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深藏在馬丁史柯西斯心中的「音樂魂」
用電影展示他對音樂的愛與執著:深藏在馬丁史柯西斯心中的「音樂魂」
文章連結 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42736
文字:JL
你以為好萊塢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世界裡只有電影嗎?他深愛黑
膠唱片、偏愛藍調、酷愛巴布狄倫,他其實一直在用他最擅長的「鏡頭」,記錄自己喜愛
的音樂。
馬丁史柯西斯在1970年代就開始拍攝音樂紀錄片,從第一部的《最後華爾滋》(The
Last Waltz)到最近的《曾經是兄弟:羅比羅伯特森與樂隊》(Once Were Brothers:
Robbie Robertson and The Band),都展示了這位奧斯卡金像導演對音樂的執著和熱愛
。
說到馬丁史柯西斯,多數人先想起的大概是他拍的黑幫電影。從《殘酷大街》(Mean
Street)、《四海好傢伙》(Good Fellas)、《賭國風雲》(Casino)、《紐約黑幫》
(Gangs of New York)、改編自《無間道》的《神鬼無間》(The Departed),到今年
奧斯卡7項入圍的《愛爾蘭人》(The Irishman),他刻畫出的黑幫史詩風景,精湛台詞
和流暢的畫面剪接,讓沉重的題材,保持目不暇給的視覺活力。
一度懷疑馬丁史柯西斯患有人格分裂症,拍完黑幫史詩片,仍能在音樂紀錄片上表現得浪
漫細膩。
《百年藍調音樂之旅》記錄片
音樂完整了整部電影,這是馬丁史柯西斯所堅信的。他形容藍調是「最身體的音樂」。試
著咀嚼這句話的含義,我想那應該是一種能喚醒身體感官的樂章。他說,聽到精采的演唱
,感覺會像是「被電到一樣」。
藍調音樂對馬丁史柯西斯而言,一直具有無比的親和力。而這種曲風之所以能產生巨大情
感共鳴,正是因為它是美國流行音樂的基石所在,後期多種新興音樂的基調。節奏藍調(
R&B)在字面上已經有最直接的關係,其他像是搖滾樂、爵士樂、嘻哈的精神風貌,也或
多或少與藍調有關。
閃過腦海的近代藍調歌手,就只有艾莉西亞凱斯(Alicia Keys),如果是資深樂迷,可
能會懂雷利班金(B.B.King)、雷查爾斯(Ray Charles)、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
)。
藍調的魅力在於壓抑和釋放之間。雖然是源於美國黑人對極端壓迫的反射,歌聲中不純粹
是張揚的憤怒,而是一種沉著的情緒宣洩,吟唱出永不能被蹂躪的靈魂。
馬丁要帶領你領略這種音樂形式之美。
2003年,剛好美國公共電視臺(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簡稱PBS)為了慶祝「藍
調年」,找來馬丁史柯西斯擔任總監製,7集紀錄片《百年藍調音樂之旅》應運而生。而
他自己也擔任其中一集《Feels Like Going Home》的導演。
他帶領觀眾跟隨樂手柯利哈里斯(Corey Harris)橫渡密西西比州,深入探尋音樂的根源
。記錄片裡出現的都是早期的藍調前輩,受到禮讚的包括威利金(Willie King)、泰基
馬哈(Taj Mahal)、歐薩杜納(Otha Turner)、阿里法可圖日(Ali Farka Toure)。
也許對這輩樂迷有點陌生,但他們都是為藍調表演開疆闢土的拓荒者。當年的紀錄片段重
現,看到時不禁有點感動。
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也是這系列紀錄片裡頭的其中一位導演,他的影片專注
在鋼琴部分的《Piano Blue》。而其他導演也透過個人對藍調的情感和觀點,去探索藍調
音樂的發展,完整了馬丁追溯藍調的使命。
馬丁史柯西斯甚至還籌辦了《馬丁史柯西斯.向藍調致敬》(Lightning in a Bottle)
的演唱會,聚集了藍調之王雷利班金、葛萊美獎得主印蒂雅艾瑞(India Arie)、娜塔莉
高(Natalie Goldberg)以及史密斯飛船(Aerosmith)等人。百年難得一見的夢幻組合
,是藍調音樂史上最傳奇的一夜。
搖滾不死!影集《唱片啟示錄》
數位音樂的崛起,讓我們迎來了「單曲時代」。你有多久沒有用心聆聽完一整張專輯?或
許,可以從黑膠唱片開始。
馬丁史柯西斯對黑膠唱片情有獨鍾,畢竟他成長在黑膠年代,不難理解他會和HBO合作開
拍影集《唱片啟示錄》(Vinyl)。該影集背景設定在70年代,是黑膠唱片盛世,當時,
性、毒品已是搖滾樂的同義詞,嬉皮夢碎,眾人沉醉其中;80年代隨身聽登場,卡帶成為
主流;90年代則是CD稱霸;進入數位年代後,流行的是串流音樂。
2小時一集的影集,第一季就花掉1億美元,但推出後收視與評價皆一般般,第二季被腰斬
似乎可以預期。
劇集雖然評價不高,電視原聲帶《VINYL: Music from the HBO Original Series–
Volume 1》倒是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當中收錄了奥蒂斯雷丁(Otis Redding)、提泰
勒(Ty Taylor)、高個子莫特(Mott the Hoople)、紐約娃娃樂團(New York Dolls)
主唱大衛喬翰森(David Johansen)、美國薩克斯風手吉米卡斯特(Jimmy Castor)等人
的作品,追溯70年代的聲音風貌。
你哼著音樂時,是不是再也想不起唱片的封面?我們又開始感念起實體的好處,復古風潮
因此湧現。馬丁史柯西斯用了一季影集的時間,在劇情演進之餘,讓我們再次緬懷黑膠唱
片時代的各種美好。
二拍巴布狄倫,為何是他?
也許用現在人的眼光,有點難以欣賞巴布狄倫(Bob Dylan)的唱法和曲風,但看回他活
躍的時代背景,你似乎又能理解這種曲風的滲透力。當時是美國與前蘇聯的冷戰時期,美
國的經濟不振,需要鼓舞,而巴布狄倫的嘶吼演唱,加上亢奮歌詞,有打氣的作用。
電影和音樂產業息息相關,卻又各自精彩著,馬丁史柯西斯和巴布狄倫,一位是電影大師
,另一位是搖滾傳奇,兩次合作,都成為圈內話題。15年前,馬丁史柯西斯曾經用一部《
巴布狄倫: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透視這位性格乖僻的搖滾詩
人,讓他的心聲能讓大眾聽見,甚至共情。
2019年在Netfilx播放的《搖滾時事諷刺劇:馬丁史柯西斯詮釋巴布狄倫的故事》(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是一次巡演還原
的任務。累積上次合作締造的默契和信任,這次的紀錄片,要重現1975年《搖滾時事諷刺
劇》(Rolling Thunder Revue)的精彩,看似容易,但要克服的問題卻不少。
馬丁史柯西斯需要消化1960年代巴布狄倫上百小時的影像素材,將線頭理清,接著在《搖
滾時事諷刺劇》梳理出脈絡。
巴布狄倫既向外擴張,又向內自省,他不想重複自己,對那次巡演的野心很大,一心要拓
寬搖滾演出的界限。他不想讓演出傾向販賣年輕荷爾蒙,也不想在表演廳那樣刻板。
而在《搖滾時事諷刺劇》最具標誌性的外在元素,便是巴布狄倫的裝扮。他戴著花朵綴飾
的帽子,塗著厚厚白色油彩,妝容彷似小丑。他用這個「面具」把自己的舞台人格和真實
身份做了顯著區別。
在巡演中,大部分歌曲在編曲和演唱方式,都與錄音室版本完全不同,這是巴布狄倫的堅
持。一個簡單的和旋變化,就能顛覆歌曲原本的情緒。其中,最令人難忘的鏡頭,是一位
觀眾在演出結束後悵然若失,痛哭流涕。音樂對人的情感衝擊何其大,馬丁史柯西斯對此
極為震驚,特別把它剪進紀錄片。
40年後,還是想在音樂裡撒野
40多年後,整個音樂環境發生了巨變。巴布狄倫依然在舉辦巡演,但比起認真聽歌,觀眾
們更樂於用手機拍下他的激昂。馬丁史柯西斯則面對著影業的窘境,無奈發現自己的電影
很可能無法在院線大規模上映,願意為電影《愛爾蘭人》投資砸錢的,只有Netflix。
即便如此,拍完《愛爾蘭人》的馬丁史柯西斯也沒閒著,隨即與朗霍華(Ron Howard)及
布萊恩葛瑟(Brian Grazer)合作,製作另一部音樂紀錄片《曾經是兄弟:羅比羅伯特森
與樂隊》,繼續在音樂世界裡撒點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86.3.51 (中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bDylan/M.1607137363.A.73E.html
BobDylan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