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 DM訪問:宇宙的真理與聲音 (上)
這不是教會文章 囧
是無意中在網路上翻到的訪問文,內文某些地方還頗像公開的心理治療XDD
前面一堆歷史介紹就省略不翻了,
因為內文很多,所以分成三部份來翻。
http://tinyurl.com/d8crhg
就像許多唱片公司一樣,Mute也用一些極端手段防止專輯外流,包括在寄給記者們
的公關片上使用假名,以免流傳到網路上。在發行2005年的專輯「天使聖歌」時,
他們被配上很搭的歌德名字黑色蜂暴(Black Swarm)。但是這一次發行,他們
卻被稱為......茶與比司吉(Tea and Biscuits)。
茶與比司吉!?
Martin Gore:(笑)我覺得我們已經把所有創意都花在專輯上,根本想不出任何代
號,所以這可能是EMI的人想出來的,因為第一個代號被破解了。第一個叫什麼?
嗯,就沒那麼有趣了,是叫疏散(The Dispersements)。
Andy Fletch:聽起來像新浪潮團。
Dave,茶與比司吉是否反映了Depeche Mode這個陣營,剛找到的成熟老練呢?
Dave Gahan:(大笑)說得好!我喜歡,很同意。有可能是Daniel(Miller)想出來
的,在灌錄這張專輯時,有跟茶與比司吉扯上些關係。沒有比買茶點更難的事了。以
我們歷年作品的背景來看,這張可能是最有條不紊的,我和Martin變得每天都在工作,
兩人都非常專注,並非只是紙上談兵,而是他寫了一些很棒的歌,我也寫了一些。當
我們第一次聚在Martin位在聖大芭芭拉的住處時,毫不猶豫就決定跟Ben (Hillier)合
作,因為我們之前在錄「天使聖歌」時處得很開心。他那時表達過很有興趣與我們錄
唱片,而且他當時正跟不同的錄音師及Programmer合作;那樣很吸引我們,因為錄唱
片時有新血加入是好的。而且在我們一開始工作就合作無間,很明顯跟他一起工作的
人都能成為好團隊。
一開始是我到Martin家,大約聽了15首Martin錄的試聽帶,至少有12首歌勢必能脫穎
而出,成為很棒的歌,所以想都不用想就能再錄專輯了。Martin仍是處於很優的狀態,
我們以往在錄唱片時,各種情況都遇過了:全員集合、有人離團、新人加入、私事干
擾,以及有時快錄完唱片時,巴不得趕快錄完。但是這一張......不太一樣,完全是
有條不紊的成果。
因為你們曾經絕處逢生,所以接下來是嚴肅的問題。「宇宙之聲」是另一張絕佳的DM
專輯,但是我總是把DM視為有著應付人生大課題的歌詞,配上先進、未來的音樂,不
過這次的音樂有點復古,因為你們用了許多類比、老式的機器。
Martin:即使我們的確用了許多老式類比樂器,但是我不覺得聽來很復古。我只是在
進錄音室錄專輯前的這段期間,迷上買一堆老式合成器和鼓機和吉它腳踏板和其它東
西。我們也用這些器材結合了許多現代科技,所以我真的覺得這是不同時代的混合體。
Dave:Martin現在的新癖好是上ebay買些古早器材。其實每天都有新東西會冒出來,
鼓機、合成器、Sequencer,所以在有些早期的錄音裡探索「新」的器材,看看哪
些能再利用,是很好玩的。有些曲段是用大約1974年製造的Steiner-Parker合成器寫
的,在我們找到的隨機素材裡都有它,是個能把歌帶往新境界的催化劑。因此我們的
確有討論了一下,也就是討論使用很多類比器材,並且結合許多技巧。在錄音室裡,
我們目前有的器材都一直開著,以便將所有東西拼湊起來,因此能把特定一首歌的不
同部份,在同一時間播放出來。
這些老器材常出人意料之外,而且時常會自己發出聲音,所以第二次操作時無法再得
到相同的聲音,我覺得那創造了一種順其自然的感覺。同樣的,Ben工作的方式代表你
永遠不會困在那邊。如果你花了好幾個小時弄某樣東西,結果還是弄不出成果來,他
會說:「我們來試看看別的吧。」這樣能常保新鮮感,效能也能發揮更高。我們並非
每天在錄音室都是Martin玩吉它、我唱歌這樣的分工。
你是那種一直要在生活中豎立障礙,來幫助創作的創作人嗎?
Martin:不完全是,不過我這次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寫歌。雖然我們是用這些類比合
成器開始錄專輯,但是確切的寫歌過程是在筆記電腦上。全部發生在虛擬世界裡,也
使我更多產,因為這樣快多了,不用再打開合成器。我唯一「回到」現實的時候是要
配唱及彈吉它。我想這也是這次會寫這麼多歌的原因,大概寫了18或20首歌。相信在
這張專輯的加長版,能聽到一些額外的歌。
Andy:你們會聽到五首。
Martin:加上Dave寫的,我想有22首歌,而我們錄了18首,因為覺得這18首最好。
所以在這張專輯裡,是你第一次與Dave合寫歌曲,感覺如何?
Martin:並不是真的合寫,因為原本是我寫來當演奏曲的,後來Dave聽了很喜歡,就
帶回飯店填了些詞,加了點旋律;我們並不是坐在同一個房間一起寫的。不過我猜這
一樣有趣,畢竟是我們第一次一起寫歌。
就算在幾年前都無法想像這種事,不是嗎?以旁觀者的眼光來看,很容易就察覺到主
唱與創作人之間有很大的嫌隙。
Dave:是啊,而且從沒真正解決過。這些年來,我和Martin之間的確有相互較競的氣
氛存在,甚至到現在仍是如此。毫無疑問地,Martin是寫歌的人,我硬要參與然後丟
一句:「我有一些構想。」的話,一定會造成問題。在做「天使聖歌」時,我第一次
做這種事,情況就變得很明顯;當時錄專輯之前,就花了好幾個月在寫歌上討價還價:
「除非我拿到五首,要不然我一首也不寫,就這樣。」那時還挺不要臉的。後來我得
到三首,感覺算是不錯的折衷。那時競爭更激烈,在做那張專輯時。不過一旦我們開
始巡迴,那些事很明顯就沒那麼重要了。
我覺得這張專輯的氣氛緩和多了,我說:「我寫了這些歌。」Martin說:「不錯,我
很喜歡那首,還有那首。」前不久我們在紐約接受訪問時,他忽然對記者說:「我想
你們一定在猜哪些歌是我寫的,哪些歌是Dave寫的而猜的很苦吧?」以Martin而言,
這是極大的讚美,他從不會如此直率的說出這樣讓人意外的話。但是我透過一場訪問
搞懂了,真不錯。在此同時,我也變得自在多了,之前沒有但是現在有了,也讓我在
錄音室裡更有自信。現在我更有衝勁參與整個錄音,包括Martin寫的歌。
Andy,在某方面來說,你是團裡的關鍵,過去有些時候沒有你的話,整個團會停止運
作,因為Martin和Dave就沒辦法溝通,這樣敘述公平嗎?
Andy:我不知道。我們就是這種類型的團,有點不符常規。在吉它團裡,你看得出誰
是吉它手、誰是貝斯手,也看得出鼓手是誰,但是電子團總是有點不同。我比較是那
種隱藏在幕後的人,而這兩位是主要的人物,不過你還是需要那種幕後的人存在。
Dave:我很不想承認,不過你可能說得沒錯(大笑)已經浪費太多精力說些:「你他
媽的又沒做事,所以閉上鳥嘴!」已經太多這種事了,而且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特
別是我想用更好的方法親近Martin。他們是哥兒們,他們還曾一起上學,就是如此。
Martin很忠誠,不管什麼事都會護著Andy,我知道這點,所以就從源頭下手。現在經
過這麼多年,我終於了解如果要跟Martin說話,我就直接去找Martin,而不是暗示
Fletch。因為不知怎麼地,在翻譯時都會出差錯,然後情況就會變成:「噢,又來了
。」「你說什麼?我剛才沒在聽耶。」(笑)雖然曾經有陣子很管用,不過現在就不
再有用了。當我們錄完「原動力」(Exciter)時,這種運作方式很明顯不再有用。
---
「這些老器材常出人意料之外,而且時常會自己發出聲音....」
老戴你真的確定這些古董機器不用去淨化一下嗎? 囧rz
以前隊長好像提過
Dave和Alan都說過自己的貢獻沒受到Martin肯定....
這樣說來兩人好像尋求老爸肯定的兒子,現在留得最久的人終於受到肯定了XD 恭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17.29
※ 編輯: Lovetech 來自: 118.166.113.62 (05/10 18:16)
推
05/11 03:10, , 1F
05/11 03:10, 1F
推
05/15 23:05, , 2F
05/15 23:05, 2F
DepecheMod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
24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