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蕭敬騰不是“省話一哥”?(新加坡星期5 …

看板Jam (蕭敬騰)作者 (好餓好餓的毛毛蟲)時間17年前 (2008/04/19 14:29),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雖然訪問內容大都看過了,但因為覺得這篇記者寫得很不錯,所以轉過來了:D 感謝新加坡蕭幫autonomygirl轉貼於蕭幫論壇 ------------------------------------------------------------------------------ 【第810期 星期5周報-新加坡】 http://youth.zaobao.com/friday/pages/810xd2.html 蕭敬騰不是“省話一哥”? 報道:陳玉能 攝影:唐家鴻 圖:http://youth.zaobao.com/friday/images/810xiaojingteng.jpg
  如果要細數07年的新人王,就非楊宗緯 、林宥嘉和蕭敬騰莫屬。一個選秀節目《超 級星光大道》讓他們頓時成為亞洲樂壇新焦點,而“黑蜘蛛”蕭敬騰也只不過出現在節目 的“PK踢館賽”三次就已經紅透半邊天。   蕭敬騰雖紅,但字字如千金。媒體因此封他為“省話一哥”。與蕭敬騰進行訪談,發 現他的沈默竟是誠意最大的表現。 蕭敬騰 VS 媒體   這位樂壇新寵兒是許多媒體最頭痛的對象。傻笑、沈默、“我不知道”、“都可以” ,似乎是蕭敬騰面對記者時僅有的反應,換來了“省話一哥”的稱號。這次為了《S-POP 萬歲》來新,也終於能讓新加坡媒體正式和他過招。   整個聯訪過程,經理人Summer回答的比蕭大俠還要多。問到新專輯收歌如何、臺灣大 選有沒有投票、和張惠妹合作《一眼瞬間》的感想,都必須由經理人幫忙搭腔回答,要不 然記者就只好用“一邊傻笑,一邊思考”來回應所有的問題。有趣的是,即便如此,大家 都不覺得他是在耍大牌或刻意不合作,因為他都很認真對待每一道問題,外型也很討好, 但就是沒有答案或思考時間太長,冷場太多。   情緒反應最大的就是被問到是不是“省話一哥”時,大聲說了一個字:“錯!”。經 理人解釋:“他不省啊,他該講的都講完了。”而他自己也認為,只要知道的一定會說, 碰到不會處理的就當作秘密。 蕭敬騰 VS 楊宗緯   堪稱07年最經典的電視畫面就是楊宗緯和蕭敬騰在《超級星光大道》同時以《新不了 情》比賽,而最後的結局就是楊宗緯PK掉蕭敬騰。從那時候開始,兩人的競爭就從來沒有 間斷過,一直是大家最愛拿來比較的對象。   談到楊宗緯的新專輯,蕭敬騰說:“很好聽。”經理人也補充說明蕭敬騰其實去KTV 的時候,很想點楊宗緯的歌來唱,可惜當時還沒有卡拉帶。至於最喜歡哪一首歌,蕭敬騰 的回答不難猜測:“都喜歡。”。最後才從經理人口中得知他最喜歡《對愛渴望》。   楊宗緯曾經在臺灣接受訪問時說過這麽一句:“他(蕭敬騰),總比我幸運的多。” 如今同樣的問題交由蕭敬騰,他認為其實兩個人都很幸運。楊宗緯新專輯《鴿子》銷售 成績亮眼,會不會造成壓力?蕭敬騰難得說了超過四個字的答案:“壓力與他無關。” 用沈默表現誠意   蕭敬騰或許是極少數可以不說話,卻又不讓人覺得是高高在上,拒人於千裏之外的藝 人。省話或許是因為靦腆,看似公式化的答案或許是他當下能想到的處理方式,但每一題 沈默的那段時間其實是他誠意最大的表現。如果你問我,訪問一個真誠看待你的每個問題 的藝人,總好過那些敷衍了事,眼神中透露出這些答案都只是例行公事吐出來的藝人。   經理人說,安排給蕭敬騰的所有相關訓練都以一個前提為原則——不改變他現有的溝 通方式,而只是要改進。聽了那番話,我暗自松了一口氣。這或許就是最自然的蕭敬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77.184 ※ 編輯: invicity 來自: 118.168.77.184 (04/19 14:31)

04/19 14:38, , 1F
推~~(這篇有寫到最喜歡的歌耶 XD)
04/19 14:38, 1F

04/19 15:13, , 2F
是那一首呀~版主? 新不了情嗎XD
04/19 15:13, 2F

04/19 16:34, , 3F
我喜歡這一篇報導(* ̄︶ ̄*)
04/19 16:34, 3F

04/19 17:05, , 4F
想聽敬騰版的"對愛渴望"XD 喜歡這句"用沈默表現誠意"^^
04/19 17:05, 4F

04/19 17:44, , 5F
我是說新聞有寫到敬騰喜歡對愛渴望啦 XD 還滿想聽他唱的~
04/19 17:44, 5F

04/19 17:52, , 6F
我也喜歡對愛渴望 tanya的歌都好讚!
04/19 17:52, 6F
文章代碼(AID): #182P5VOg (Jam)
文章代碼(AID): #182P5VOg (J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