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歌曲作者張國榮(上)
歌曲作者張國榮
2005/05/17 網易紅 hotsands
前言:
張國榮是一個能量充沛的、有多方面的藝術成就和貢獻的全能型藝術家,歌曲創作只
占他藝術生涯的一小部分,但卻不應忽視,很久以來我就希望能整理這樣一份資料以紀念
他在人間的居留,紀念這位香港也是中國20世紀後期到21世紀初的流行藝術的代表人物
。但是因水平所限,寫得並不滿意,且錯漏難免,希望大家指正。
一、 作為創作者的身份定位
歌曲創作涉及三方面,作詞、作曲和編曲。根據已有的資料,張國榮的歌曲創作涉及
作詞和作曲兩個方面,他的詞作只有廖廖幾首且大多數是在復出樂壇之前的作品,另外,
張國榮並不是專業的作曲家,沒有參與過編曲,那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他在歌曲創作上
的成就集中在作曲方面。本文將圍繞張國榮的作曲作品展開。
張國榮在歌曲創作領域的身份如何界定呢?他不是一個專業的作曲家,專業作曲家一
般是幕後人員,掌握大量音樂技術,他們為很多歌手寫歌,作曲編曲集於一身,作品數量
眾多,因為流行音樂的商業性使然,他們需要長期大劑量地寫歌,他們的作品中有精品,
但也有很多充數的東西。張國榮也不是一個創作歌手,能稱為創作歌手者,所演唱的歌曲
應該壓倒多數的是自己的作品,而且作詞作曲編曲演唱集於一身者才是真正的創作歌手,
他們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是樂隊成員。我對張國榮的定位是"歌曲作者",屬於有創作實
力和一定數量作品,但主要身份仍是歌手的一類創作人。這類創作人在他的同時代的實力
歌手中較普遍,譚詠麟、陳百強、林子祥以及羅文甚至黃耀明等人都屬於這種類型,而且
這些人共同的特點是以作曲的作品為主。之所以有這樣的現象,可能是香港詞作家相當充
裕且水平高,另外好的歌手也往往是音樂的行家,為歌曲寫曲與創作純音樂相比也屬於相
對容易的形式,所以他們能作曲也是很自然的事。當然這些人還是有區別的,比如譚詠麟
和林子祥有較長時間樂隊經驗,陳百強以創作進入樂壇,在這些人中,林子祥創作比例大
一些,其餘幾個人作品數量都相差不多。
張國榮發表作品的時間是從1988到2003年,如果以告別樂壇為界,他的創作期也可以
分為前半生和後半生,前半生的香港樂壇風行改編英美日歌曲,本地好的詞作家很多,但
曲作家只有可數的幾個,和當時的臺灣樂壇比起來,香港樂壇的音樂原創性是非常欠缺的
,但是當時香港歌壇那些重量級的歌手卻並不乏創作實力,他們不時會在專輯裏放入一些
自己的作品。到了張國榮音樂生涯的後半生,香港樂壇的音樂原創性大大提高了,本地的
年輕一代作曲家紛紛湧現,張國榮也在這個時期寫下了更多的作品,在他因抑鬱而不久於
人世的2002-2003年,他寫下了比往年更多的歌。而此前與他同時期的那批實力歌手們,多
數都已淡出創作領域和樂壇,作品日漸稀少。這是張國榮在音樂歷程上與同時代其他歌手
相異的一個特點,從發表作品的時間早晚和跨度可以看出,張國榮的創作之器較為晚成,
但卻持久。這也許是張國榮執著于人生和藝術的追求,並不斷積累和進步使然。
2000年,香港作詞作曲家協會(CASH)設立音樂大使,張國榮成為首任音樂大使,對
這個任命,CASH主席彭納德解釋說:"張國榮在以往的日子中為香港樂壇貢獻不少,獲獎無
數;而且張國榮的形象及創作都極有獨特的個性"。這個任命不僅是因為他是一個具有持久
的聲望、影響力和魅力的歌手,更是對他多年以來的創作成績最恰當的一個榮譽。在作為
一個成功的歌手的同時,張國榮堅持不懈地從事創作,在數量上和技術性上不足以稱他為
一個專業的曲作家,但從作品質量上卻足以與其他專業曲作者為伍,因此, CASH這樣一
個嚴肅專業的機構選張國榮作為大使也即形象代言人無疑是最恰當不過的。
二、歌曲創作概貌
作品列表
序號 歌曲名稱 發表時間 首唱 專輯名稱 備註
1 想你 1988 張國榮 《Virgin Snow》
2 沈默是金 1988 張國榮 《Hot Summer》
3 共創真善美 1988 張國榮 《Leslie Remix 行動》 公益歌曲
4 由零開始 1989 張國榮 《Leslie側面》
5 烈火燈蛾 1989 張國榮 《Leslie側面》
6 風再起時 1989 張國榮 《Final Encounter》
7 太陽傘下 1989 黃翊 《冬季等到夏季》
8 一晚 1990 麥潔文 《畢生難忘》
9 永遠懷念你 1990 許志安 《許志安》
10 如果你知我苦衷 1992 周慧敏 《Endless Dream》
11 紅顏白髮 1993 張國榮 《寵愛》 白髮魔女傳插曲
12 忘掉你像忘掉我 1993 王菲 《Faye Best》 白髮魔女傳2插曲
13 自首宣言 1994 張智霖 《chilam》
14 夜半歌聲 1995 張國榮 《寵愛》 夜半歌聲插曲
15 深情相擁 1995 張國榮 《寵愛》 夜半歌聲插曲
16 一輩子失去了你 1995 張國榮 《寵愛》 夜半歌聲插曲
17 有心人 1996 張國榮 《紅》 金枝玉葉2插曲
18 意猶未盡 1996 張國榮 《紅》
19 紅 1996 張國榮 《紅》
20 做伴(以後) 1998 張國榮 《printemps》 《這些年來》
21 寂寞有害 1999 張國榮 《陪你倒數》
22 小明星 1999 張國榮 《陪你倒數》 流星語插曲
23 我 2000 張國榮 《大熱》
24 大熱 2000 張國榮 《大熱》
25 極愛自己 2000 陳冠希 《陳冠希》
26 諾亞方舟 2001 張國榮 《一切隨風》 為Cash頒獎禮作
27 這麼遠那麼近 2002 黃耀明
張國榮 《crossover》
28 玻璃之情 2003 張國榮 《一切隨風》
29 紅蝴蝶 2003 張國榮 《一切隨風》
30 敢愛 2003 張國榮 《一切隨風》
31 我知你好 2003 張國榮 《一切隨風》
如果以1990年初張國榮告別歌壇為界,之前的作品大約是9首,之後的作品大約是22首
,大多數還是創作於告別以後,也許是因為告別後不再做偶像,有更多精力做些創作工作
,也許是告別前成熟的作品不多或者是還沒有得到掌控自己專輯的權力所致。張國榮音樂
生命始於1977年,終於2003年,如果以1990年告別歌壇為界,前後分別13年,是否可以這
樣認為,張國榮對自己的人生其實有清醒的計畫,前13年的張國榮主要是在爭取歌壇以及
藝壇的地位和名望,而後13年他因著從前積攢的聲名地位,在這個商業社會裏得以較為從
容而自由地實踐自我的藝術世界。
從歌曲列表中還可以看得出,張國榮寫作歌曲的背景和動機有以下幾種,1. 事先構思
好的與某人的一個專項合作,比如與許冠傑合作而寫的沈默是金、烈火燈娥,與黃耀明合
作的這麼遠那麼近。2. 為電影寫作的插曲,一共寫了七首。3. 為演唱會或最終被演唱會
採用的主題歌曲,比如我、大熱以及紅。4. 為公益事業或相關,比如共創真善美、諾亞方
舟。5. 為樂壇友人及後輩創作,如果你知我苦衷等六首。6. 因為人生大計有感而發, 包
括由零開始、風再起時。7. 其他類型。
經過這樣的分類可以看出,首先,歌曲創作對他來說並不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這是
"歌曲作者"與專業作曲家和創作歌手在寫作頻度和動機上的明顯差異。另外也可以看出,
歌曲創作是張國榮豐富的藝術活動中的有機的一環,它常常與其他工作交織在一起,比如
拍電影的同時寫電影插曲,比如他的" 演唱會-專輯-創作" 之間往往有密切的聯繫, "紅"
這首歌是專輯"紅"的點題之作,唱片的平面設計的出發點,也是跨越97演唱會的高潮和重
頭戲; "我"和"大熱"是專輯"大熱"的主打曲目,也是熱情演唱會的點睛之筆。前述的現
象是張國榮區別於其他"歌曲作者"的顯著特點。
後期的張國榮是一個有全面的藝術修養和才能的藝術家,從他的訪談和合作夥伴的描
述中可以瞭解到,在他後期的藝術創作中,往往很自然地跨越多種藝術門類,張國榮在寫
一首歌或者製作一首歌時,可能在這之前先有一個演唱會(或MV)的主題意念,他會將這
個意念貫徹在專輯裏,有目的地創作一些歌曲,在寫作時也會對與他合作的詞作者提出歌
曲內容上的相關要求。他的歌曲創作只是其中一個點,從這個點延伸開去,幾乎是他對整
個視聽藝術的全面把握,也因為這個原因,在論及他的歌曲創作時,會不可避免地涉及到
其他方面。他曾談及在演唱歌曲時,也會先想像出一個畫面和故事,然後將這種感覺帶進
到聲音表達裏。在張國榮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渾然一體的圓融的藝術感覺和創作形態,
這是他非常獨特的一個方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7.156
※ 編輯: Lesliey 來自: 210.85.7.156 (06/04 18:50)
Lesl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