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登基十年 之後 還要繼續

看板ChthoniC作者時間19年前 (2006/02/09 00:1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登基十年 之後 還要繼續 by Freddy. 2006/02/08 登基十年演唱會後,接著又去會後Party,跟大家一起慶功到清晨六點才睡; 十點,眼睛就張開了,全身痠痛 脖子僵硬,而宿醉更造成了視線暈眩 腦壓炸裂; 看著天花板忽左忽右忽遠忽近,我的思緒卻異常的冷靜清楚: 「我接著應該要做什麼?接著要做的事情還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其實在去年《賽德克巴萊》專輯發行以後,就曾經浮現過一次了。 從國外製作人、唱片廠牌、樂評乃至於樂迷,明顯感受到這張專輯受到迴響與讚 賞遠超過之前幾張專輯;更重要的是,這張專輯做到問心無愧了。我除了一直表 達感謝大家的肯定以外,心中浮現了好多次: 「已經問心無愧了,那我接著要做的事情還有意義嗎?」 然而,我們又完成了《登基十年演唱會》。 心中的疑慮還沒找到解答,路卻一直走下去了。 從1998年第一張專輯《祖靈之流》發行到《靈魄之界》的進步,再從《靈魄之界》 到《永劫輪迴》的進步,最後去年從《永劫輪迴》到新專輯《賽德克巴萊》的進步 都是顯而易見的。 從1999年的《暴羽肆虐》演唱會到《冥誕七年》的進步,再從《冥誕七年》演唱會 到上週《登基十年》,不只是台灣,連新加坡、日本、香港、美國的樂迷朋友都來 了,除了票價或觀眾人數,更是演唱會內容的軟硬體企劃、演出內容等都有顯著成 長。 然而多次大幅度的進步以後,完成了《賽德克巴萊》專輯以及《登基十年》演唱會 ,我是不是畏懼了? 過去專輯或是演唱會,樂迷朋友的評論或建議是我們自我檢視、成長的依據;然而 到了賽德克巴萊或登基十年演唱會,這些建議漸漸是個人品味(A Matter Of Taste) 的傾向;例如有金屬老饕批評《賽德克巴萊》的弦樂太多、吉他演奏太複雜,他們 還是傾向喜歡傳統的原始黑金屬;或是《登基十年》演唱會,燈光的背光太多過於 刺眼等等。 然而,我們在創作賽德克巴萊時,為了呈現《霧社事件》浩瀚史詩的氣氛,複雜多 層次的弦樂、吉他原本就是刻意編寫的;為了配合歌曲讓舞台有「向外轟炸」的氣 勢,《登基十年》演唱會的燈光刻意強調背光,甚至讓觀眾感到刺眼,這亦是刻意 的選擇。 去年《野台開唱》演出後,樂迷異口同聲反應聽不到珊妮聲音;這次《登基十年》 演唱會後,觀眾反應則呈現百家齊名的狀況。有人反應吉他太大聲把國樂團蓋掉, 有人卻反應二胡跟國樂團太大聲,有人反應KB太大太吵,有人卻反應KB聽不到…諸 此云云,可能是個人品味不同(有人喜歡聽旋律、有人喜歡聽猛),也可能是站的角 度、距離位置不同,但幾乎在網路上整理到的共識都是,在音控台附近的聲音很好。 這次演唱會正逢春節期間,所有團員以及音控、燈控仍然從大年初二連續彩排四天 ,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再加上幾個月密集的練團。二月三日一次的演唱會,在那 之前我們宛如已經表演廿次了;二月二日演唱會的前一天,全體團員與我們最信賴 的音控工程師Jan、奧特曼音樂團隊進行最後確認。 「感謝這連續四天超過48小時的彩排與試鍊,我們找到了我們要的聲音。」 從《賽德克巴萊》專輯到《登基十年》演唱會,也許我們仍有要改進的地方,但是 一種真正燃燒生命而擁有這種問心無愧的感覺,這應該是最大的成就感吧。 但是,我卻自問接著要做的事情是否還有意義,這是不是一種退縮呢? 是的,這是一種退縮;因為做到《賽德克巴萊》、《登基十年》演唱會,閃靈要繼 續進步、再有突破都是一種絕大的挑戰,所以我下意識的想保護自己而退縮了,催 眠自己繼續做的事情沒有意義,就可以不用作了。 再次品味「陳奕仁」導演的那句話: 「很討厭聽到別人說什麼『電影夢』──電影就是去拍啊!」 音樂的路不也是這樣嗎?常看到有人形容玩團的人「堅持玩團」、「堅持搖滾」, 好像什麼都是用「堅持」的;其實,只有對於自己生命的價值觀或是信仰有所動搖 ,才要用「堅持」的態度去逼迫自己繼續走這條路吧;音樂對我而言,就是我想做 的事,想做的事就是歡喜的去做啊!何謂堅持與否?何必背負著一定要進步才能繼 續玩音樂呢? 走自己選擇的路,體現自己的生命價值,這是意義啊! 而這正是《賽德克巴萊》專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我怎能動搖呢!? 我該問的不是「那我接著要做的事情還有意義嗎?」 而是 「慶幸能跟各位團員、工作團隊、親友、樂迷們一起度過這十年!」 「真慶幸我選擇這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做!我要繼續慶幸十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109.221

02/09 22:52, , 1F
從暴羽肆虐開始,看閃靈快7年了, 請繼續加油邁向下一個十年
02/09 22:52, 1F

04/14 17:23, , 2F
偷推
04/14 17:23, 2F
文章代碼(AID): #13wXZvDy (ChthoniC)
文章代碼(AID): #13wXZvDy (Chth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