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5/14 BEYOND最後一次重溫光輝歲月 再見「海闊天空」
BEYOND最後一次重溫光輝歲月 再見「海闊天空」
http://ent.sina.com.cn/x/2005-05-14/0831723575.html
2005年05月14日08:31 新京報
「解散不解散不是最重要的,我們幾個人在一起有過那麼多的好的回憶已經足夠了。」
難捨———最後的重溫
新京報:這次內地巡演的主題是「解散」,心中會不會有一絲不捨?
BEYOND:其實我們決定解散一段時間了,而且之前我們也曾經分開蠻久的,大家一直
在做各自的音樂。這次希望在告別演唱會上,內地的歌迷可以盡情地和我們一起大聲
唱。一起最後一次重溫一下那段光輝歲月。
新京報:其實你們這次正式宣佈要解散,最傷心的是歌迷們。
BEYOND:BEYOND這個名字永遠不會消失的,都會在每一個人的心裡面,解散不解散我
覺得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繼續尋找我們自己的理想。我們幾個人在一起有過那
麼多的好的回憶已經足夠了,有了那麼多年的經驗之後,我們現在剛好可以集中精力
發展自己的音樂。其實這也就是BEYOND的精神,就是超越。我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
以超越自己。現在我們希望可以每個人都超越自己,希望我們在未來都可以獨當一面
,成為很有個性的音樂人。如果歌迷真的很希望我們在二十五年、三十年有一些慶祝
的活動,那希望你們能夠支持我們在這段時間我們獨立發展的音樂,讓我們也滿足一下。
懷念———成長的代價
新京報:談到BEYOND就不能不談到家駒。
黃家強:沒錯。其實我以前比較依賴他,通常都會有很多問題問他,他不在的時候我
覺得好像什麼都沒了,好像連講話的對象都沒有。我們兩個在家裡都是最小的,從小
到大都是玩,每一件事情都是一起做,家駒離開,我覺得慢慢才知道他不在的重要性
,以前不覺得,以前不知道那麼重要,到他不在的時候才知道,這個教訓給我的打擊
很大,使我懂得站起來,雖然他不在令大家長大,但是我們覺得這個代價太大了。
新京報:所以他走後,BEYOND的發展一度停滯了一段時間。
黃貫中:我們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來適應他離開。常常碰面的時候會提到家駒在的
時候是怎樣,可是就不能做音樂,沒辦法,一回到錄音室看到他的位置,看到他的東
西,他的吉他還在,他每天都在那個位置,彈吉他唱歌,你可以想像回去突然那個位
置不見了他那種感覺。我甚至不敢碰他的東西。2003年我們的演唱會用了投影把家駒
又帶回到演出現場。當我們排練的時候,在排練棚裡面試一下這個設備,第一次看到
這個投影配音樂,看到他在彈吉他,我們非常感動,非常激動,哭了,覺得他真的好
像回來了,那種感覺不知道怎麼說,是開心與悲傷一起。
你可以發現現在我們的聲音好像在模仿他,還有音樂類型也會有點兒模仿,就是不想
沒有他的聲音,希望他的聲音還在裡面。
新京報:我記得有人說過,如果家駒在,他絕對不會答應BEYOND解散。
葉世榮:真的很感謝關心我們的朋友。其實我覺得黃家駒的精神還在,他的精神是永
遠存在的,不管說什麼,它永遠在我們心裡面。我希望黃家駒能看到在未來我們每個
人都很成功。BEYOND樂隊已經很成功了,大家都很滿意,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我們努力
,讓黃家駒看到我們每個人成功,他一定很高興。我們準備今年6月30日他忌日的時候
大家一起去掃墓,然後把這件事情告訴他。
回憶———完美的故事
新京報:還記得BEYOND的第一場演唱會是什麼樣子嗎?
葉世榮:那是1991年在紅磡體育館。那天現場的觀眾都非常瘋狂,但是他們都不知道
,上台之前,黃家強還有家駒都緊張得胃痛。一進場,看到很多歌迷揮動螢光棒喊
BEYOND的名字,渾身起雞皮疙瘩。
新京報:還記得你們第一次來北京開演唱會嗎?
葉世榮:當然記得,那是1988年,那時候我們是抱著一個文化交流的心態過來,沒想
到當時我們那麼陌生的樂隊,整體反應還不錯。像是首體吧?哎呀,算算16年了。
不算不知道,原來是這麼久的事情了。我們第一次來北京演出是首體,我們的告別也
是在首體,這很巧合。可以說,BEYOND的故事非常完美。
新京報:那個時候來北京時,性格什麼的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吧?
葉世榮:是啊,那個時候很年輕,很憤怒也很衝動。那時候我是熱愛搖滾的年輕人。
現在我們應該都變化很大,很多想法和以前有很大差別,是一種成長吧。
新京報:還有火嗎?
葉世榮:(笑)還有火,不過比較溫和了,是溫火、慢火。不是亂噴的火。
新京報:聽你們的好友黑豹樂隊的趙明義說過葉世榮那會兒還拿壘球棒把所
有剛剛領來的獎盃都打碎了。
葉世榮:那個時候年輕,火氣比較大,我已忘記什麼時候了,那個時候比較火暴,是
搖滾樂隊成員嘛,當時覺得就應該是這個性格。
新京報:現在回頭看?覺得怎麼樣?懷念嗎?
葉世榮:當然!還是很懷念。覺得一個人的成長中有些想起來會搞笑的事情,還是挺
溫暖的。以前我們的確會覺得做這個事情,很酷、很有性格,現在回想起來笑一笑就
算了,應該沒有必要做這個事情。
新京報:2003年你們的北京演唱會也很成功,現在回憶起來你們對那場演出
感覺如何?
葉世榮:感覺特別好玩。我們真的沒想到北京歌迷會喜歡我們的粵語歌曲,這是一個
奇跡。我們在北京看到歌迷在聽我們唱粵語歌,並且和我們一起唱粵語歌,真的很感
激。那場演唱會很火,演出結束後,還有很多歌迷不願意走,繼續留在場地上大聲唱
歌,我們聽到了,真的很感動。
------------------------------------
關鍵詞
商業
一個無法迴避的選擇、一個給BEYOND帶來巨大壓力的名詞、一個在部分媒體和歌迷口
中可以輕鬆殺人於無形的武器。其實,商業從來都不是壞事,卻也常常壞事,是非對
錯,只能留給歌迷判斷選擇。
理想
這是BEYOND歌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詞,無論是早期《再見理想》的血氣方剛還是創作頂
峰時的《海闊天空》。常會有這樣的句子:「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
過心中的理想」。
搖滾
無論是最初開小型演唱會的地下樂隊,還是後來取得巨大成功的主流樂隊,甚至到了
三人時期和個人發展時期,搖滾樂都一直是樂隊堅持的音樂形式,而搖滾樂對現實的
關注、對社會的批判、對人類的反思和對自己的自省也正是BEYOND的精神精髓。
在BEYOND四人時期的最後一張專輯中,表達了他們搖滾到底的態度。
愛
它不是慣常流行歌曲中兩人糾纏的小情小愛,而是博大的愛。《真的愛你》中的母愛
溫情;《長城》、《大地》中的家國情懷;《光輝歲月》、《Amani》中對世界的關懷
;《喜歡你》、《冷雨夜》中真摯的愛。
憤怒
一開始,BEYOND是以一支憤怒的搖滾樂隊形象出現的,血氣方剛、對一切不公平都深
惡痛絕。而到了後期BEYOND三人的個人作品中,憤怒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而且
更犀利、更敏銳。
青春
對於整整一代人,BEYOND的歌聲中有雖然稚嫩但朝氣蓬勃的青春,也有最初的迷惘青
春,黃家駒的死讓無數當初少年的心第一次感到悲愴和青春的殘酷。
--
http://tw.club.yahoo.com/clubs/beyondlings/
我的家族<<beyond-音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217.90
Beyond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