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馬向新:要不要學周杰倫?黃耀明只是搖搖頭
馬向新:要不要學周杰倫?黃耀明只是搖搖頭
南方都市報 文:馬向新 2004/04
上週六,我一早坐在汕頭大學的學術交流大廳裏,等待“新潮行動音樂會”後座談會的開
始,那份期待的心情,仿佛自己從未離開過校園。黃耀明、楊千病、At 17、人山人海的
成員蔡德才、進念二十面體的節目總監胡恩威等,和同學們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話
題關於香港樂壇、關於音樂創作、明星和娛樂圈。
這次“新潮行動音樂會”不僅對汕頭大學的學生而言,是一場校園盛事,對於許多喜歡黃
耀明、人山人海、林一峰和At 17的朋友而言,也是一場珍貴的音樂會。 我的同事、攝影
記者姬東在音樂會結束時興奮地對我說:“黃耀明真是巨星,他一出場,整個舞臺的氣氛
就不一樣了,舉手投足間光芒四射,讓我不斷地按快門。”我告訴他黃耀明在去年紅館演
唱會上穿高跟鞋的事情,他說:“其實,黃耀明比張國榮更有魅力,我拍過的張國榮只是
‘豔’,而黃耀明身上,全是巨星的氣質。”
第二天,巨星被在座的同學問到一個問題:“現在樂壇中能唱、能寫、一手包辦創作的新
人輩出,而你卻甚少創作,請問你覺得未來的樂壇是否更需要全方位的‘唱作人’還是分
工會越來越明細?”黃耀明不是“唱作人”,從達明一派到人山人海都不是,他也常常被
問到關於“如何尋找創作靈感”、“在新專輯中是否有參與創作”等尷尬問題。但他從不
回避,他說:“在當今樂壇,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像周傑倫,如果每個人都周傑倫化,就沒
有意思,這個世界需要不同的類型,臺灣太多人在玩R(B、Hip-hop,其實沒有必要。”
當然,他巧妙地偷換了概念,“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像周杰倫”,是針對“唱作人”的回答
,而“太多人玩R(B、Hip-hop”是批評周傑倫走紅後音樂類型的單一跟風。
雞和蛋的關係總是複雜,當巨星提起巨星,單刀直入或劍走偏鋒都會成為話題。
回頭想想,這些年來,年青一代中的“唱作人”真不少,周傑倫、朴樹、林一峰、At17、
胡彥斌、張敬軒等等。他們代表了新一代的音樂力量:從小受到良好的音樂薰陶、高科技
的音樂創作方式、新一代的個性主張,在唱片市道低迷時,“唱作人”也更符合市場運作
的成本需求——唱自己寫的歌,更真實,也更省錢。
要不要學周杰倫?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黃耀明答案是否定的。而在他培養出來的“人山
人海”中卻已經有這樣的新生“樂勢力”在不斷成長。當然,我們都希望有多元化的樂壇
,搖滾、電子、爵士、Hip-hop、R(B,百花齊放,然而, 我們更希望有個性化的音樂人
,偶像派、實力派、中堅派,百家爭鳴。古往今來,娛樂圈的生物鏈一直是環環相扣,王
菲學Bjork、眾人學王菲,學歸學,神似或形似要看各人的造化,關鍵是, 在不斷湧現
“王菲第二”、“翻版Twins”的今天,誰能保持自己的惟一個性?
創作者也好,演繹者也罷,如有雷同,實屬不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196.67
Anthony_Wo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