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李宇春:成長有價 童真連城 -續1

看板ChrisLee (李宇春)作者 (爆米花~)時間14年前 (2011/06/30 14: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新專輯的個人標識越來越明顯? 李:每張專輯從風格到名稱,其實都有自己的標識,但每個階段不一樣。 參與創作後,我會覺得整首歌曲的意境,包括詞的意境走向,都會更 像我了一點。因為以前別人幫你寫情歌,有的人寫是隱忍的,有的人 寫是豁達的,有的人寫是怨婦的,到底哪一種才是你要唱的情歌呢? 這方面的標識之前不夠明顯。 記:你覺得《會跳舞的文藝青年》有沒有淋漓盡致地塑造一個新的李宇春? 李:有,這也是我做企劃時的明確目標。我記得這張專輯前期的討論,包括我 自己的糾結時間都很長。我也有我的困擾,覺得自己性格的兩面性一直沒 有通過音樂表現出來。大家只看到舞臺上的那個李宇春,但只有我自己知 道我在生活中是什麼樣子,舞臺上只表現了我的一面。公司也非常頭疼, 你到底要怎麼做?一個歌手的定位應該跟他的性格相符合,然後再來打造, 可是你有兩面,所以之前那個過程還挺糾結的。 記:新專輯展現了你的兩面性? 李:是音樂形象上的兩面性。我一直在講音樂形象,因為我的個人形象已經不 用說了,大家也知道,比賽也過去了五六年了,可我的音樂形象一直有點模糊, 說舞曲也好,舞臺也好,但還是不夠鮮明。 記:這一次的文藝感和細膩感是在刻意與你舞臺上的帥性台風形成一個對比? 李:千萬別把舞臺的東西丟掉了。這張專輯叫《會跳舞的文藝青年》, 而不叫《文藝青年》,這是最大的區別。很多人都在問你如何看待文藝, 但前面"會跳舞"省略掉了。會什麼這個專輯的名字很長?但我覺得一個字 都不能省。我想了很久,它就是兩面都應該有。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文藝" ,但大家一定會往這個方向想,也還好,我沒有什麼要辯解的。 《會跳舞的文藝青年》其實是想做一種態度,我可以換的,可以是 "會什麼的什麼青年",比如"會唱歌的作家",表達一種"沒有不可能"的態度。 記:《會跳舞的文藝青年》《對不起,只是忽然很想你》《淹死的魚》 《失心瘋》《入戲》......這些歌詞其實都挺文藝的。 李:做這張專輯的時候,我看了一些雜誌,它推薦專輯一定會寫它們的類型, 比如"曲風:搖滾"或是"曲風:流行",我當時就想我的這張曲風應該是 "文藝舞曲",或者"輕舞曲"。我發了條長長的短信給公司,公司回復問: "這是什麼?不明白。"我考慮了很長一段時間,要不要丟掉舞曲部分, 後來發現,在舞蹈的過程中,其實我是很快樂的,可我又喜歡比較輕盈 的舞蹈。最重要的是舞曲一直給人的感覺就是歌詞沒腦子,那為什麼舞 曲不可以寫得稍微有意境一點呢?我不是說它要寫成像詩一樣, 我是希望舞曲也可以做得讓人有思考的空間、有感動的點。 記:從《皇后與夢想》《我的》到《李宇春》,再到歸入一個群體的 《會跳舞的文藝青年》,這其中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李:我做這張專輯的時候,會更多考慮讓大家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東西。 以前比較自我,但那個時候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那只是一個階段。 現在的變化,跟觀察的東西及感受有關係。思考的東西也不太一樣了。 --- 22歲的她玩的是爆發力,現在她修煉的是持久力。 記:你反復說,這張專輯沒有了小朋友、孩子氣的感覺,我們也看到情歌、 個人感悟的部分占得比重很大,其實這張專輯跟上一張時隔才一年多, 是什麼促使了這麼大的轉變? 李:不回避地說,有大家的意見在裡面,這是特別好的。我還是會有一些比 較孩子氣的作品,但這一張希望在氣質上和以往完全不一樣,所以選歌 時會刻意拿掉孩子氣的部分,讓它更成熟一點,在氣質上更加統一, 不要那麼分裂。氣質上的成熟,音樂風格的統一,應該是未來專輯的方向。 記:你說過,這張專輯是你最喜歡的一張,每一張專輯你的身份設定差別都很大, 那這張專輯能代表到目前為止最真實的你嗎? 李:每一張都是真實的我,但是不同的階段。 《皇后與夢想》也是真實的,那是22歲的我。 記:在創作方面,你是享受"角色扮演",還是"釋放自我"? 李:不可能每一首歌都是"釋放自我",到後面會創作枯竭。 你不可能有那麼多經歷,一定有別人的故事,或者你感受到的一些情懷。 記:痛苦,然後痛苦中感悟,通常是創作人的靈感來源,就像你那首《入戲》 其中一句歌詞說的,"每部愛情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都有撕心的感覺和 流淚的畫面",你有這樣的感受嗎? 李:《入戲》確實是我拍完電影后寫的,但你若要我說出個與自己有關的故事, 我講不出來,因為我只是在拍戲的過程中有很多思考。一個演員,比如說 他演愛情電影,拍戲週期有時候長達三個月,他要投入這份愛情,緊接著 又會拍下一部,可能很多人覺得演員是不真實的,包括在生活中, 他的感情經歷會不會也是在演戲?我是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的。 記:如果有導演找你拍戲,你打心底最想演哪種角色? 李:小人物,更生活化的人物。 記:如果有一個你很喜歡的劇本,很好的導演,但要在片中談一場戀愛, 可能還包括吻戲,你能接受嗎? 李:還是要看有沒有感覺吧,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可能,比如對導演有足夠的信任, 或者特別喜歡這個角色。可能我現在覺得很難接受, 但在成長過程中有些想法是會變的。 記:我們聽到過公司對你未來5年的規劃和承諾,你個人對自己的期望和承諾是什麼? 李:我對自己沒有什麼承諾。期待的話,還是在音樂作品上面, 希望這些作品可以讓大家有感動,有記憶,更走心, 不是只在舞臺上爆發完了就完了。 --- 酷不代表她沒有溫度,純淨也不表示她仍需保護。 記:從《皇后與夢想》到《會跳舞的文藝青年》,當初那個二十出頭的小孩 眼瞅著已經是"輕熟女"了,自己有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李:這中間有一個問題,就是以前的歌不是我寫的,所以不能完全地代表我, 我只是在唱別人以為的我。當然有好的歌,我不會說因為它不是我寫的, 我就不要,我也會不捨得。 記:但歌迷還是會很親密地稱呼你為"小孩",年齡對你而言有壓力嗎? 李:我關注的點不在於他們叫不叫我"小孩",而在於大家這種心態, 還是圍繞著你,覺得你需要被保護,可我覺得成長一定要自己去經歷呀, 不可能永遠被保護著。所以我會想,大家一直這樣稱呼,會不會讓他們的 心態一直框在這上面?如果他們非要這麼叫,我覺得也不重要吧。 記:你以前很享受大家的保護? 李:我覺得不是享受,而是懶。這種保護不僅僅來自歌迷,還有身邊的工作人員。 保護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你不能,那個你不用操心,這是我今年跟我的團隊 特別想改變的。我現在會主動安排我的時間,我會問下個月的具體安排是什麼? 以前工作人員說趕幾點的飛機,我從來不問為什麼是這班,現在說9點, 我會反問為什麼不是6點?或者後天早晨?你不能回答說我不知道, 你要通過各種管道瞭解我需要的資訊。 助理有時會說你不要開車出去,非要出去的話我會在後面跟著,因為他擔心嘛, 但我說不要。我可以理解這也是一種愛名單我想他們更多的回歸助理的角色, 而不是保姆。 家人也如此,去年簽約的事情,父母在北京的時間比較長。 他們常常情緒起伏特別大,面對有爭議的評論時,難免就會有失客觀。 我在外地拍《龍門飛甲》,早晨5點開工,夜裡一回來就被他們抓著聊工作, 我實在是太累了,可我又理解他們,畢竟一天都找不到人講話。 為什麼今年的Why Me演唱會我媽沒在北京?是我一直不讓她來, 不想讓她替我擔心,條件是我今年不會感冒。 我一直在儘量引導他們對我的工作不要給過多的意見。 記:你更在乎哪些人的評價? 李:歌迷永遠是充滿愛心的,很溫暖。但我也會特別關注到普通人, 不一定是歌迷或者樂評人,有時候也會注意一些同行的意見。 上午我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他說今天給三個人打電話, 有兩個人都用你的歌當彩鈴,這兩個人都不是你的歌迷,我會因此為你感到高興。 記:你好像不是一個特別有安全感的人,是慢熱?敏感?與生俱來? 又或後天的經歷造成的? 李:是性格如此,是很慢熱,和人接觸,包括基本的信任,都比較慢。 像我跟Why Me的團隊合作,今年是第三年,按理說從2008年期就該很信任了, 但直到今年我才感覺到與往年不同,包括溝通的模式,彼此間的熟悉、默契。 另外我本身就有疏離感,從小就有。舉個例子,和身邊的人出差, 她有同學在當地,一定是"我來了,大家一起喝茶聚餐",我不一定的, 但並不代表我和同學之間沒有感情基礎,不是,我就不是那樣的人。 記:和人保持適度的距離,你覺得舒服、安全? 李:要看人,也有走得很近的,念音樂學院的時候,接觸過一幫舞蹈系的人, 他們的評價是你很酷,但他們並不知道是因為沒有走進,他們其實誤以為你"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91.86
文章代碼(AID): #1E31LDqW (ChrisLee)
文章代碼(AID): #1E31LDqW (Chris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