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異質. 周耀輝

看板KhalilFong (方大同)作者 (rururuby)時間17年前 (2008/07/31 00:03),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香港)[明報] 2008-7-30 我會說這場面是奇異的。雪白襯衫的周耀輝坐在高椅上親切、光明地展示著自己。書店裏 聚集了少見的近百人,有來自內地的,安坐如工整方塊。可以想像平日非常個人、偶然自 溺的他們,與周耀輝的歌詞在深夜裏私密勾連,不少如此這般歷經二十年。然後在今天一 個平常而公開的場合與周耀輝相遇,拿著派發的歌紙,在大屏幕前看當年的MTV。 他不只在香港辦講座,還巡迴至廣州上海等地,同時,他廿六歲時,亦即二十年前所寫的 專欄結集《梳頭記》再版。 換言之,他正在被建立一個浮上水面的、創作者的形象。 為書店裏「突然」的集體和張揚大驚小怪,一來顯然緣於對這位低調而特立獨行的填詞人 的懶惰想像,二來是因為,詩人,在香港經常被訕笑為不吃人間煙火的「非人」,與這地 的人這個社會無關,我以為大抵不會受到如此禮待。當然,我徹底地忘了他立足於流行曲 世界。 「我當年受到的最大批評是:我寫的不是中文。」詩歌,一種文字習慣的超越。 「廣東話本身有限制,要夾音,但亦因此產生另一種空間,容許切碎、次序倒轉,刪掉一 些如『的』的字。」「我希望我的歌詞教到反抗。我希望去說明不止有一種快樂,愈多愈 好。這種『快樂的教育』學校不會教。我有時做得好些,有時做得不那麼好。」周耀輝一 九八九年寫第一首歌,達明一派的《愛在瘟疫蔓延時》。遍城愛滋病恐慌之中,他說相信 是寫這事的第一人。沒有叫人注意健康安全的勵志信息,也不願無視和抗拒現實,他抄了 另一條路——以人心愛恨,古雅空靈的意境逕直走向這個城市的恐慌: 「心即使欲望掛牽 ╱不敢將烈燄再撥起燃燒身軀……懼怕中這地夢已失去」林夕認為應把流行歌詞印在教科 書上,成為黑板上的教材。「那就會只有最無爭議性最乖的歌詞中選……不過在重申正規 教育的保守。」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不會中選, 《天問》也不會,因為那是天安 門六四屠城之後的悲吼;還有被讀成同性戀願言的《禁色》,這些「周耀輝經典」,命運 將如一。 他以凝煉的文藝密碼、風格化句式,撥弄時代禁忌和久壓的情感(他最愛的《愛彌留》, 那一句「蝴蝶總比沙丘永久」成為不合科學原理但最貼近心靈的意象)。周耀輝覺得以前 聽眾有想像力多了,通過自行解碼,去感悟一己愛欲如何和社會共感相知相斥。 在場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所愛已不是我所指,那些達明的歌。講座談了很多他和現在年 輕歌手的合作,麥浚龍、方大同、薛凱琪。他重出江湖,有時他的舊身影仍綽綽,如 《天花亂墜》的「誰人求其在譬喻浪漫像快車」,以方大同《愛愛愛》延續對單調現代愛 情表述的質疑, 「會不會整個時代只有一個告白誰不愛過不存在」;只是似乎有更多中心 的變化,例如以前的古典意境,換成現在古與今輕盈、小聰明式的短路,好像, 「浪漫時 就從唐朝轉入糖街」(《糖不甩》),而這種,其實正是近年流行甚而被經常偷換濫用的格 式。 周耀輝今天的詞很受歡迎。這些詞,會否更像洪洪主流中一點搶眼的、卻不易展延的游擊 ?二十年前,我們曾目睹詩意曾經是「力量」,在娛樂工業裏,他和其他「詩人」(如作 曲者、唱片監製、演唱者黃耀明、劉以達、蔡德才)、和聽眾的合力創造、支撐下,以資 本主義的連鎖生產方式,生產出相對邊緣的詩意語言,倒過來在主流文化發揮影響。那是 從前的周耀輝,和周耀輝的朋友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9.168.52 ※ 編輯: rururuby 來自: 219.79.168.52 (07/31 00:07)

07/31 19:47, , 1F
謝Ru! 原來《愛愛愛》延續對單調現代愛情表述質疑(筆記)
07/31 19:47, 1F

08/02 13:31, , 2F
天花亂墜是我最喜愛的達明歌曲之一 http://0rz.tw/644yF
08/02 13:31, 2F

08/02 13:31, , 3F
那次演唱會我也有去啊 *0*
08/02 13:31, 3F
文章代碼(AID): #18a92-8Q (KhalilFong)
文章代碼(AID): #18a92-8Q (KhalilF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