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 洪易(調寄〈天天想你〉)
洪易
曲:陳志遠〈天天想你〉 原唱:張雨生
看那洶湧的河水 我親愛的家人
洪流雖淹過我們 我決不消沉
山谷剝落了土石 我更懂厚植
渙漫成澤的景象 是教人節制
歷盡滄桑 才有了曆法
大家都還好嗎 一起再努力吧
生命和水不分 都避不了坎坷
你總要繼續下一程
日出東方 你眼泛波光
有多少人民在這流域上
春雷又響 喚起我們的希望
航向子子孫孫的永昌
寫黃河與華夏先民的精神,有神助,一個下午完稿。不說「如有神助」而就說「有神
助」,因為我用了《易經紙牌》。這是我發明的「看圖說故事」遊戲:問一件事,抽若干
張,依卦象來編劇,當然也可以用來寫歌詞。先前試過兩三次,都未成功,不料今天一試
就成。
我先抽了八張,想說寫個短的,兩段八行就好,於是默念華夏先民的生活,想:先民
是在河患中發展出文明的,河圖洛書與《易》也是在此脈絡中出世……結果抽到睽(家人
)、大過(大過)、剝(復)、渙(節)、革(鼎)、明夷(晉)、坎(坎)、既濟(未
濟)八張,括號內是它的覆卦(這我以後會在易經紙牌說明書裡說明)。
八張大都是兇險、警戒的卦,而且極切合「河患」這個主題。然後我寫著寫著,居然
發現以前不甚瞭解由來的象辭,放到「大洪水之後」這個背景來看,竟能迎刃而解!有沒
有這麼神!如【渙】:「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覆卦:「澤上有水,節
,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前者可謂水退之後的祭祀,後者可說要從水患中研究出治水
和理民的準則,既說自然,也說人事。
我這看卦象編歌詞的寫法,就是前半句用本卦的象辭,後半句用覆卦的,成一組正反
。【大過011110】和【坎010010】沒有覆卦(反過來還是一樣),我就從其另一層意思裡
發揮。但也不必太嚴格要求,反正規矩是自己訂的,也只是為輔助創作。如第三行我只用
到【剝】的「上以厚下安宅」未及於【復】;第五行【革】:「君子以治厤明時」(厤是
歷和曆的本字),要避免水患須明白自然規律,我這裡就解作災後的檢討和變革,但考慮
到旋律和避免教條味,這兩句就只作一個引子,沒太強調【革】卦「治厤明時」、和【鼎
】卦「正位凝命」之義。象辭比卦辭、爻辭好用,因為它講的是景象能給人什麼啟發、人
該如何因應變化。第八行也辦不到在詞意、字數限制裡寫出【既濟】的義理。
寫作時腦裡響起張雨生〈天天想你〉的旋律,就決定用此曲,副歌再抽四張,就抽到
【晉】【比】【豐】和周易的末卦【未濟】,正可和前面對應。「你眼泛波光」原作「河
水泛波光」,想到夏宇/李格弟〈不要告別〉把「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改成「在你燈火
輝煌的眼裡」這一故智,就學了一下。
歌名暫定為「洪易」,洪水與易經。有位藝術家叫洪易,一部網路小說《陽神》主角
也叫洪易,這是個好名。如果這歌名太文,可改為「航向子子孫孫的永昌」。一般來說,
歌詞該避用冷僻、古奧的文言,但我這裡特意採用「永昌」,因為這是古人中最重要的願
望,秦始皇刻在傳國玉璽上的就是「既壽永昌」;「子子孫孫」也是常見於銘器上的。可
惜「航向」一詞我沒有處理得很緊,因為華夏是農耕民族,講航向宜寫成譬喻,如祖先給
我們建造的智慧之舟什麼的,但這可能有些牽強;較好的方法是連上世界各民族都有的「
大洪水」傳說,就像諾亞方舟那樣,不過篇幅所限,我就沒有用上,只寫到人看著洪水的
感發。其實最好的辦法是把河水和時間、祖先寫到一起,「逝者如斯」,水遇坎就會灌進
去,灌進去的有我們的先人,也有我們今天的犧牲,而種族總要存續下去。
思及此,我寫到「航向子子孫孫的永昌」真欲流淚了。不過二段末兩句沒有對得很好
,基本到位而已,或許還能改更好。
第一句「河水」是黃河原名,若改唱「黃河」更順,但作「河水」更廣泛。以上,首
次完成的「看卦象寫歌詞」實驗,請大家指教。
--
「--仁愛國中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校,它的校規不太嚴,讓我們有自己的空間,
發展屬於自己的專長與興趣,以及各式各樣的觀念。」這段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43.20.180
※ 編輯: youtien 來自: 118.143.20.180 (10/16 22:23)
推
10/18 15:28, , 1F
10/18 15:28, 1F
Metal_kid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
211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