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與他共度61世之55~ 流星語

看板Leslie (張國榮)作者 (天使哥哥)時間22年前 (2003/07/30 09: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五十五、流星語(The kid;1999年出品; 導演:張之亮;主演:張國榮、葉靖嵐、琦琦) 《流星語》這部電影,我每次看都很鬱悶。起先是為牽強附會的情節鬱悶,然後知 道了張國榮對這部電影的付出,為他的名利雙失鬱悶。終於可以拋開電影以外的東西來 看他的表演時,看他對明仔的親昵和慈愛,看狄龍和吳家麗深藏不露的感情,更是鬱悶 。前幾天再看,注意到了一些從前注意不到的細節,真是鬱悶得仰天長歎。 拍這部電影那年,正是香港電影最蕭條的時期。人才外流,盜版泛濫,看電影的人 越來越少。抱著重振香港影業的願望,張之亮和爾東升等五位導演結成了"創意聯盟", 計劃每人導演一部影片,然後集中起來低價出售,以便讓更多的品質優良的影片問世。 第一個行動的張之亮準備模仿卓別林的《THE KID》(《尋子遇仙記》)拍一部《黐頭 芒》,但選角時遇到了問題,因為要盡可能壓縮製作經費,需要演員不計片酬地演出。 他後來說:"談到報酬問題的時候,有許多演員面露難色,而張國榮接受了邀請,當時 真的令我很震驚。張國榮能出演這部影片會帶來很多效果。首先,他的演技有實力,他 出場就等於說會很上座。另外,作為國際派影星,他在國外也是很有影響力的。這樣的 大明星能夠第一個帶頭,會對其他影星有刺激、促進作用。" 其實我覺得張之亮對張國 榮真是不夠瞭解,他第一個就應該去找張國榮,以張國榮平素對影業的熱心投入和專業 精神,如果香港只有一個影星會答應出演那就一定是他,這樣犯傻的事他幹了不止一次 了。 這部電影張國榮沒有拿片酬,是以上畫後分紅的形式來與片方共同承擔市場風險, 所以張之亮將他也列為電影出品人,這也是張國榮第一次擔任電影出品人。這個出品人 沒有白掛名,除了題材是張之亮自己選中的之外,選角、劇本、場面設定等工作都是兩 人一起進行的,張國榮對電影的拍攝提出的很多意見都被採納。張之亮評價說:"因為 他是一個能從創作的觀點對話的人,所以很容易溝通。再加上拍攝時他又非常合作,很 能理解低預算拍攝影片的目的。攝影時用的車是他從朋友那裡借來的,在上海拍攝時他 又為大家安排旅館等,全靠他了。" 這部電影之所以後來更名為《流星語》,也是和張國榮有關。片中原打算使用膾炙 人口的兒歌《LITTLE STAR》做主題歌,但是版權費太貴,於是張國榮決定自己寫一曲 ,命名為《流星語》,正好張之亮感覺《黐頭芒》這個名字晦澀難懂,便將片名也改成 了《流星語》。但是不知為什麼主題歌後來又叫《小明星》了,也就是國語版的《你是 明星》,歌詞在今天看起來,不是不令人心酸的:"Little Star,告訴我,為什麼他們 忙個不停。Shining Star,你的眼睛,讓我看到黑暗中的光明。一顆星,在你身上,我 終於看到黑白分明。你是明星,卻學會遠離繁華,享受平靜。Little Star,告訴我, 在天上會有什麼心情。Shining Star,你的眼睛,看到什麼不一樣的風景。一顆星,在 你身上,我終於看到黑白分明。你是明星,請你照亮我生命,不要,閉上,眼睛。" … … 張國榮說這部電影與自己其他作品不同的是演繹了一個"爛癱仔"的角色--從前電影 裡的他一向有型有款,只有《錦繡前程》的破壞榮比較"爛癱",但形象也是靚仔的--但 是觀眾們更關注的是他第一次扮演父親,而且,是一位沒當過父親也不可能是父親身份 的人第一次扮演父親。這部電影的其他幾位演員也都面臨著挑戰:扮演明仔的葉靖嵐當 時不足四歲,小得讓人不放心,張之亮原打算選另一個大一點的孩子--就是片中長得像 郭富城的那個--但是後來看了葉靖嵐的表演,覺得他很聰穎可愛,又非常自然,最後和 張國榮都決定選他。另外幾位成人演員中,琦琦是第一次演電影,狄龍是第一次演庸庸 碌碌的平凡人,吳家麗是第一次演良家中年婦女。光看這個班底,會覺得這部電影一定 是一部給人意外驚喜的好電影。 但是,看了《流星語》之後我覺得,對一部電影來講,劇本太弱的話,再好的班底 ,再好的演技都沒用。張國榮在他的電影生涯中,多次遇到這樣的遺憾。本來《流星語 》全盤照搬卓別林的作品就不是一個好點子,何況照搬都沒有照搬到位。為這部電影我 重新看了《尋子遇仙記》,那真是一部天才作品,無論是從故事情節上、導演技巧上還 是演員的演繹上都無懈可擊,卓別林那種充滿人文關懷的幽默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人每 一次重看都會忍不住地笑著流淚。回過頭來看《流星語》,實在是漏洞百出:以蘭姐那 幫熱情友善的街坊,怎麼可以任由她重病不就醫,默默死去都無人發現?李惠敏扮演的 那個熱心腸,怎麼可以不跟阿榮商量就忽然帶一幫政府官員到他家去登記?那幾位政府 官員怎麼可以那麼生硬那麼冷酷那麼臉譜化?……最無法理解的就是男主角阿榮身為高 級證券經紀,差不點成為"亞洲索羅斯"的專業人才,怎麼可能淪落到只能在碼頭打散工 的程度?劇中暗示是由於他不想繼續在辦公室營營役役,但是這實在是太牽強,辦公室 再營營役役也比落魄街頭強吧,何況他不是自己一個人生活,他還帶著一個心愛的孩子 呢。有什麼理由能夠解釋一個專業人才放著優厚的條件和可供自己發揮的空間不要,寧 願瘋狂打電話聯繫散工;希望孩子過上好的生活,又不肯為他爭取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教 育條件;絞盡腦汁拿廢品給孩子仿造嚮往的玩具,卻在家裡擺著兩台昂貴的電腦和觀星 設備?這個人的身份設定使他很多行為都令人費解。 為什麼要把阿榮設定成為一個落魄的高級證券經紀呢?個人覺得有兩種可能:一是 想呼應當時的金融風暴,加強時代感;二就是犯了和張國榮合作的導演的通病,要找機 會給他一個靚仔形象。張國榮演過的電影有一個定律,就是只要他以鬍子拉茬、不修邊 幅的造型出現,例必會在片頭或片尾還他一個帥絕人寰的本來面貌,似乎導演都很不忍 心也不甘心將他摧殘到底。《東邪西毒》中的歐陽峰是蓄鬚的,於是就出現了驚豔的年 輕版歐陽峰--這還可以說是因為王家衛捨不得剪掉拍錯的那段戲;《大富之家》中的羅 伯特是蓄鬚的,到片尾忽然清靚白淨,說是入鄉隨俗--這也可以說是劇情需要;《紅色 戀人》裡的靳是蓄鬚的,最後變成稚嫩的年輕人跳著秧歌舞,就有點匪夷所思了;《新 上海灘》裡的許文強是蓄鬚的,片尾竟然以一個天使般純淨的面孔亮相,更是莫名其妙 。這部《流星語》裡阿榮如果從始至終都是真正的"爛癱仔"其實更有說服力,不知道為 什麼張之亮和張國榮都沒有這麼想。 不過既然是張國榮的電影,我只有學會拋開劇情的不合理來欣賞細節。這部電影的 整體氛圍還是很動人的,平淡而充滿溫情,張國榮的表演非常出色,把一個慈愛的父親 演繹得逼真而自然,並沒有什麼煽情的舉止,但是疼愛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眼神中流露 出來,聯想到他的本人,尤其令人感動。張國榮是非常喜歡小孩子的,許多場合中,都 見他跟在座的孩子肆意玩耍,許多兒童基金的慈善活動都是他率先回應,募款無數,自 己也真金白銀地掏錢多達數百萬,一生中的最後一則新聞還是為兒童護苗基金捐款。他 多次說過自己不想結婚但是想有孩子,"但我想我機緣未到。" 他的表演中我唯一不認同的一段就是在明仔險遭車禍時,阿榮排眾而入,擔心地抱 起明仔,隨後因眾人的紛紛指責而陷入茫然--作為一個母親,我的體會是如果我在街上 發現我的孩子倒在地上,我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撲上去檢查他全身有無受傷,問他是否 有不舒服或是痛苦,肯定他真的沒事後,可能會抱著他痛哭一場……在這樣的心潮激蕩 之下不太有可能去注意旁人在講什麼,更別提為旁人的指責而介意了。而張國榮在這段 戲裡表演得太過平淡,顯得注意力不在孩子身上,不合父親身份。不過沒有做過父母的 人很難有這麼深切的體會,也不能太苛求他了。 拍攝期間,為他製作寫真集《LESLIE的所有》的日方班底全程追蹤,在後來的手記 中告訴我們很多細節:" ……剛剛還在和小孩子玩耍的張國榮,進入狀態後的集中力真 是令人驚奇,讓我們親眼目睹了他不需要導演來指導演技,而是根據電影中所設定的空 間即興發揮的表演。……這個鏡頭由於攝像機的角度變換和背景更換,已經重拍了好多 次。這期間,張國榮需要不斷地吃阿月渾子,卻一點也看不出吃厭的樣子。……看錄影 帶確認時,張國榮始終對其中琦琦說的'是啊'這句話不滿意,對她說:'要更加飽含感 情,像這樣',並給她示範。 ……輪船晃得非常厲害,所有的人都沒了精神,只有張國 榮一個人,在不停地擔心我們:'不要緊吧?帶了話梅沒有?稍微吃一點會好一些。' '坐在後邊搖晃得更厲害,還是坐到前面好。'……到達海灣後,張國榮徵求我們的意見 :'晚上會拍到很晚,稍微吃一點什麼吧,麥當勞可以嗎?'走進麥當勞,他問了每個人 要吃的東西然後自己也叫了烤魚,對我說:'炸雞塊和炸薯條都吃是不是?'真是很會關 心照顧人。……當影片中扮演後輩的林家棟走進準備室時,張國榮叫著站起身來,向我 們介紹說:'他這是頭一回拍電影,以前經常出演電視劇,是個很好的演員,請大家多 多關照他。'……這一次拍攝的是阿榮喝醉的鏡頭,張國榮說:'要拍得真像個醉漢,讓 臉頰染上紅色和讓眼睛充血的話,這個辦法最好不過--'說著竟真的一連喝下好幾杯紅 酒。的確,眼圈周圍泛出恰到好處的紅暈。……" 張之亮也對他的敬業讚不絕口:"他對於一起合演的男孩子,真的像父子一樣親密 ,他經常留神觀察,希望在孩子能夠在發揮好的最佳狀態下工作。不光是小孩子,對他 的共演者啦、攝影組的工作人員,每一個人他都非常注意照顧。可能在他看來,他覺得 在一起工作的人都應該是快快樂樂的,他甚至時常注意周圍人的情緒,如果當地看到誰 難過的樣子時,他就會若無其事地到他身邊和他打招呼……不僅僅是為了達成目標,對 於整個工作他都會以關心的姿態對待。我認為這是他之所以能成功的秘訣。"實際上, 拍攝時心情最難過的應該是張國榮本人:那個月他的母親剛剛去世,從媒體報道上可以 看出他很長時間都沈浸在哀痛之中。但是一到片場,他立即有說有笑,在電影中更是完 全看不出他的情緒。 不過,大家都公認這部電影裡最精彩的還不是張國榮,而是除了琦琦之外的三個配 角--琦琦呢,還是專心去做模特比較好。葉靖嵐在片中的表現可以用天才來形容,幾乎 可以說是完美無缺的,當然在這一點上張國榮功不可沒。為了演好這段父子關係,整個 拍攝過程中張國榮都和葉靖嵐形影不離,陪著他到處玩耍,沒有自己的戲份時也到現場 去幫他入戲,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教他。葉靖嵐非常喜歡這個"父親",跟記者說"他好 好人",只要是他說的話,什麼都肯聽,消化得也很快。在片中很多小細節都可以看出 平時這種親密相處的效果,比如明仔一靠近阿榮就很自然地倚在他身上,阿榮抱著他時 他會把頭靠在阿榮的肩上,向阿榮懷裡撲時那種單純的向往和喜悅更不是一個小孩子硬 演出來的。而且因為葉靖嵐年紀太小,無法記住太多臺詞,許多時候都是臨場發揮,全 靠張國榮隨機應變接他的下茬。在隨後的《煙飛煙滅》中,張國榮仍然選了他來扮演自 己的兒子,張國榮這輩子也只給他做過父親,五歲的葉靖嵐應該還不會懂得這個人給自 己的疼愛和關照有多麼可貴,不知道他長大之後,還會不會記得這段溫馨的經歷。 片中狄龍和吳家麗的表演更是出色,雙雙以此片獲得該年度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 男、女配角獎,確實是實至名歸。尤其是狄龍,演活了那個心地善良而悶頭悶腦的"片 兒警",大家一定記得他對蘭姐羞怯而不著邊際的關懷,記得他沫沫嘰嘰沒話找話說的 尷尬,那種深切又不知如何表達的愛,以及蘭姐悄然逝去後他那不能宣諸於口的悲傷。 調走之前的夜裡,他與阿榮坐在一起,強自鎮靜地吐露心聲:"我明天就調到別的管區 ,她人不在了,我在這裡也沒什麼需要管的了……" 那種黯然和落寞真是椎心刺骨。一 旁的阿榮體貼地陪著他,開導著他,他很感激,對阿榮說:"如果大家都象你這樣,就 沒那麼多自殺的人了。" 一歎。 張國榮憑此片得到了日本亞洲電影影迷會的最佳男演員獎,在金像獎上則是連提名 都沒有。這倒是意料之中,因為他一向是演得異常出色時才會得到提名而得不到獎,演 得一般出色時就會連提名都得不到。尤其是當我看到那一年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單中有 《半支煙》的曾志偉、《千言萬語》的黃秋生、《目露凶光》的劉青雲、《爆烈刑警》 的吳鎮宇這樣的如林強手,就更覺得他得不到提名是應該的了。當然這個獎項最後的結 果仍然讓我大跌眼鏡,不過那只能說明我眼光太差。 更令我大跌眼鏡的是這部電影票房衰到無以復加,全年只收233萬,賠光光,張國 榮本人怕是顆粒歸公了。難得他本人並不抱怨,在記者問及時只是輕鬆一笑:"那部電 影嗎?垮掉了。" 不過他後來自省,說這部電影選材失策:既然是要拍救市片,應該選 擇商業題材才對,拍這種文藝電影怎麼可能救市?看到這段話我馬上想:那麼真正的救 市電影《無間道》籌拍時他在幹嘛呢?一查時間,呃,他又開始犯傻,出手支援青年導 演,拍《異度空間》去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26.186
文章代碼(AID): #_9oC_fN (Leslie)
文章代碼(AID): #_9oC_fN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