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心得] 紐約之夜,Bitter End

看板LadyGaga作者 (阿呆)時間15年前 (2011/01/12 22: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來Gaga也有待過Bitter End 上次去紐約的時候,朋友友帶我去 的確是相當具有紐約風味的Bar 大家可以點網址進去看看圖片,看看Gaga曾經待過的紐約知名B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詳細圖文請見Bios Monthly官方網站 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a.php?id=132&BigClassName=City 紐約之夜,Bitter End @ 戴功哲 這座城市充斥著極端。 最好的、最壞的、最奢華精緻的、最鄙陋粗穢的,各自瀰漫在這個城市的無數角落。但是 無疑的這不是一個成天讓人歡欣鼓舞的天堂樂園。我知道,螢幕上蹬著名牌高跟鞋的四個 美麗熟女可能讓人產生相反的錯覺,或者是身著紅藍花紋緊身衣會噴吐白絲飄來蕩去的超 級英雄,可能讓人走在這個城市中深夜的暗巷裡還能擁有莫大的安全感。我不能說這些都 不是真的,因為可能是我看的還太少,特別是在這個見怪不怪的城市。 十一月(編按:2010年)的第一天,從球季末尾開始疲軟的洋基隊讓喜愛棒球的紐約人可 以毫無懸念的把目光從電視上轉播的季後賽移開,去從事其他和棒球無關的活動。(至於 大都會隊的球迷……我想他們的球季在夏天開始前可能就已經實質上結束了)而我來到了 「Bitter End」,一間外觀上不是太顯眼的酒吧。 吧台就在入口處,不怎麼大的舞台在斑駁紅磚延伸的深處靜靜的盤踞著它的一席之地。好 幾把吉他大喇喇的端坐在台上,掩蓋一地散亂的電線,提醒台下的寥落的人群他們不是捧 著ㄧ杯酒夢遊到施工中的工地。擠在吧台前的人手捧插著小小吸管的廉價塑膠杯,一面忙 著對身旁初次見面的陌生人表示友善,一面時不時的關注自己手中超高性能流線造型的智 慧型手機,深怕錯過任何一封垃圾郵件。 看起來沒甚麼了不起的。 嗯……讓我列舉一些在這間小小酒吧發跡或是曾在這表演的音樂界神人級人物:Bob Dylan、Barbra Streisand、Sarah McLachlan、Joni Mitchell、Billy Joel…… 沒有勾起甚麼特別的印象?或許請容我把聚光燈轉移到以下這些天才喜劇泰斗或是脫口秀 名嘴的名字上:Woody Allen、Jay Leno、Billy Crystal、Bill Cosby、Jon Stewart… ... 假設這些名字沒有讓你的嘴角上揚,心裡浮現任何閃爍著小小機智光芒的詞鋒,讓我們試 試看這幾個曾經在此獻技的爵士名家:Norah Jones、Miles Davis、Stan Getz…… 如果到此沒有任何悠揚的爵士旋律在你耳邊響起,你也還是沒有任何想要起立致敬的衝動 …… 那麼讓我隆重的介紹這個名字:Stefani Germanotta。 我明白你的疑惑,但是只要你最近一年有稍稍的關注流行音樂、時尚、或是ㄧ些關於男女 性別界線的八卦消息,你很難錯過這個人,所以麻煩舒展你皺起的眉頭,因為Germanotta 小姐就是近來紅透半邊天的Lady Gaga。 事實上,如果在Youtube上搜尋一下Lady Gaga和Bitter End,可以輕易的找到Lady Gaga 在還不是Lady Gaga的時候在Bitter End登台的片段。和現在的超級天后相比,當時的她 無論是模樣或是表演都算是「清純」很多。 「Bitter End」可以意味著「頑固的」、「堅持」等等。不過我認為最有意思的店名翻法 是:「血戰到底」。大部分登上這裡的舞台的人都還未到職業生涯中真正登峰造極、光彩 奪目的階段,能夠取得在Bitter End表演的機會或許對他們來說本身就已經是某種程度的 成功。回首過去好像已經跨越了無數險阻,但是往前望去,隧道盡頭的亮光仍舊是如此的 微小。 曼哈頓的分區雖然沒有甚麼楚河漢界作為分野,但是依照特點講起來還算是涇渭分明。比 方說追逐財富的資本主義信徒通常會往在曼哈頓下城的Wall Street金融區聚集,自詡為 藝壇新秀的文藝青年則多半在The Greenwich Village品嚐著剩餘的波希米亞式文藝精神 。蹲坐在The Village已經數十寒暑的The Bitter End,如同其網站和店裡牆上的說明所 強調的一般,是無數表演傳奇的見證及推手。 自詡為純粹的聽眾,對於舞台上所發生的事,我無從下評斷。既是義務也是享受,我安份 的聆聽,同時把我點的兩杯飲料啜飲到一滴不剩 ─ 這是規定的最低消費。演出結束的有 點匆忙,不過從熱烈的吆喝和擁抱看來,顯然表演者和台下他們的親友團相當滿意,往台 上看去,演出的歌手都顯得還有幾分稚氣。我暗自祝他們好運,對於他們之中有沒有人會 是下一個Lady Gaga,我有幾分保留 ─ 雖然這是一個充滿無限想像空間的地方,但是還 是很難把抱著吉他的大學男生和濃妝豔抹的舞台女王聯想在一起。 走出Bitter End的門口,背著吉他穿著隨性的人群還未散去,夜還不算太深,也許是今夜 ,也許是明早,各人都得回到各自的「Bitter End」繼續「血戰」,繼續「堅持」。今晚 聚集在這笙歌不輟的小村落的眾人中,有好些會回到他們在都市邊緣破爛窄小的棲身之所 ,繼續幻想,繼續織夢。有很多事情,不管是在紐約還是台北,都是一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5.17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4.223 ※ 編輯: TKChen 來自: 61.230.4.223 (01/12 22:19) ※ 編輯: TKChen 來自: 61.230.4.223 (01/12 22:25)
文章代碼(AID): #1DBRWJ_v (LadyGaga)
文章代碼(AID): #1DBRWJ_v (LadyG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