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1984 把歌談心--張國榮(中)

看板Leslie (張國榮)作者 (讓哥聲安撫耳朵)時間20年前 (2005/09/20 10:4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第二天接續採訪) 鄧:張國榮在13歲的時候就已經隻身離開香港去到英國讀書,一住就住了5年半的時間。 在英國的那段時間,Leslie學會了獨立,而在1977年他參加亞洲歌唱比賽,從此一炮 而紅。不過在娛樂圈的7年時間裏,Lesli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不過今時今日已經是 苦盡甘來了----用的形容詞全部都很戲劇化的,不過也是真的,張國榮的遭遇的確是 很戲劇化的。 鄧:你最初參加歌唱比賽,一夜之間受到全港人的愛戴,我想會不會因為當時年紀太小, 第一次接觸到成功的滋味,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卻又有個360度的轉變,同一班觀眾第一 次的時候可以是拍爛手掌,但到第二次的時候卻是"噓"這樣的。當時你年紀那麼小, 看著這兩個極端,看著香港的觀眾這樣----我想有些人經歷這樣的事情就會一蹶不振 ,從此與娛樂圈bye bye,但我覺得你勇敢的地方在於,你可以堅持到今天,直到一 些人改變看法。 張:是。我沒什麼----這麼多年來,我沒什麼欣賞我自己的,但這件事----我想勇氣是很 重要的。好像那個時候我有段時期是很消沉的,眼看著其他跟著自己的follows一個個 來勢洶湧,這個一個hit,那個一個hit,而自己卻還是沒什麼東西可以給人看……但 那幾年挨過去了。現在開演唱會,一叫張國榮的名字,不是當時的那種反應,而是另 一種更好更有內涵的反應的時候,自己是可以感應到別人認為你張國榮是有料的,張 國榮是有東西給我們看的,每一個演唱會的時候我自己都是很開心的。我現在的開心 是比以前更加的開心。 鄧:我想經過失落,現在會更加珍惜的吧。 張:是啊。但也不可以說沒有壓力。壓力還反而越來越大。因為經過失敗的一段時間以後 ,得到現在的成功,出的每一張唱片,開的每一次演唱會反應都很好,我就會跟自己 說,張國榮你不可以再重複上一次的……可能我覺得是要創新創新再創新,所以壓力 越來越大。但經過這麼年後,我會over到一些東西。Get over。 (放哥哥的歌。譯者:sorry,太早期,聽不出是哪一首,有點像某部電視劇的主題曲:) (口水一下,這段訪問個人認為,哥哥說話及風度的風格正如鄧藹林所講一般:溫文成熟 。在講到78年至83年的抑鬱期時,口氣也是淡淡的那種,彷彿雲淡風輕。相信那時的他心 裏是真的就是這種感覺的。過去的已經過去,在1984年他取得成績並開始上升的時候,他 自信心很足地相信自己,所以他可以平淡地講自己過去的不平。喜歡這樣的哥哥。他的聲 音真的真的很好聽:)非常醇厚非常優美......年紀一把也忍不住要花癡一下了。) 鄧:有沒有覺得香港的觀眾很難討好? 張:我想每一個地方的觀眾都是很難討好的,不可以淨只說是香港的觀眾。因為我想,大 概是因為"本地薑不辣"吧,是有這樣的因素的。比如說我去到外面,比如說去到泰國 啊,星加坡,吉隆坡登臺的時候,可能因為你是外地人所以給人以新鮮感,而不是像 在這裏一樣,"啊,我平時都有見到你的,坐在那裡穿一件牛仔褲的。"你在外面給別 人的感覺就是,你是一個外來的人。現在很多學生仔學生妹都很喜歡日本明星,但是 如果......你可不可以擔保有一天,近滕真彥的station在香港的時候......我想他與 我們的遭遇會是一樣的。 鄧:但我始終覺得"本地薑不辣"這句話在香港是最用得著的一句形容詞。比如在美國也好 、英國也好,當然他們國家很大,但我發覺他們的歌迷擁他們的擁菪的時候都是很瘋 狂的,但是如果他們不喜歡那些人呢,他們最多是不會去看,而不會又去現場看又去" 噓"你,然後又發洩一番這樣子。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麼香港的觀眾不是那麼擁自己本地 的歌星。這點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擁戴我們自己的歌星,那誰去擁戴他們 呢? 張:我想會不會……跟政治因素有些少關係?啊哈。(笑) 鄧:哇,現在這個要很小心的。 張:(笑)說這樣就很嚴肅了,像是政論壇似的。可能是因為沒有根的感覺吧,香港的觀 眾,我想我們是沒有一個國家的,我只是香港人。 鄧:但我覺得,如果你不擁外國的偶像擁自己的歌星,也不應該去"噓"他的。而且我覺得 真的很不值得的。挑一下這十幾年來被人"噓"被人踩的歌手,他們都在外地有很大的 成就的。 張:是啊。 鄧:而且唱片也是曾經受歡迎過的。大概亦是因為過於受歡迎有些人受不了吧,不可以忍 受他這麼受歡迎,所以要踩一下他。(笑)我想這件事香港的樂迷很應該想一下的。 張:對,同時我覺得一個歌手最無辜的是,如果你一個人唱歌,如果不是那麼 professional的,也不能上大場面去唱歌的,對不對?然後我覺得很不公平的事是, 我一個人的嘴我一個人的眼我一個人的耳,要去接受萬多人的眼耳嘴的意見,是沒理 由的喔,這件事,這我覺得是很不公平的。(鄧:大家都是人啊,大家都是扮演不同 的角色,只不過一個站在臺上而其他站在台下罷了。)對啊。 鄧:那說回去你在娛樂圈的工作,正如你剛才所講,除了唱歌之外,你還在演戲方面放了 很多時間很多功夫下去。幾時發現自己在演戲方面有興趣? 張:啊,說真的,也並不是像以前那時那麼有興趣。因為自己本身的興趣還是唱歌方面。 但現實裏你永遠要向現實低頭的。因為有一樣東西,那時你並不是很被人接受去唱歌 ,全部麗的電視臺的──我不是做過亞視即是麗的──麗的電視臺突然有一段時間只 是發展grammer方面,他們將所有綜合性的節目都取消了。我自己作為一個歌星又能做 什麼呢?所以我靜了好幾個月,失業了幾個月的感覺,只是干支人工的感覺。然後過 了一個階段,有一兩個監製找上我說,不如你嘗試一下拍電視劇好不好啊?我說好。 有什麼不好呢。到後來他們跟我說,你可以去做藝員啊。我說,是嗎,我可以做(拍 )戲嗎?(他們說)不如你加入到我們話劇組啦。好啊,就去照做。 (哥哥的又一首歌--譯者:真該打,一時想不起是哪首了,應該是《始終會行運》吧) 鄧:我想很多朋友看過張國榮演的電視劇或者電影,無可否認的,他的演技很獨特,就是 有一種感覺,他的電影味道是很重的。(譯者:哥哥輕輕一笑,笑聲很輕,但很優雅 ……呵,花癡ing,別理我)比如你初初是唱歌的啊,和電影是完全不相關的,但到了 電影,演技卻是相當的受到好評。究竟你會不會自小就發一些明星夢呢?又或者你會 不會有一些特別喜歡的人比如國外的明星啦你特別崇拜的?所以就跟著他呢? 張:我是沒有發過明星夢的。但我自己就有些崇拜偶像,同時小時候起就很喜歡看戲。尤 其是西片。所以我對於偶像派,如果拿香港來說,有些朋友不知道,其實我是很喜歡 聽大戲的(大戲者,粵劇也:)。可能是小的時候跟著我家的工人,帶大我的那個工 人經常一起去看大戲,所以香港來說,我的偶像是任劍輝和白雪仙。外國的話,電影 上來說,我有很多很多我喜歡的崇拜的(明星),比如簡.方達,Robin Walson(應該 是這個名字吧,對不起,我對外國電影人有點孤陋寡聞的說),很多很多人(我)都喜 歡的,很多很演技派的高手我都喜歡的。其中可能因為小時候就很喜歡看戲吧,看的 戲多,然後我覺得(演技)這種東西是有很多體會的。如果說我拍第一個劇集的時候 ----我拍的第一個劇集和現在的劇集自己本身的功力已經是不同的了,這些都是要浸 出來的。 鄧:但我想----我是不知道啦,但我想很多朋友應該都和我有一個同感,就是看張國榮演 技,你會有一種很cool的感覺,有種當年Jam Steven(譯者:這個名字也是猜出來的 ,因為不知道她說的是誰,單憑發音拼出來的,如果有錯,謝謝指正:)的感覺。 (BM:會不會是指James Dean--天倫夢覺、養子不教誰之過、巨人的男主角? ) 張:不要找我和這麼厲害的人比(笑)。可能跟自己的性格也有關係吧,其實我自己是外 冷內熱的那種人,所以拍戲的時候也受到一些影響了。 鄧:也有人說你有"滄桑",會不會是因為沉了幾年,失意了幾年,會不會因此影響到? 張:一定的。一定會的。 鄧:那可不可以這樣說,演戲的時候會把很多現實生活中的體會帶到戲裏? 張:嗯,看是什麼類型的戲羅,如果是武俠劇就不可以啦(笑),但其他----同時哦,有 時候拍戲,反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這樣,可能是因為我第一部戲做的很爛,不被人受 落,之後寫劇本的那個人都會加多一點"冷"進去、憤怒性的人物這樣的。其實我自己 自身是很想嘗試一下其他的角色的。幸運的是,後來都有很多類型的角色給我選。 鄧:比如除了演戲方面,很多朋友都經常贊的就是張國榮在臺上的唱和跳的配合等等諸如 此類的,就是每次都給人很新鮮的感覺,這方面你會不會是經常下苦功呢? 張:有啊,我自己很多時候都會去看一些musical類的音樂節目。也可以說,日本方面對 我也有很大影響,日本的音樂界的東西。也不是自己刻意去造成這樣子啦,自己不是 一個日本歌星而是一個香港歌星,我們不可找他們來這樣比。而是我覺得他們很有創 意,就是在臺上他們有很多花款的,如果自己本身能做到的有時候也會借鑒過來。就 好比(日本)新年紅白show,很大型的,我覺得他們有很多很經典的創意,那我就會 抄一兩套,看可不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再放音樂。譯者:初聽前段像哥哥某一首英文歌但後來是日語的----再一次該打,不知 是否他前期的歌,我真的不太熟的說~~他最早期的作品~~) 鄧:很多人都覺得我們本地的歌星颱風方面不是很多樣化,沒有一些獨特的風格。 張:對。 鄧:很多都是抄襲的,有時會覺得:咦,很象Michael Jackson哦,下一個影子又象第二 個了。會不會是因為我們香港人沒有一個重心,所以連帶的歌手在臺上的台風也不能 自創一些風格呢? 張:啊,應該這樣講吧,外國的歌星為什麼這麼有style,自己的style呢?因為好比唱歌 的吧,外國的歌星唱歌他不需要關心太多事情,但我們又要拍電視劇,又要拍電影, 根本分配的時間都不夠用。比如說Michale Jackson,他其實不用做什麼事,他今年的 target就是出一張唱片,那我問你,好象show,他拍半年,我們《勁歌金曲》拍多久 ?(鄧:半天。)半天,已經很好了,已經很快的了。所以沒可能會不好的,他們的 宣傳大,資本也很大,最重要的是,show這類的節目要玩開來,就需要很大資本,沒 資本是不可能做的,你有可能有一天可能將我張國榮捧為super star,只要你投下一 千萬來做資金的話,是不是?其實就是這樣的。同時他們本身賺的錢回籠的錢很多, 所以他們老闆自然可以丟下那麼多的錢到一個人的身上,所以有很多東西給人的感覺 就是很超級巨星囉。而且他們有專人教他們-比如跳舞,跳到哪裡你就要怎樣轉個身啊 ,跳高啊或者別的什麼,我們沒有的。香港人是沒有的。香港很多東西可以說是抄襲 的。我們香港的歌星不是那麼可以認同自我,是因為market太小,市場方面太小,我 們賺的錢也不是那麼多。是吧?這是很公平的。 鄧:對,我很贊成。我想其實我們香港已經象變魔術一樣的了,這麼小的一個version, 這麼少的錢變出這麼大的東西出來…… 張:我們可以引以為榮的就是我們的娛樂事業肯定好過很多----以我出去過的這麼多地方 來說----肯定好過泰國,星加坡(哈)這些外國國家。香港如果對於東南亞來說,是 淩駕於所有國家之上,除日本外。日本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國家,你看地圖就知道,大 香港多少倍。(鄧:嗯,絕對贊成) (Michael Jackson的歌。) 鄧:很多人都說娛樂圈是很現實的,相信這當中的人情冷暖,在這七年間張國榮已經體驗 了不少。我相信從外形來看,Leslie會給人一種很花心很風流的形象,究竟是屬於錯 覺還是真實的呢?在明天早上十一點鐘,鄧藹林會繼續與張國榮把歌談心。 ----- 資料來源:聚榮堂 譯 者:仰瞻9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7.156 ※ 編輯: Lesliey 來自: 210.85.7.156 (09/20 11:54)

09/20 15:44, , 1F
James Dean...有可能唷,而且他的確是 cool
09/20 15:44, 1F
文章代碼(AID): #13BtXJM7 (Leslie)
文章代碼(AID): #13BtXJM7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