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40歲很棒--2016年8月號《城市畫報》

看板Cheer (陳綺貞)作者 (守夜人)時間9年前 (2016/08/04 15:06), 9年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獨家】陳綺貞 X 張鐵志:「40歲很棒,我依然不要活在你們的投射裡」 「現在很多人對我有一個既定的投射,因為他們沒有這麼深入瞭解,或者可能沒有像以 前那麼有耐心慢慢瞭解一個人,大家感覺陳綺貞這個名字就是‘某一種味道’或‘某一種 顏色’。我想要藉不同的機會去顛覆他們,不要去符合他們的投射。每個人都不是那麼簡 單的。」 2016-08-02 張鐵志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聲音,或者說,是那些聲音的創造者,站在時代的前沿,為我們 打開了新的大門。 對臺灣來說,整整二十年前的1996年是新的時代開端,彼時還在念大學的陳綺貞,優雅地 走進這個歷史場景,在依然野生兇猛的“野台開唱”和“春天的吶喊”的舞臺,唱著她的 青春。很快,她和她的同代人如五月天、糯米團、閃靈,慢慢打開一個獨立音樂的新時代 ,陳綺貞一直走在主流與獨立的平衡中,嘗試著不同實驗。 不久,她更將打開一個新文青時代,從臺灣到大陸。 我與陳綺貞是同代人(我長四歲),她開始唱歌時,我是歌迷,會擠進小小女巫店看這個 清秀的政大哲學系女生唱歌。然後,我們在不同位置上經歷了臺灣音樂劇烈震盪的這二十 年。 今年,這位文藝女神正好滿四十歲,本來我擔心可否問她這個問題,問這個問題不是八卦 ,而是青春是搖滾樂的最大衝動——她說很想聊,因為四十歲很棒。 在這個對談中,陳綺貞輕鬆,誠實,智慧地回答了她對自己,對創作,對於世界的看法。 問她對下一個十年的期待,她說前面的二十年的時光,她是屬於時代的一部份,她是用她 的方式去響應時代,但下一個十年,四十歲以後的她,更知道自己要什麼,有更強壯的心 智去抵抗潮流,希望更能走在時代的前面一點。 文/張鐵志 陳綺貞 創作型民謠歌手,臺灣獨立音樂代表人物。1996年出道,參加木船民歌比賽獲得第一, 1998年簽約魔岩,2002年回到魔岩母公司滾石唱片。2003年離開滾石成立音樂工作室, 2006年加入添翼唱片。先後發行專輯《吉他手》《after 17》《Sentimental Kills》 《旅行的意義》《華麗的冒險》《太陽》《蜉蝣》《時間的歌》等。 張鐵志 臺灣知名樂評人、時評人,臺灣搖滾、文化與政治評論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候選人 。出版著作《時代的噪音》《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引起廣泛關注。 關於40歲和“文青女神” 張鐵志:讓我們談談人生,今年你正好40歲有什麼感受? 陳綺貞:40歲超棒。我覺得很好,因為35歲時我就開始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就是小時候覺得 大人35歲好像是很老,然後——35歲之後我怎麼還有一種青春期沒過完的感覺,可能是我 自己感覺太良好。 張鐵志:對啊,我20歲時覺得30歲很老,但等自己到了40歲覺得有太大改變,我以前覺得 是因為聽搖滾的人,內心比較年輕。 陳綺貞:對啊,我覺得你都沒有怎麼改變,還是青春帥氣。直到我看了世界衛生組織為年 齡重新定義,把青年人定義為18歲到65歲。跟自己的感覺蠻貼近的。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我 35歲卻沒有我小時候看我爸媽他們“啊,35歲好像已經老了”的感覺。以前有人會說大學 畢業他們一旦上班,換了制服後,整個人老了好多,可是現在就算是上班族,跟我年齡差 不多的,也不會給你像以前上班族一樣的感覺。應該說大家越來越幼稚。 張鐵志:不過,你是覺得自己還很年輕,還是說你到了40歲感到更有智慧,心態進入一個 新的階段。 陳綺貞:我覺得現在和以前差別不大,不過,現在確實比較能知道那種不惑的感覺是什麼 。35歲時我沒有很害怕40歲,我還蠻期待的,你會覺得有一種越來越好的感覺,然後你大 概會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會浪費力氣在妥協,我以前就已經不是一個很會妥協的人了,現 在是越來越放鬆。 張鐵志:關於青春,你覺得你還是青春期還是說你覺得已經過了青春的階段? 陳綺貞:我現在是比較“有法度的青春期”,以前青春期不知道要幹嘛,你就會錯過很多 青春期本來要做的事情,可是現在你才有那個膽量啊,還是可以有那些浪漫的幻想的,你 也知道時間很珍貴,所以你會挑重點,是一個可以規劃的青春期的階段,如果你現在是五 六十歲,也不要再覺得自己老了,大眾對年齡的偏見真的是你自己可以定義的,就像我覺 得現在性別也是不斷在被重新定義,是誰告訴你你幾歲你就應該要怎樣子,大家不要自己 嚇自己,大家要是拿來嚇我也嚇不倒我。 張鐵志:另外一部分問題是關於你創作靈感最主要的來源,是閱讀、旅行或是生活的觀察 陳綺貞:就是頻道全開,是一台頻道全開的收音機。其實我還蠻熱衷觀察人們的,我就會 固定去幾個咖啡店,聽他們在講什麼。有時我會戴耳機,可是我不一定會是在聽音樂,旁 邊的人就是大聊特聊,聽到很多的事,很有趣。 張鐵志:你覺得打通那些不同的創作工具,每個創作素材對你有不同的創作意義嗎? 陳綺貞:還是回到時代的精神,你看現在每個人不都是寫作的人,都是攝影師,現在大家 直播,所以也都是導演,所以我覺得掌握各種工具已經是必備的。我只是很忠實地反映我 們這個時代的需要。而且現在的工具都是最簡單的介面,我剛好在這個階段我要學什麼, 那個素材資源都很充足,所以就是不小心對一個東西有濃厚的興趣,就很快掌握學會它。 以往我就不擅長溝通,我選擇做的事情都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像做demo或網站,我和一 個工程師就可以完成。但像我們這次展覽合作的人有幾十個,互動科技啊,裝置藝術的, 空間的,布展的,很多人一起溝通。現在開始學著不是每樣東西都像寫歌詞那樣自己去琢 磨,這些很有才華的人他們也很想去完成他們的作品,我傳達我的idea,大家就一起把它 做出來。我開始在進行從個人到社群的創作過程。這次做展覽很有趣,因為他們有些想法 會讓我驚喜,可能他們也會很驚訝,有些想法我同意過,有些想法我也會否定,這個過程 是一個新的學習。 張鐵志:你覺得這一代年輕人跟20年前你的同代人有什麼不一樣? 陳綺貞:現在大家會比較分散,就是會的東西很多,可是也很容易時間被稀釋掉,現在的 人獲取資訊的方式很多,怕自己花時間去找。比如說你問了十個人,然後這十個人的說法 都不一樣,你綜合出你自己的看法,可是如果直接在網路上找到“正確”答案,你對這個 事情的深度和未來你對這件事情的鑒別能力,還是會有差別。 張鐵志:對於音樂創作者來說,會不會是大家現在有比較大的成名欲望,尤其對獨立音樂 來說,你們在前面證明了一條成功的路? 陳綺貞:有成名欲望是好事,創作者就是要很誠實啊,就是你想要什麼你要很清楚,當他 可以很誠實地把他想要的東西表達出來,身邊的人也就會知道怎麼去幫他。我一路走來, 就是很幸運,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都很願意幫,只要他們看到有才華的人,他們都希望他 可以成功。可是成功的定義那麼多,你至少要為你自己的成功下一個定義,所有人也會知 道要怎麼樣幫你。回過頭來,我覺得我們的教育還是需要教大家怎麼去思考更本質的東西 。 張鐵志:你怎麼看人家認為你是文青女神,或者文青代表。 陳綺貞:我其實一直以來都覺得隨便他們怎麼稱呼我,對啊,反正隔段時間他們就會再換 一個詞。 張鐵志:從社會觀察來說,文青是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它是這個時代的某一種感性,所以 我覺得你是文青女神是一個合理的說法,因為你真的很文青啊。或者說,這個時代真的是 有一些屬於文青的美學或價值。我很喜歡一個詞,英文的sensibility,意思是這個時代 一群人共用的對美學或價值的認知。不論是你作為一個創作人,或者我們做媒體,能不能 抓住這種時代的感性都是考驗。 陳綺貞:對,現在創作者要對那個細節的感知強度要非常敏銳,所以一個創作者他可能不 需要有靈感的來源,但他自己必須是一個filter,要隨時可以吸收或篩選,有這個能力他 才能成為觀察者。其實很多日常的東西重複性太高了,可是很多重複性的東西裡面微小的 差異就是下一個時代潮流轉變的方向。而且我也不否定人家說我文青啦,因為我其實真的 是。 張鐵志:對,文青一詞被汙名化,願意看好的文學看藝術電影,聽獨立音樂,當然是好的 ,也是這個蒼白的社會缺乏的。只要不是只會作裝飾的假文青嘛。 陳綺貞:文青也要有一個程度,也要有一個能力去接受某一種程度的嘲諷,但是我們不要 去抵觸抵消你剛剛說的那些明明我們就是受這些很棒的文學作品啊電影的啟發而成為我們 自己的,除非你不喜歡自己,否則這些東西的貢獻是不能被否定的。總而言之,我覺得文 青常常小家子氣,找機會以批判之名酸別人,同時文青也雍容大度,有自嘲與接受諷刺的 雅量,對於假文青的滲透則沒時間理會,因為自己不努力,下一秒也一樣變成仿冒品。 張鐵志:我自己感覺到臺灣這20年來,音樂工業出現很大的變化,一種典範的轉移,比如 主流音樂工業衰落,獨立音樂興起。2000年時,亂彈阿翔說樂團時代來了,但那個時候可 能說太早了。你一直在主流與獨立之間,什麼時候你自己感覺好像有個氣氛不一樣了,彷 彿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了。 陳綺貞:好像就是2000年前後。我發第一張時還屬於古典巨星的時代,如果有一個天堂的 門,那個天堂裡面是古典巨星門,在我發片之前那個門就關掉了,再也沒有人進得去,從 我開始以後就再也享受不到隨便一張唱片就80萬,100萬。可是我第一張很辛苦地賣了6萬 張,然後後來的唱片也是賣五萬多六萬張,一直維持著。現在賣五六萬就已經是當年前幾 名。所以那個門我沒有進去,我進了另外一個門,獨立音樂或創作歌手,那時候我參加比 賽什麼的,臺上幾乎沒有女生是拿吉他唱自己的歌,我可能是開門走進去的第一批拓荒者 吧,可是我感覺到幾年前好像這個門也關起來了,但這個是我個人的感覺。 張鐵志:為什麼會關起來,是環境變得太糟? 陳綺貞:應該是還有另外一扇門,歌曲的創作需要時間的醞釀,現在它發表的機會其實很 快,醞釀期很短,因為你一旦發網路不是被爆紅就是沒有人青睞。如果我是現在的新一代 ,我要怎麼樣利用網路讓我的作品可以發表,但是我又能夠控制我自己的速度,因為不是 所有人都能夠承受爆紅這件事,爆紅意味著你接下來的速度你要去調整,可是那個速度不 是你能夠掌握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的狀態,所以現在我還在感受。 文字來源:http://goo.gl/CcKJXj 網址中另有雜誌美圖數張,請自行下載點閱收藏 完整內容請購買2016年8月 386期《城市畫報》 購買連結:http://goo.gl/xXt5lj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218.2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eer/M.1470294365.A.9F4.html ※ 編輯: arl616 (111.243.218.214), 08/04/2016 15:29:44

08/15 06:31, , 1F
好看,謝謝~
08/15 06:31, 1F
文章代碼(AID): #1NekbTdq (Cheer)
文章代碼(AID): #1NekbTdq (C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