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vana團史
Nirvana
1987年,Nirvana剛開始是由Kurt Cobain(主唱兼吉他手)、 Chris Novoselic (貝斯手)
和Aaron Burckhard(鼓手)在華盛頓州的Aberdeen(距西雅圖有八英哩遠)組成,這是樂
團最原始的陣容。
1988年,在西雅圖傳奇製作大將Jack Endino的操刀下,Nirvana錄製了一捲 10首歌的
Demo帶,此時鼓手之職由在 Kurt Cobain個人錄製的Demo「Fecal Matter」(1985年)中合
作過的Dale Crover(Melvins 鼓手)擔任。
同年四月,Dave Foster正式取代原鼓手Aaron Burckhard;但數周後,Chad Channing再
度取代Dave Foster成為Nirvana的鼓手。
1988年,Nirvana四處表演和傳達他們的試聽帶(Demo tape)。 西雅圖當地的獨立廠牌
Sub Pop開始對他們有興趣,Sub Pop的老闆安排和他們在一間咖啡廳見面。Kurt也非常高
興地就和Sub Pop簽約了。
六月,Nirvana錄了他們的第一支單曲“Love Buzz”。
同年年底,Sub Pop為Nirvana出版單曲“Love Buzz/Big Cheese”。
1989年一月,吉他手Jason Everman加入Nirvana,使樂團成為四人編制, 同時也完成他
們的首張專輯「Bleach」。這張專輯由Jack Endino操刀, 只花了606元美金錄製(一般公
認此張專輯已概略雕塑出日後經典鉅作「Nevermind」的雛型)。「Bleach」在英國得到了
很大的讚賞(由Tupelo發行)。
Jason Everman在他們的巡迴演唱期間消失匿跡,但他們仍繼續和同樣是Sub Pop旗下的
樂團Tad一起巡迴。而最後,Chad Channing也離開了。
當Nirvana正在徵求鼓手時,為了要在英國舉行巡迴演唱,先找了Mudhoney的鼓手
Dan Peter暫代。同時,Nirvana也和知名DC硬蕊叛克團體Scream的鼓手Dave Grohl 連絡,
表示希望他能加入Nirvana。 最後Dave Grohl去西雅圖和他們練了幾首歌後,便加入
Nirvana,成為第六任鼓手。
1991年冬天,Nirvana正式以最為熟知的三人班底(Kurt/Krist/Dave)簽入主流大廠
Geffen唱片公司旗下,而且簽了百萬契約。
同年九月,他們發行第二張專輯 「Nevermind」,這張由Butch Vig操刀混音的首張主流
大碟,獲「Spin另類指南」 給予10分滿分的頂級評價,至今已累積了逾千萬的銷售量,其
中冠軍單曲 “Smells Like Teen Spirit”亦是另類搖滾迷耳熟能詳的「國歌」級作品。
更重要的是,「Nevermind」促成了Grunge風潮乃至整個另類搖滾革命的爆發。
隨著「Nevermind」於1992年一月登上Billboard流行專輯榜冠軍王座,並勇闖全英專輯
榜Top 10,Nirvana的聲勢也在此刻推向最高峰。
同年年底,Geffen唱片公司推出一張命名為「Incesticide」的B-Sides作品精選,很快
地成為一張金唱片。
1993年九月,由Steve Albini、Scott litt的操刀下發表了第四張專輯 「In Utero」
(原名「I hate myself and I want to die」),「Spin另類指南」給予 9分高評。
Nirvana並先後於九月和十一月參加「Satarday night live」及 「MTV Unplugged」節目
的演出。
在後來的巡迴演唱中,Nirvana遇到了Pat Smear(吉他手),Pat在演唱會中幫他們演奏
吉他的部分,並被譽為“Nirvana的第四人”。
1994年四月八日,Kurt的屍體被一名電器工人發現,他藉由舉槍自盡結束了重重名氣背
後的壓抑生命,擺脫凡俗。只留下一張遺書和一張93年在紐約表演的 「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專輯(94年一月發行)的他,享年27歲。
Nirvana解散後,鼓手Dave Grohl重新恢復吉他手身份,與Pat Smear等人合組
Grunge/Punk樂團「Foo Fighters」。(1994年)
1996年十月一日,Geffen唱片公司發行一張由貝斯手Crist Novoselic將Nirvana 在89到
94年間所保存的現場錄音聽過上百遍後所選出的作品輯,專輯名為「From the Muddy
Banks of the Wishkah」,「Rolling Stone雜誌」給予四顆星高評,「Spin另類指南」給
予8分評價。
4 月 5 日 ---------
一聲震驚歌壇的槍聲
4月5日當天,當Cobain舉槍飲彈的消息傳出後,不少樂迷和媒體不約而同的發出這個令人
困惑的問題.實際一點的說,Kurt Cobain 走上這條路雖然令人措手不及,卻不意外.尤其是
對於任何一個關心Nirvana和熟悉Cobain行為模式及思想邏輯的人而言,他走上這條路似乎
只是早晚的問題.
在音樂圈內,英年早逝的例子並不少,像The Doors的主唱Jim Morrison,貓王Elvis
Presleyc或Janis Joplin,及一代吉他聖手Jimi Hendrix等,這些人的死也都和所謂的藥物
(大麻,海洛英,古柯鹼等的簡稱)有關,Kurt Coain的情形也不例外,令人意外的是,上述的搖
滾祭品中,大都是因使用藥物過度(OD)而死亡,Cobain雖然也有相同的困擾,但他所採取的方
法,卻是所有英年早逝的搖滾英雄中最令人震撼的一種-----飲彈自殺;
John Lennon 和 Marvin Gaye 雖然也都是中彈身亡,但原因都是他殺而非自殺如果只看
表面,這位年僅27歲的搖滾歌手,兩年半前(1991)才剛剛把他與樂團的事業推向顛峰,而因為
專輯<<Nevermind>>的成功,使得遲滯不前的美國地下音樂受到了鼓舞,掀起了全世界的另類
音樂革命,帶動了整個另類音樂的發展,這個功勞雖屬於整個樂團,但身為團長的Cobain的卻
居功厥偉.這種成績與成就是每一位搖滾樂手傾畢生之力都不一定會達到的目標,但Nirvana
卻能再發行第二張專輯就達到這種令人羨慕,直得驕傲的紀錄,Cobain實在沒有什麼想不開
的理由.然而就像每一位以身相"殉"的搖滾樂手一般,他們的內心世界充滿了許許多多我們
無法以表象測度的因素,我們無法以接觸來了解他們,所以便只能藉著他們的創作來剖析他
們.而Cobain的內心世界,早在Nirvana的任一張專輯內的任一首歌中,都已有了非常強烈,明
晰,赤裸的表白,可惜的是,我們只把它當成是一種帶有娛樂功能的創作,我們無法了解在這
些作品中,他以注入了他的心血,他的生命.
慘淡的童年和長期的病痛
在一本名為Come As You Are的Nirvana傳記中,作者Michael Azerrad描述,童年的Cobain
並沒有讓人預見到後來這種悲慘結局.在書中Cobain的母親回憶道:他每天快快樂樂的起床,
他對於明天永遠都抱著期待.她說:他經常在胸前掛著一個大鼓,唱著<Hey Jude>,穿梭在人
群中.
1975年他的父母離異後情況就完全改觀了,他母親說: 這見事徹底毀了他的生活,我想因
此感到羞愧,變得十分內向,沉默寡言,我想他至今仍為此到十分痛苦.
當年他才8歲,一個原本天真快樂的小孩,就此 脾氣變得乖戾暴躁,經常讓人無法掌握.與
父親同住的時期,時常遭到父親的鞭打,因此在少年時代他是輪流寄住在親戚及祖父母家中
長大的.破碎的家庭給了他一個極為悲慘的童年,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Cobain的人格與個性
,也在這個時候養成,造成他日後無可挽救的慘痛結局.
1984年,當Cobain 17歲的時候,他開始組樂團,搞音樂,也在那時染上了吸食毒品及注射毒
品的習慣.
Cobain 20歲那年,很不幸的他患了令他苦惱一輩子的神經型胃痛.這種病的症狀隨著情緒
而發作,無法完全根治,病發的時候,根據Cobain的形容,是 hurt like hell,在這種慢性疾
病的長期煎熬下,Cobain的精神受到侵蝕,於是開始失眠,並且開始大量服用藥物逃避病痛的
催殘,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對於Cobain心靈及肉體所造成的傷害,恐非外人所能理解.這折
磨他一生的痛.
在Cobain的遺書中也有提及.慘淡的童年與長期的病痛,加上後來快速成名,其實就是造成
Cobain自殺的三個主要原因.
1987年起,Cobain開始專心於樂團的活動,第一個樂團名稱Fecal Matter (排泄物),時間
很短暫,但Cobain卻突然領悟到,他在音樂當中得到了滿足與希望,他開始對自己有比較肯定
和積極的看法.
1988年他正式組成Nirvana,並於次年,推出樂團首張作品 <Bleach>.這張專輯是典型的地
下音樂作品.在音樂上,他已經給了Grunge音樂一個極為明晰,完整的架構;內容上,它完全的
反主流立場,明確的叛逆,不妥協的態度,使Nirvana立刻在當地擁有一批為數不少的忠實擁
護者,唱片也賣了好幾萬張.最特別的是這張幫助他們發跡,而且被認為是一張重要的作品
<Bleach> ,僅花了他們600美金就錄製完成,我們實在無法不佩服Nirvana當時的精神和毅力
.
<Bleach>的成功引起Geffen唱片公司的注意,並與他們簽約.憑心而論,當時全美不知有多
少地下樂團,而Nirvana能在只花600美金的製作費下獲得大唱片公司的青睞,除了實力外運
氣也不能說沒有.尤其是<Nevermind>以讓人跌破眼鏡的排行及銷售速度,把當時的
Billboard上的冠軍專輯Michael Jackson的<Dangerous>給擠了下去,且銷售量在兩個月內,
就超越了Metallica的同名專輯以及 Guns N' Roses 的<Use your Illusion I & II>,根據
統計,<Nevermind>在1991年聖誕節前後一周內的銷售量就超過30萬張.連Axl Rose和
Metallica 的團員都曾用傳真向他們表達敬賀之意,因為不知有多少年,沒有一隻純粹的地
下樂團,演唱著完全不商業的音樂,卻能創下這種令人讚嘆的成績.
這個空前巨大的成功來的確實突然 ,和任何一位搖滾巨星一樣 ,Cobain不僅承受著極大
的壓力,同時更面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窘境 ,Cobain 只能以逃避來解決這些令他頭痛的問
題 ,於是他更依賴藥物 ,脾氣也沒有因成名而變好 ,唯一改變只有他和 Courtney
(Hole 的主唱 ) 步入禮堂 .
但婚姻並沒有改善 Cobain的問題.Cobain是一個愛家,愛小孩的好父親 ,也因此引發更多令 Cobain頭痛的事 ,
更演變成為自殺的原因之一 .和 YoKo ( John Lennon的老婆 )一樣 ,Courtney被認為是
Nirvana團員之間發生不合的主因 .因為她的介入爆發了因版稅的分配而內鬨的問題 .
Courtney Love 為 Cobain惹的麻煩還不只如此 .
首先是 Love接受雜誌訪問 ,之後在雜誌上暗示了 Love承認在懷孕期間有服用毒品的跡
象 ,這個報導使美國兒童福利機關對於他們倆人展開調查 ,並建議將他們的女兒 Frances
的監護權交出來 ,對於 Cobain來說 ,給女兒一個幸福的童年是他最大的理想 ,因此整個事
件對他的刺激是可想而知的 .
更嚴重的是 Cobain自此開始由不信任轉而痛恨媒體 ,他認為媒體沒有權利窺視他的私生
活 ,更沒有理由傷害他的家庭 .他甚至曾在一位記者的答錄機上留言 : 如果書上刊出的文
章有任何不利我老婆或傷害我的家庭的話 ,I'll *****ing kill you ! .
Cobain對於媒體侵犯並傷害他家人的厭惡心理是 Cobain情緒日漸消沉與低落的主要原因
,所以 Cobain的自殺不少人認為媒體在整個事件中佔有很重要的份量 ,當 Cobain的死訊
一傳出 ,Soundg arden及一些 Grunge的團體宣佈暫時不接受媒體訪以示抗議 ,直到事件告
一段落才會發表他們的看法 .
3月18日 ,警方接到電話說 Cobain拿著一把槍把自己關在屋內企圖自殺 ,最後他被誘哄
出屋 ,警方沒收了槍械 ,他再度進入一家私人的戒護所 ,令人不解的是 Cobain在接受治療
這段時間內並沒有人陪著他 ,Love忙著她的事業 ,團員也各忙各的 ,Cobain的情緒進入人
生的最低潮 ,當 Love獲知 Cobain已離院三天時 ,雖然立刻找了一組私家偵探找他 ,卻為
時已晚 ,Cobain已回到西雅圖家中( 當時 Love在 L.A.) ,用一支手槍 ,自殺了.
Cobain對音樂理念的堅持是顯而易見的,在<Nevermind>中,雖然有著足以吸引流行音樂人口
的元素,但它還是如假包換的另類音樂,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Nirvana 並沒有使<Nevermain>
商業化,而是在<Nevermind>後整個流行市場Nirvana化了.
Nirvana成功後,媒體不去報導他們是如何做音樂,卻花費大篇幅不斷挖掘它們的隱私,是
Cobain對這個社會失望的主因之一.
"這整個行業(音樂) is full of shit"---Cobain不認為花錢買他們唱片的人就是真正了解
他們的音樂.為了證實並過濾出真正擁護他們的樂迷,他便決定錄製一張更另類的專輯,< In
Utero >誕生了,錄製期間為了能掌握作品主權,Cobain完全排除唱片公司的干涉,他自掏腰
包付了製作費和錄音室費用,"我對作一張暢銷專輯沒有興趣,我也不是整個過程的一部份,
我負責了整張專輯的錄音工程,我覺得這張專輯在創意方面建立了一個新標準." Cobain對
於<In Utero>的重視也為他帶來無法承受的壓力,他希望能樹立另類音樂的典範,矛盾的是
銷售情形也是他所關心的,<In Utero>顯然不能和<Nevermind>相比,但它依然是一張值得一
聽再聽,而且很個人化的作品,當 Cobain的屍體被發現時,他的身旁就放著一張 <In Utero>.
<Nevermind>被喻為90年代最好的搖滾作品之一,它有高度的原創性,啟發性,它是Grunge
樂派獨一無二的代表作,也是樂史上公認的經典.也因此使 Cobain的音樂創作受了侷限,"我
痛恨繼續依循這個公式寫歌.我曾經主宰這個公式,但現在卻反過來,我必須因循這個公式以
取悅別人,問題是我可以繼續取悅別人,但每一次取悅都剝奪自己本身的快樂. " 在Cobain
的遺書中引用了Neil Young 一句名言做結尾:"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fade
away !!!. " 感覺人生沒意義,感覺創作力枯竭,感覺人與人的關係脆弱,是Cobain失去生存
勇氣的原因,明白的表現出來.
後記
Cobian的母親在他逃離好萊塢的醫院時說:"他很可能去尋死以求加入那個愚蠢的俱樂部."
這個俱樂部就是搖滾神話,Cobain是不是蓄意加入這個俱樂部而自殺的,沒有人知道答案,但
一個巧合提供了一點訊息,那就是當吉他英雄Jimi Hendrix 與 The Doors 的主唱Jim
Morrison買單進去的時後恰巧都是27歲,而Janis Joplin也是27歲,Kurt Cobain正好也再這
時加入他們,這是不是成為搖滾傳奇人物的必要條件呢??
-------------------------------------------------------------------------------
以上轉自奇摩知識家
屎蛋網友提供
屎蛋網友資料來源http://www.cis.nctu.edu.tw/~is89013/report1.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3.247.250.168
→
218.166.132.242 08/13, , 1F
218.166.132.242 08/13, 1F
推
210.85.115.33 08/13, , 2F
210.85.115.33 08/13, 2F
推
218.169.178.187 08/28, , 3F
218.169.178.187 08/28, 3F
推
61.230.233.154 08/31, , 4F
61.230.233.154 08/31, 4F
推
11/25 22:51, , 5F
11/25 22:51, 5F
Nirvana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