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生活與生存》五月華麗再演 林奕華要和觀眾SM
《生活與生存》五月華麗再演 林奕華要和觀眾SM
2009年04月24日
19日晚,林奕華導演,張艾嘉、鄭元暢主演的時尚舞臺劇《生活與生存》結束了在
臺北的首輪演出,四場票房提前15天售罄,連續四天的演出場場爆滿,成為臺北目前低
糜戲劇氛圍中的別樣風景。據悉,這是該劇繼去年12月登臺後拿下的第10城,也是長達
半年的首輪演出的落幕秀。而新一輪巡演也已是箭在弦上,林奕華這次鎖定了更多內地
城市,北京即將於5月8日、9日在北展劇場再演。
演出結束後,張艾嘉、鄭元暢接受採訪時坦言舞臺劇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導演林奕
華則表示,《生活與生存》意味著自己進軍內地的戲劇實驗小獲成功,並拋出了自己關
於在內地發展戲劇的“搶三步”戰略。
閃電戰 和內地城市發展搶時間
從早年和劉若英聯手以舞臺劇《半生緣》殺進內地市場,2006至2007年以戲劇《包
法利夫人們》首戰告捷,到與張艾嘉、鄭元暢、王耀慶聯手舞臺劇《生活與生存》,林
奕華以“閃電戰”方式迅速紅遍北京、上海、重慶、西安和南京等核心城市,出手快高
產量已經成為林奕華戲劇最大特點。據悉,他已經計畫《在生活與生存》後,推出第三
部專門呈現給內地觀眾的舞臺劇,聯合港臺藝人進軍內地戲劇舞臺已經成為林奕華戲劇
的明顯特徵。
對此,林奕華的解釋是——時間最重要,他說:“一部戲為什麼做,為什麼現在要
做,要看它與時間的關係,我不想說我做出來的戲跟現代人、現代生活沒有任何交叉點
,即使是古典題材像《水滸傳》和《西遊記》,我也一定會讓它們跟當下的人發生關係
。”他認為現代、時下、流行,這些時間詞彙是自己做戲的參照。
目前同時在兩岸三地做戲的林奕華越來越感覺到香港文化的日益保守,“香港人只
對‘安全’的東西感興趣,相比之下反而現在內地更有機會,對新的東西會主動擁抱。
”但這兩年巡演下來,林奕華發現北京、上海其實就是香港的昨天,未必不會是香港的
現在和將來。“所以,我會說,來內地做戲實際上是在和城市發展‘搶時間’。要搶在
人們變膽小之前,讓它們看到更多的東西。”
搶觀眾 好戲劇要和觀眾SM
儘管《生活與生存》講述的是都市白領辦公室故事,林奕華並不認為自己的目標人
群只是“白骨精”,“我覺得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白領戲吧,所謂白領戲的說法不過只是
時下戲劇吸引觀眾進劇場的一塊磁石,它並不是我做戲的原則”。
但在殘酷的戲劇市場展開一場觀眾爭奪戰,林奕華卻有自己的理論和策略。他以《
生活與生存》為例,認為戲劇與觀眾的關係是SM的關係,所以,第一要創作者必須殘酷
,先要在台下對自己殘酷,才能上臺去對觀眾殘酷;第二,要必須有能夠讓觀眾有投影
反射的能力;第三戲劇越是沒有希望就越有希望。其實現在觀眾看戲很多為逃避現實,
但戲劇終究不是一個避風港,他要告訴人們本質是什麼,現實又是什麼樣,讓人們產生
一種免疫,更加充滿智慧地去生活。
搶容量 戲如人生不能更平面
據悉,改版後的《生活與生存》加快了戲劇的節奏,但演出時長和內容上並沒有做
減法。林奕華表示“時間上沒有短多少,因為戲劇節奏加快的緣故會感覺變快了。香港
觀眾認為3個多小時沒有冷場,過得很快,很過癮”。
從《包法利夫人們》到《生活與生存》,林奕華一直在挑戰北京觀眾的觀看極限,
加長時間對已經習慣花2小時看戲的北京觀眾而言並不見得感覺物超所值。但林奕華認
為,加大戲劇容量,就是想讓觀眾看多一點東西,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打開一個人生萬花
筒,“演員在舞臺上很忙,台下觀眾的眼球就跟著忙起來,不停地看,不停地聽,才能
捕捉到戲劇想表達的細節,這些點和細節累積起來會成為觀眾自身的投射。我們的人生
像一支萬花筒,所以戲劇不能比它更平面,所以我的戲從來都不是從一個角色的視角出
發的,它就像是一副浮世繪,是一組群像。”
他認為,每個觀眾所持的立場不同,而舞臺上演員們也提供了不同的參照角度,戲
劇中人人都想當老闆張威,可現實裡我們都只是公司助理班班跟浩浩。從班班、浩浩兩
個看似不那麼重要的角色出發,戲劇的邏輯依然成立,所以才會有觀眾關注到臺上的他
們,發出共鳴。這一點底層職員班班、浩浩能做到,高層領導張威、大偉也可以,中層
職位李想、嘉玲、孫強也一樣。所以大家在看這齣戲的時候,不妨多換一個視角,戲劇
味道會有所不同。
http://yule.sohu.com/20090424/n263609160.shtml
---
這篇寫得還不錯....
只是....
為啥會把李想歸類為中層職位的人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48.154
→
04/28 20:24, , 1F
04/28 20:24, 1F
iamjoe619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