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心得文x新港藝高校刊採訪棉花糖
我們是新港藝高的校刊社,
我和另一位社員參加了學校辦理的「圓夢計畫」,
我們的計畫是希望透過棉花糖,
將不一樣的聲音融入校刊裡。
非常榮幸也很感謝棉花糖願意接受採訪。
今年1月18號,
棉花糖抱著病依然撐著受訪,
就像朋友般親切,
談著台灣獨立音樂,
也說著為什麼要反核/擁核。
可以用如此近的距離,
體會到棉花糖的平凡與不平凡。
今年5月30日,
校刊送印前一週,第六節社團課弄完排版後,
打開臉書得知消息,第七節物理課哭了一節。
收拾好情緒默默決定不想再感傷了。
在遺憾與不捨的當下,
不過我相信他們的精神會一直在,
未來每一次按下播放鍵時,
還是會帶給我們那些故事那些回憶,
隨著校刊的發行,
這些文字也繼續傳遞著棉花糖給的力量。
昨天6月8日,
幸運兒TICC演唱會剛滿364天,
也可能是我最後一次衝現場的棉花糖,
當我一看到棉花糖從台下走進舞台的那畫面,
心似乎被抓得緊緊地而喘不過氣。
這次開的歌單幾乎是常陪我度過低潮的歌曲前幾名,
當然眼淚也就毀了約。
工作?家庭?愛情?
這場talking很多,而大多是小球在說話,
我個人覺得到底是什麼原因,
身為歌迷的我們不需要知道那麼多,
也更不需要用自己所聽到的、看見的就去猜測誰對誰錯,
我們不是當事人,尊重彼此並給互相更多空間吧:)
和第一次看現場的幸運兒TICC一樣,
安可曲也是最後一首依舊是2375,
不過這首當安可曲再適合不過了,
最後一句帶我回家唱完,
我想起了那時採訪談到關於歌詞中有關家的感覺。
(不過這兩段因為版面關係沒放進校刊,
將這些文字貼在這裡。)
小球:家隨著年紀會有許多意義上的改變,
可能在年輕的時候會想要迫不及待的離開家,
去別的地方讀書和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學像我以前在台南及淡水念書,
因為我自己本身是單親家庭,
對我而言能儘快逃離家愈好,
因為不想再看到打來打去罵來罵去的,
那時候是覺得很讓人身心俱疲,
到了後來離開大學過後(大學沒畢業)開始工作了,
然後那時候我爸不太支持我走街頭藝人,
甚至不太接受棉花糖這個團體,
因為父母會期望你走一條安全的道路,
讓他們和自己比較有安全感,
所以就會想說等到棉花糖真的比較有聲音了,
更多人聽見的時候,我再回去。
到了棉花糖真的愈來愈多人聽見的時候,
家對我來說又是另外一種意義,
雖然我們在做很多很多事情,
可是其實我們現在還沒有賺到正常會認為的上班族該賺到的錢,
對別人來講會是滿辛苦的,
而對我們來講就是沒錢花,
所以那時候爸媽覺得說:
「棉花糖已經有名氣了為什麼還沒賺錢勒?」
「怎麼還不好好賺錢都已經快三十了這樣好嗎?」
從擔心化成了關心。
可是現在的我會有另外一個層面就是
雖然我沒辦法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空間,
但寫歌會寫到家,放在音樂裡面讓他們聽見,
聖哲:家有時候不一定是真的有形的,有時候是一種無形的溫暖和依靠
因為有時候你會在一個空間裡面和這些人相處你會覺得很踏實很安全,
這樣的定義我覺得也是一個家。
我們家是比較支持我想做的任何事情,
可是我也很少回家,
是因為從台中上來台北工作,
可是覺得還沒可以讓父母感受到那個成就,
所以就會不好意思回去,
還有一點是說的會讓人感到安心,
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意義和感受,
會發現很多東西都可以稱為家。
說著要帶著遺憾向前走才會完整,
我想是因為和小球有相似的遭遇,
所以歌詞會常常唱進心中那塊說不出口的黑色領域。
很感謝很感謝有棉花糖,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我聆聽到更真實的自己。
●這是採訪當下請棉花糖錄製,
然後自己後製(雖然很陽春)的反核影片。
http://ppt.cc/p-e_
●校刊棉花糖部分的電子檔也附註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雖然排版沒那麼好也有許多地方需要加強,
也請大家多多指教。
PS十分抱歉!
忘記附製有些圖片來源是官網和臉書!
http://ppt.cc/fRAY
最後,再次謝謝棉花糖願意受訪,
不管是以前、現在、未來,
很多時候常常都是因為你們給的力量,
才讓我們擁有更多勇氣去朝著夢想往前衝。
以後,還會有更多更多故事會發生,
還沒結束,都還在成長,一切依然是逗號,
我們好好生活:)
--
就算 純真已經失竊 無所謂 在遙遠的星球總會有玫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5.176.80
推
06/09 23:06, , 1F
06/09 23:06, 1F
推
06/10 00:16, , 2F
06/10 00:16, 2F
→
06/10 00:16, , 3F
06/10 00:16, 3F
katncandix2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
1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