主題掌 握敏銳度細膩,作品表達手法常有出人意表與天馬行空之躍進的鬼才。在 筆者Tzara心中對其扭轉的評價,後期的Gus,充滿創造的顛覆性、訓詁史 家的後設基調、蘊含個人渾厚風格。縱使褒貶不一,作品頗受爭議,常言 攻詰其譁眾取寵,寄生他人之血肉,便借屍還魂再生劇本,沽名釣譽。如 此撻伐的反面,不又證實其後設書寫筆觸發展電影文本上的努力?即使, 曾經我恥笑輕蔑其突發奇想、不自量力地翻拍Alfred Hitchcock的Psycho 。之後,卻頓悟徒然是崇尚靈光、神話的擁戴者所盲目護衛心態。遂我佩 服其顛覆勇氣,自Elephant之後,我傾心仰慕其電影敘事技巧,追求真實 再現與絕對客觀的努力,大膽實驗執著,處在當今聲光特效擾人耳目的電 影工業,Gus Van Sant,無疑具獨立製片者的高調與氣魄。   基於對Gus Van Sant生涯創作旅程的全觀了解,綜觀上的認識與深度 剖析,自《Gerry (2002) 》之後蛻變、洗鍊出令人推崇(相對令人無法 苟同)的極簡風格,反應自影像、鏡頭上的美學實踐,或反語言,反意義 的的結構傾向(Gerry 最為濃厚),多次實驗提煉出精湛的後設客觀技法 ,反映在頗受好評的Elephant一片。不難理解,《最後一日Last Days ( 2005)》將以怎樣的面貌,描繪一樁屬歷史性重要事件的凝縮。   片中的Blake無疑是Kurt Cobain的幻影替身,觀其著名的太陽眼鏡扮 裝明晰可辯,那憂鬱深沉的氣質呼之欲出。相對Elephant的John McFarland,Gus Van Sant所創造的角色從不以真實姓名出場。這多此一 舉的謹慎,追求客觀的消極作法,卻無法掩人耳目,畢竟,隱射的對象如 此明顯,並且,觀眾必定為Kurt Cobain而來。   鏡頭從蒼鬱繁雜叢生的混亂樹林間的躁動游移開始,遠景的Blake恍 惚癲瘋似的蹣跚顛躓、晃行、失足,舉止脫序;樹影錯約簌簌,水奔霧氣 瀰漫,環境音響上雜亂干擾,寓情於景,外在處境壟罩角色內心歇斯底里 。   《最後一日Last Days (2005)》是否明確、如實地回顧再現,再如何 精準考究上仍不得而知。至少,Kurt Cobain的死眾說紛紜,這是傳奇英 雄死後的特權:多半據信其自戕,卻有人懷疑其為他殺,而指控其妻 Courtney Love謀殺的歧見大有人支持。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堅稱Kurt Cobain仍存活於世。種種假設仔細思考,皆來自對神話傳奇集體揣摩的迷 思化。英雄偶像之死,難以忍受的現實傾毀,代表著認知價值最高意義的 斷然瓦解、崩潰的自我信仰。於是,無法主觀地接受視為天父的猝死。於 是,編造出匪夷所思的欺瞞神秘化。實際上,偶像死去的瞬間正是代表其 從凡人聖化為神祇的昇華時刻。   異於記錄片Kurt & Courtney (1998)偵探推論Kurt Cobain的死因, Gus Van Sant的《最後一日Last Days (2005)》直接採Kurt Cobain自殺 的設說,追尋其關鍵性的陰鬱躁動的心理狀態。    手持游移鏡頭跟拍迷離,低度性打光形成高反差的心理病徵, Michael Pitt揣摩瀕死前的鬱闇頹靡,每次自我放逐的念頭擦身而過時的 狂躁,逐漸靠近悲劇的終結,Last Days不靠煽情的劇情鋪陳,幾乎是去 劇情;非賴賺人血淚的台詞,倒充滿反意義的呢喃癡語。對白之少,鏡頭 冗長,紀實性之強烈,客觀距離令觀眾動彈不得、無能為力地旁觀他人之 苦痛。第三人稱是殘酷地。Blake哀鳴緩渺虛無又淒厲悲憤的嗓音,不可 抑制地傳染厭世、絕望的生之苦痛、矛盾。這是全篇最驚心動魄的場景, 也最有力量的竄發。   象徵性地場面調度與鏡頭組的剪輯,對照《24小時狂歡派對24 Hour Party People (2002)》中描繪Ian Curtis自殺的隱晦靜默。兩片在處理 死亡上,鏡頭同是規避閃躲,避免直接目睹偶像之死,意謂心理上逃避現 實的衝擊恐慌,不忍瞥見Blake/Kurt Cobain自溢的瞬間。另方面,這樣 的方式也給予英雄應有的尊嚴。   《Last Days》注定是一部對於Nirvana迷別具意義的電影。僅就Gus Van Sant與該片目前評價而言,藝術成就上失去《Elephant》當年的驚駭 乍舌。畢竟,兩片手法技巧上的神似,相當程度減輕閱讀觀覽的新意。在 Kurt Cobain離我們十年之後,紛紛擾擾,光榮的時代仍留在樂迷心中立 了墳,我們小立在《Last Days》前哀悼,集體見證屬於Nirvana迷的受難 記。             -- http://blog.xuite.net/tzaralin/weltschme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73.155 -- http://blog.xuite.net/tzaralin/weltschme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73.155
文章代碼(AID): #13LyS4XG (Nirvana)
文章代碼(AID): #13LyS4XG (Nir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