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cheerego>地下鐵
《地下鐵》音樂劇原聲帶
文:翁婉君 2004.12.02
──觸及生命的感動
感動原來不只是一種空洞的情緒,就像我的失眠裡頭一定也隱藏了某種對我意義重大的事
情一樣。在打算為《地下鐵》音樂劇寫下些文字的前一晚,我失眠了,腦袋反覆出現一些
早已遺忘的生活片段,一些歌唱的情節,一些原來一直想好好記住的故事和人物。
這是《地下鐵》音樂劇原聲帶所留下的后遺症是吧。陳綺貞清澈篤定地唱著詩人夏宇(李
格弟)和陳建騏寫的那首〈我想記得的四十七件事〉,我的記憶就在歌詞的暴雨裡頭被滴
成無數個洞穴,並在體內擴張啟動。一種喚作感動的事情發生了,而某種深刻的力量(抑
或感悟),是讓它變得深厚的原因。在台灣《地下鐵》音樂劇原聲帶反覆播放上一百遍之
后,我頓然讀懂了那麼一種觸及生命的動容。
深刻的不是自己,而是《地下鐵》超越想像和跳脫框架的一種類似詩的意境。如果幾米的
繪本捕捉的是生命稍縱即逝的美好和憧憬,那麼成功把《地下鐵》改編成音樂劇的導演黎
煥雄,就是讓幾米繪本里的線條加深的木匠。在黎煥雄的《地下鐵》裡頭,我們看見的不
再只是空泛表面的愛情,那是一些關於生命和寂寞的探索。他知道的,理論抑或生命哲理
總是吃力不討好。所以在黎煥雄深入淺出地訴說著生命、記憶和寂寞的當兒,感動就逕自
在人們心中留下抹不掉的痕跡,像每個人想要牢牢記住的故事那樣,生命中總有它浮現的
時刻。
《地下鐵》的音樂制作班底以及詞曲人,夏宇、陳建騏、林暐哲、鍾成虎、李雨寰,還有
人山人海的李端嫻,這些世紀初的重量級人物,讓黎煥雄深刻的探索活了起來。劇中一幕
又一幕盲女的想像和記憶,不必仰賴色彩和動作,也能通過旋律跳躍在眼前──那個因為
偷走別人的想像和寂寞的被審判的詩人,提出以奇蹟換取盲女記憶的黑衣人、玩具兵、鐵
道員、追問著世界盡頭的明亮少女,都一一在詞曲中具體起來。《地下鐵》那些融合古典
和流行元素的歌曲,也讓一個青澀的歌手如范植偉也能擁有真誠動人的演繹。也許唯有回
歸到生命本質以及最簡單原始的狀態,感動才會變得真實。而我也真的相信,作曲人陳建
騏在裡頭的許多曲子都是為陳綺貞寫的,不然陳綺貞的演繹怎么稱職得彷如在唱著自己寫
的歌?
除了以上因素,詩人夏宇的歌詞(或詩?)所賦予《地下鐵》的那種詩的意境和深刻,使
我必須承認,這是我期待已久的音樂劇。當週遭越是響起一些空泛的聲音,《地下鐵》的
出現就越顯得珍貴和深刻。我當然也不否認,當初我的确和你同樣因為陳綺貞和范植偉而
開始注意這部改編自幾米的音樂劇。然而,《地下鐵》音樂劇為我帶來的美麗相遇,並非
我所預設的。重要的是,我終於發現,好的創作總是觸及生命的。
《地下鐵》音樂劇將於新加坡上演,欲知詳情,請上網查詢:
http://www.sistic.com.sg/
--
用我看得見的指尖
將你一身的華麗褪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30.82
推
140.112.16.23 12/07, , 1F
140.112.16.23 12/07, 1F
推
140.119.147.52 12/07, , 2F
140.119.147.52 12/07,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he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