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陶喆新日記 新年快樂
中英原文:http://www.davidtao.com/diary/diary_list.php
==========================================================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洛城飛往台北的班機上
剛剛在LA度過了兩個禮拜的密集製作期,我正登上飛回台北的班機。這兩個禮拜之所以會
如此的緊湊,是因為我同時間要搬出LA的住處,要處理一堆規劃裝箱的事宜。過去這幾年
,好像我只要回到洛城 (雖然停留的時間不長),我就會被一堆庸碌瑣事淹沒。儘管我希
望可以多享受一些輕鬆時刻,但是似乎就只是不停的勞碌奔波。我的混音工程師、好友
Craig 形容得好,我是把「一週當一年過啊」。如此的生活可以過得像是精力十足、精彩
十分似的,但是很明顯的,這並不是我所想像或想要的樣子。不幸的,結果就只是事情太
多、時間太少。那有啥新鮮事嗎?
我心裡一直在思考著專輯的製作與概念,上個禮拜,我已經在Burbank的Glenwood錄音室
開始跟幾個樂手進行專輯的器樂錄音。專輯製作的初期就好像一場戀愛的開端。你還摸不
清自己跟對方的關係,甚至不了解自己在想甚麼。情感豐富卻又戒慎恐懼,深怕自己犯錯
或失去所有。很多事被放大誇飾,經常會失去對事情的觀察能力。如果「愛是盲目的」這
句話是真的,那對我來說則是創作過程常會讓我在製作的時候變得盲目。就像談戀愛一樣
,我心裡充滿類似的情緒 : 熱情、恐懼、得意與困惑。於是,「折磨」就成了藝術與創
作的同義詞。
我們一開始的前兩天是先錄鼓手Shawn Pelton的部分。我大概從八年前就很欣賞他的鼓技
,直到現在才有合作的機會。有些人可能不熟悉專輯製作流程,尤其是跟樂手合作的模式
,所以我先解釋一下這部分。雇用這些頂尖樂手,並不保證一定會成功,或者會如你所願
。你可能找到一個功績彪炳、技藝高超的樂手,但他並不適合你的音樂。有些樂手則是專
擅某種曲風,當他們在演奏其他類型時,便會顯得有點憋手憋腳的。幾年前,我曾經為了
一首歌要找一位木吉他樂手,有一個朋友介紹了他的吉他教授。這位吉他教授頗負盛名,
同時他也任教於美國一流音樂學府。這應該不會有甚麼差錯吧 ? 嗯… 結果是錯得一蹋糊
塗,他並無法為歌曲設計適合的樂句,即使我哼給他聽,他也彈不出來。對此他有自己的
一套說法,他的態度很專業,也願意一再嘗試。然而,錄音室的租用時間有限,每超過一
小時,就要再多花一百多塊美金,我不得已只能提早喊停,讓他先行離去。最後我知道不
能跟著感覺走,不應該雇用他,因為他事實上是位爵士吉他教授 (雖然我一開始就知道)
,而不是搖滾/流行吉他手。你也許會好奇為何一個爵士樂手無法彈奏搖滾、流行或甚至
是古典音樂呢 ? 當然這沒有任何定律,但是樂手 (就跟其他人一樣)有自己的風格、品味
好惡與個人傾向。爵士樂手可能具備搖滾音樂的彈奏能力,但不一定具備搖滾音樂的感覺
或態度。因此,讓適合的樂手可以跟適合的樂風相互配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這也是製
作人要扮演的主要角色之一。這就像要幫電影選角一樣,導演跟選角導演在知道一個演員
是否適合之前,要先研究並摸清一個演員的細微特質。
Shawn 為了這次的錄音,特別從紐約飛到洛城,所以我不想再從重蹈幾年前爵士樂手的覆
轍。懷著既期待又怕被傷害的心情,我先到旅館接Shawn,然後我們在早上 11點開始錄音
。我們先花了一個小時調校聲音 (真鼓錄音的準備工作包括許多的麥克風擺位、音量檢測
、鼓具調整、音頻設定等),然後我們開始錄製我們的第一首歌【Just Can’t Believe】
(暫定歌名)。此時,我心中的石頭總算放下,因為Shawn聽起來實在太棒了,一切正是我
所期待的,甚至是超乎想像 ! 他打鼓的感覺與韻律跟歌曲完美結合在一起,他的鼓有一
種很鮮明的特色,而這正是我一直想要的。這也歸功於Craig的好耳力與絕佳錄音技術。
我原本也很擔心跟Shawn會不容易合作,因為紐約客的犀利態度是很出名的,但是事實上
他是一個很貼心、凡事有條不紊的人,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總括來說,跟他在 A棚
一起工作的那兩天就像是一場夢,我迫不及待想要讓大家聽到最後的成品。過去那一整個
禮拜,我們跟許多優秀樂手合作錄製了低音吉他、吉他、踏板電吉他、電風琴、電鋼琴、
電顫琴、甚至是真的馬林巴木琴。這真的是我長期以來最開心的一次錄音,很榮幸可以跟
這些樂手工作,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 – 許多人還是我第一次合作的對象
。與其我娓娓道來這些細數不盡的錄音過程,不如影像說明來得有用,因此我會將現場的
側錄畫面上傳到幾個網站供大家瀏覽。然而,最痛苦的部分是過去這幾天還夾雜著打包與
搬運的工作,這不僅對我的體力是個嚴峻的挑戰,甚至到晚上我還得用雙手來彈奏吉他。
最後我只能縮短部分錄音時間,因為我的手實在無法施力了。
有趣的一點是這張專輯少用了許多MIDI與取樣樂器,而增加了真實樂器演奏的部分。我並
不是一開始就有如此打算,只是結果變成這樣了。這可能是因為我想要回到我的根源,想
要讓一切回到搖滾樂團的現場演奏。現代的音樂人經常在爭辯要用甚麼方式進行或者甚麼
會是比較好的。電腦改變了音樂製作與聆聽的方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音樂因此變得更好
。進入錄音室錄製真鼓、低音吉他與吉他(或其他需要的真實樂器)確實會提醒你音樂的本
質是甚麼。每個樂器與樂手的不完美及獨特觸感會讓音樂活起來,聆聽者也許無法了解這
些技術層面,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可以明顯感受與欣賞的。我經常喜歡說一台普通鋼琴的
現場錄音要比那些完美取樣、容量高達100GB的電腦軟體所發出的鋼琴音色來得好聽且有
生命力。不幸的是,我們現在聽到的華語流行音樂 (及多數的流行音樂)有90% 都是這個
樣子。許多年輕的音樂人與製作人甚至不太清楚這些樂器長甚麼樣子,以及它們在樂曲中
的演奏及使用方式。我們擁有的只是數位版本與實物快照。假如最後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
數位複製或標記,難道這就代表隱藏在這些東西背後的意義與情感也可以被「剪貼」嗎?
或者事實上,它們其實是兩碼事 ?
有人說科技永遠是跟創作過程並存的。然而,關鍵是在於它被如何使用,是否因此激發出
一些原創體驗。
所有的歌都寫好了,接下來的幾個禮拜,我會進行歌詞、電腦程式編曲及吉他錄音的工作
。我把這個階段稱為「豐滿」階段,在骨頭上鋪滿皮肉,讓內容更豐富。整個骨架已經安
置好了,這將是呈現在我專輯中最細膩且最堅固的部分。雖然春節將近,我會花許多時間
陪伴我的家人,但同時我也會繼續進行專輯的製作。不知道為什麼,我喜歡在假日工作,
這可能是因為只有這時候,我才不會被一堆電話、電郵及其他會讓我分心的事物所影響。
這是一段寧靜平和的時光,讓我可以完全逃離我們所居住的大環境,進入我的小世界裡。
我希望你們在未來的幾週裡面,也可以享受到同樣的平靜與愜意。
我希望你們在牛年少些「吹牛」,可以擁有更多喜樂、覺醒、幸福與愛的真實時刻。
新年快樂
陶喆
==============================================================================
在我的blog中 有一些那個鼓手的影片
也有陶喆使用的錄音室的連結
有興趣的可以入內看看
http://blog.xuite.net/johnny751219/diary/22024587
祝大家新年快樂
--
姚頭's 真實世界中的虛幻
http://blog.xuite.net/johnny751219/diary
歡迎來聽聽歌 隨便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97.102
※ 編輯: johnny751219 來自: 59.115.197.102 (01/28 01:18)
推
01/28 01:37, , 1F
01/28 01:37, 1F
推
01/28 02:37, , 2F
01/28 02:37, 2F
推
01/28 02:46, , 3F
01/28 02:46, 3F
推
01/28 08:37, , 4F
01/28 08:37, 4F
推
01/28 12:09, , 5F
01/28 12:09, 5F
推
01/28 23:23, , 6F
01/28 23:23, 6F
推
01/29 15:46, , 7F
01/29 15:46, 7F
推
01/29 20:52, , 8F
01/29 20:52, 8F
→
01/29 20:54, , 9F
01/29 20:54, 9F
DavidTao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