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哥迷藏品緬懷張國榮

看板Leslie (張國榮)作者 (戀戀風雨下是同道人)時間18年前 (2007/04/01 04: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哥迷藏品緬懷張國榮** 文匯報(2007/04/01) 儘管張國榮逝世至今已四年,但「哥迷」對哥哥的懷念不減反增,每年4月和9月哥哥 的死忌生辰,有關懷念他的公開活動更是鋪天蓋地。今次找來一班哥哥的標準「粉絲」, 分享對哥哥的感覺外,還有珍而重之的藏品。  採訪前,她們特意從保險櫃中,將收藏已久與哥哥有關的藏品拿出來,再小心翼翼地 帶到聚會地方。「全部都是心肝寶貝,不敢有損傷。」讓我們透過藏品,再次為哥哥緬懷 一番。  今次的採訪對象,全是Red Mission成員及會員。Red Mission由「哥迷」們自發成立 的組織,以團結全球哥迷,一起延續哥哥精神為目標,更經常以會的名義,舉辦懷念哥哥 的紀念活動。  她們當中,有人在哥哥剛出道時便已支持至今,有人在他離開後才漸欣賞到他的內涵 ,欣賞他的,更是涵蓋不同年齡層。提到哥哥張國榮,老中青的「哥迷們」自有數不盡的 話題。 迷上,總有千百理由  張國榮的魅力,當然迷倒萬千老中青歌迷、影迷。喜歡張國榮,每個「哥迷」也自有 原因。  「兩個字──活力。試想想80年代當道的紅星,關正傑、陳百強呀,或者譚詠麟、徐 小鳳等,全都是偏向靜態,不懂跳舞似的,但哥哥一出來的感覺,很跳脫,很多元化。」 在旁的Ginice說。  「哥哥《迷惑我》的唱片封套令我最深印象,第一眼看見這封套中的哥哥,還眼睜睜 的『嘩』了一聲。自此便深深迷上了他。」Ginice愈談愈興奮般:「他穿起紅色西裝領帶 ,形象很『鮮』,別樹一幟。」  Alice坦言很晚期才喜歡張國榮。「我一向不看娛樂版,以往對哥哥沒有甚麼認識。但 我當時對他的瞭解,就是他是個很美麗的男子,只是這樣。」  「他2003年走了之後,一次機緣巧合聽到電臺phone-in節目,聽眾口中講述哥哥的一 切,聽得我很感動。」Alice說:「其後聽到哥哥的《路過蜻蜓》,很感動,內心很酸,突 然發覺自己一直錯過了很多哥哥的好歌,我決定要重新發掘哥哥以前的作品。」  十八歲的Vicki,按道理這個年紀的女孩子,迷的不是謝霆鋒、陳冠希,就是周杰倫、 吳卓羲吧!  「我喜歡張國榮,因為《倩女幽魂》這套電影。當時看見哥哥,比當時四大天王還更 年輕的樣子,還以為他是新人,剛剛出道。」  「最難忘還是他《春光乍洩》中的演出,很大膽很好看。」「你今年真是十八歲?」 在旁的Joan叫道:「鬼馬了!」登時Vicki面紅起來,可真是完完全全的「少女心事」。  「我不喜歡港產片,但哥哥的電影我一套不漏。」Vita最愛看哥哥主演的電影。  在旁的Ginice媽媽,看見愛女談得興起,也像不忿般笑說:「你細個我已經聽張國榮 啦!」 影集,緬懷哥哥風采  Alice向我們展示一本攝影集。「這本攝影集於2001出版,是哥哥最後一本攝影集, 當時在日本發行,香港則限量推出,數量很少,而且已經絕版,所以很珍貴。」  「整本書的製作,無論內容、封套設計、紙質全是哥哥的意念,以遊歷的形式,分享 哥哥的內心感情。我覺得是哥哥眾多寫真集中最有意思的一本。」去年張國榮生忌當日, Red Mission舉辦張國榮珍藏品慈善拍賣,Alice當時用了2600元投得這本珍品。當中還有 小插曲,當時Alice已堅決要得到手,眼見有人不斷舉牌承價,她刻意走到那人跟前懇求 :「我一定要買,你讓給我好嗎?」最終以高價加誠意獲得。  Joan也向記者展示另一本珍藏純影集。「記得那時還是80年代,我還在讀中學。」 Joan說:「當時哥哥推出一本純影集,還記得哥哥曾透露首一百本附有親筆簽名,在推出 當日我第一時間就到書局買它回來。」是普通書局嗎?「是,但很幸運,我看見哥哥親筆 簽名。」  除純影集,Joan還有收藏哥哥相片習慣,從哥哥剛出道到近照,十分齊全。「我自小 學開始便一直儲到現在。」  另一哥迷Scarlett,儲的也是90年代流行的Yes card。「以前潮流興『潛』卡,但大 部分哥哥Yes card卡都是後期在相片鋪買回來。」  「我也有儲哥哥Yes card。」手上拿著一大本剪報集的Monica說道:「小時候便迷上 哥哥,當時只要在報紙雜誌看到有關哥哥的報導,便會剪下來貼在筆記本內,這習慣也維 持至今。」  鳴謝:Red Mission  網址:http://lesliecheung.cc/Redmission/index.htm http://image.wenweipo.com/2007/03/31/ot0331a4.jpg
文:davidson 攝影:李志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25.78
文章代碼(AID): #163iMajG (Leslie)
文章代碼(AID): #163iMajG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