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06年度華語樂壇新人盤點 96/2/8
因篇幅過大,僅節錄【楊培安】及【結論】部分,另兩位被提到的台灣新人是【TANK】及
【張懸】,這篇是內地評論,內地消息比較不靈通,所以內容往往有誤,楊培安是擎天副
董陳大力及製作人陳國華捧紅的,不是包氏兄弟…
新聞★06年度華語樂壇新人盤點
臺灣篇
另一種企宣的手法,則是逆時尚之流行,行復古懷舊之風。擎天娛樂包氏兄弟對新人楊培
安的包裝設計,可以歸入這一類中。楊培安是臺灣歌壇近來難得一見的實力男新人,其聲
線之高亢激越程度,可以與當年的張雨生相比。但他並沒有走阿信的狂野搖滾路線,而是
被安排了一些類似於九十年代的青春勵志歌和情歌。楊培安的聲音中有著一種明亮如陽光
的味道,但他的歌路相對而言,貌似更適合二十歲以上的人群,而不很像給十多歲的E世
代。而其公司安排他給《露露公主》和《這該死的愛》兩部韓劇配唱,看起來更像是針對
女性市場。雖然他並非以那種野性來顯示出其陽剛之美,但楊培安在《我相信》、《風中
的羽翼》和《只有我做得到》裏面的高音,高而不尖,自有一種雄壯有力的味道。這樣一
種男人味,應該說,不會缺少女性支持。不過,他在演繹《下雨天》這類藍調時的冷峻,
其實也提示了,他還存在另一種被塑造的可能。而包氏兄弟的眼光,也依然需要市場的支
援。
小結:
(文/郵差)兩岸三地的唱片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新人推廣,從總體上來看,都已經非常
注重專輯的包裝,整體概念的突顯,也非常重視多個媒體平臺的結合宣傳,聯合炒作。雖
然各個公司的主要理念差不多,零六年上半年的新人素質也比較可觀,但實際操作上,還
是有所差異的。內地唱片公司還在模仿和學習階段,雖然手上已經擁有“超女”、影視紅
星、INDIE唱作人等不同類型市場的優質資源,但對他們的包裝仍然比較表面化。概念不
鮮明,個性不突出,缺乏度身訂造,這是內地公司的一個缺陷。
而臺灣的唱片公司已經有一套比較嫺熟的培養和宣傳新人的運作機制了,通常分類放到商
業化的流水線上去就可以了。但也帶出一個問題,就是獨立的越發個性化,主流的越發媚
俗化和低齡化,兩者分野越來越大,甚至無法調和。譬如維京音樂,他們推了很多歌手,
但是大部分在兩到三張之後便消失不見了。但又有一些非常有個性的,因為公司的固執而
堅持到了最後。但哪些能夠堅持,哪些不能堅持,公司本身對市場的口味也不是摸得十分
准。如何號脈市場,為新人選擇準確的受眾市場定位,是臺灣唱片界下一步需要斟酌的。
香港唱片市場在過去的幾年也陷入了和臺灣市場同樣的“低齡化‘陷阱,商業K歌市場走
進死胡同。然而,在一片低潮的反思之後,自零五年以來,香港市場開始重新以實力和個
性為衡量新人的標杆。當年的實力與唱作新人象JANICE、KAY、側田、方大同等很快就已
經擠身一線歌手行列。而在今年,唱片公司也根據市場的這一轉向,一改以偶像派為單一
標準的慣例,改捧實力派新人,並且注意將其唱工和個性化的新穎包裝結合起來。今年的
兩岸三地都各有實力不俗的新人出來,但相對來說,臺灣和香港的新人還是會比大陸新人
擁有更多的出位機會和發揮空間。尤其是香港,對概念風格的操作,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境
界。雖然是商業化運作,卻能因應市場變化,而不雷同守舊。
◎全文見【網易娛樂頻道】:
http://ent.163.com/07/0208/13/36QG3617000300C3_2.html
^_^
--
楊培安peianyang~高音之神
http://tw.club.yahoo.com/clubs/peianyang
喵~就是這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31.11
※ 編輯: meow1015 來自: 61.230.131.11 (02/10 10:16)
推
02/10 10:16, , 1F
02/10 10:16, 1F
→
02/10 10:17, , 2F
02/10 10:17, 2F
推
02/10 10:31, , 3F
02/10 10:31, 3F
→
02/12 22:25, , 4F
02/12 22:25, 4F
peianya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