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燕姿老闆的書..
http://www.crown.com.tw/crown93/05may/s_1.html
打造孫燕姿傳奇
當我第一次在新加坡看到甜美而害羞的孫燕姿
時,沒有想到有一天,孫燕姿居然成為一種『
現象』,我想,大概連孫燕姿自己都沒想到,
短短兩年的時間,這個能寫能唱能創作能想的
新加坡歌手,成為全球華人e世代的表徵,華
語樂壇的小天后,紅遍兩岸三地跟東南亞!
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決定要簽孫燕姿,可以說是憑著一種直覺,讓
我還沒有正式上任就做了一個後來看來如此重
要的決定。畢竟,當時我也沒有人可以思量。
但事情一開始,看起來卻沒有這麼順利。
孫燕姿的父母都是老師,很注重子女的教育,
所以,她的父親一直希望,當歌手的事情不急
,先唸完大學再說。這樣的心理,我是可以理
解,但華納可不能一直等。好不容易,在孫爸
爸的『必須把書唸完』的條件下,花了七、八
個月的時間,才和孫燕姿簽好約,於是利用課
餘的時間來進行錄音的工作。
錄音的時間也花了約七、八個月,才完成了音
樂母帶,於是排定在一九九九年的九、十月發
片。然後,剛好可以利用孫燕姿寒假的時間來
做宣傳活動。為了準備這次籌備已久的發片,
我們準備了許多市場行銷的方案,務求要一砲
而紅,打響孫燕姿的名號。
但是,說不上來的感覺,我總覺得新完成的音
樂母帶雖然音樂特質夠強,絕對能夠吸引特定
族群,如喜好西洋音樂人士;但是,我覺得商
業性卻不夠,想要擴展到消費大眾,卻好像少
了些什麼。情況就是這樣,你千辛萬苦地做了
張唱片,但到了最後關頭,覺得有些不夠,但
是又說不清楚,那該怎麼辦?
怎麼辦?發?還是,不發?不同的盤算在心裡
交錯盤旋,如果不發,她的寒假結束,她得回
學校上課,怎麼做宣傳,必須等到半年後才能
再發,而這張唱片已經籌備半年多了,幾乎全
公司的人力都在做這張唱片,我們要再等半年
嗎?而發,我就是無法擺脫這個怪怪的感覺,
偏偏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感覺勁道還差
了一點……,還是壓力太大,失去了發片的膽
識!
蓄勢待發的千鈞之重,就被這莫名其妙的感覺
而擋住嗎?這真是一個考驗,不僅是要評估公
司因此而可能受到的影響,也是對自己一向自
豪的邏輯及理性的一個考驗。
但是,長期身處創意事業,我也學到,『創意
』這個東西,不一定是完全可以用邏輯去剖析
的,但不並示它是非理性的,可能只是因為你
無法運用邏輯來分析清楚,但是,在潛意識中
,你是知道那裡有問題的。而令人苦惱的是,
這理由一樣很難說出口。
當時,在公司進行的許多討論中,也有人覺得
:『就給它這樣子出去好了!』但是,並沒有
清楚地抉擇。創作的東西就是這樣,講不清楚
,但真正要決定的是──你要不要扛這個代價
?
我和上司討論這個問題,他照例支持我,並且
將決定權留給我自己。
發片前的掙扎
對我而言,在孫燕姿首次發片前的掙扎與煎熬
,具有歷史的意義。
我感覺自己像行走於利刃上,四周卻一片黑暗
,沒人能夠幫助,而一個判斷錯誤,不但沒有
後來的小天后孫燕姿,沒有媒體所稱的『孫燕
姿現象』,而且可能會將正在臥薪嚐膽,圖謀
興復的華納帶入失敗的深淵。也許,一心嚮往
純樸、平淡生活的孫燕姿並不在意,但華納可
禁不起這樣的重擊。
回首前塵,不由一身冷汗。
在發片前,『要發』與『不要發』兩個念頭像
電動旋轉木馬一樣地在我腦海中飛轉,面對著
想要狀況與事實狀況的衝突,考慮到現實大環
境的崩壞及對音樂的信念……這就是創意事業
最困難,也最有挑戰的地方──你只能賭一次
。
如果,我發片了,沒中。這一年多全公司上下
的努力、投入,付出的心血、金錢,一次泡湯
,而孫燕姿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或者,至少
會耽誤不少。娛樂業是沒有一擊不中,全身而
退這種美事,一擊不中,滿身是傷。
孫燕姿唱片的成功與否,與華納後來的成長有
相當大的關係,如果成功,我們就有足夠的基
礎來找最好的人才;如果不成功,大家就好修
補傷口後一切都重來。所有的籌備和業績都押
在這一注上,而我到底要不要出手?
最後還是『直覺』取得上風,那一絲的不安讓
我放心不下。不管了!在發片前的一個多月,
我決定延遲發片,趕快找新的東西來補。我將
決定告訴老闆,老闆也尊重我的決定,一方面
因為許多判斷只有操盤人才知道輕重,一方面
因為我決定,我負責,如果他決定,就由他負
責。
從天黑黑看到曙光
想不到,半年後,我會再次為孫燕姿的事情而
大傷其腦筋。不過,這一次,和前一次的掙扎
,又大異其趣。
上一次臨時喊『卡!』是覺得孫燕姿的音樂走
上了小眾的路,不適合普羅大眾的口味;後來
重新製作的唱片當然改進了這個『缺點』,新
收的幾條歌,不但有孫燕姿本人的特色,而且
也很大眾化。講得白一點,這張新專輯的商業
性是比較強的。
問題出在選主打歌。主打歌是市銷策略中重要
的一環,主打歌代表了專輯的精神,而對像孫
燕姿這樣嶄新明亮的新人來說,主打歌可能替
她以後在歌壇的形象定位了。更不消說,主打
歌決定了一張唱片的成績,或是一名藝人的成
敗;畢竟,在MTV流行的趨勢下,消費者常
常是藉著主打歌MTV表現出來的形象,來決
定對歌手的感覺,以及對唱片產生的購買慾。
有趣的是,當團隊所有人都選擇了一首比較商
業風格(輕鬆、好聽、不太費力的情歌)的〈
愛情證書〉為主打歌的選擇時,我卻力排眾議
,選了〈天黑黑〉。
這樣講似乎有些不負責任,但我真的認為,一
個領導者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或意見,會不
會造成誤導誤示,我可以猜到,他們的選擇,
多少和依循經驗法則有關,選『老闆』(我)
可能想要的『比較普羅大眾化』的歌來當主打
歌。事實上,不管是行銷計畫,甚至連MTV
的拍攝,都是以〈愛情證書〉為主打歌來安排
。
可是,我又再度演出『火中取栗』的劇碼。大
概這讓大家都很錯愕,可是,這次箭真的已經
在弦上了,難道要再歷史重演嗎?這件事再次
讓我為難,『要』與『不要』的念頭再度旋轉
了起來。
發片前一個週五晚上,不!正確說來是週六凌
晨四點,我打電話給當時的幾個主要的主管,
要求在週六開會,以決定主打歌。我知道自己
有些過分,但事關華納成敗,個人的一些小小
犧牲並不重要。週六的一場討論,似乎沒有太
大的改變,經過半天的思考後,我決定不管如
何,我要〈天黑黑〉當主打歌。
同事提醒我,如果要選〈天黑黑〉,因MTV
還沒拍好,可能會延誤播出的時間,可能會影
響到已經談好的企業贊助。我說:『沒有辦法
,我覺得還是要主打〈天黑黑〉,所有延誤可
能產生的困難代價,我們現在就來克服。』
兩週後,孫燕姿的同名專輯在二千年六月上市
,離我第一次和孫燕姿見面已超過一年半了。
〈天黑黑〉的歌聲馬上從台灣頭傳到台灣尾的
大街小巷。這感覺好像在玩牌九,賭注己下,
牌已經發出來,只要一翻出牌,輸贏立判。
這一把,我賭贏了,大贏!六月初發片,到七
月底短短一個月內,光在台灣賣了三十萬張,
在新加坡,第一天推出就賣了七千五百張,在
過去十個月內,沒有一個人能有這樣的好成績
。
首批出去四萬張唱片,貨到唱片行立刻賣光,
通路馬上來要補貨,我們馬上追壓八萬份。孫
燕姿一炮而紅,以一個沒沒無聞的新人,第一
張同名專輯在台灣市場就大賣近四十萬,後來
在新加坡、大馬和香港,也都分別打破一萬兩
千張的銷量,中國大陸更突破了十五萬張。加
起來,孫燕姿的處女作賣了近六十萬張。
兩千年五月,〈天黑黑〉贏得亞洲十二項年度
新人大獎,並且也是公元兩千年度專輯銷售總
冠軍。
對很多人而言,孫燕姿不過是另一個大明星;
但對華納而言,她是一個奇蹟,而〈天黑黑〉
則是一則傳奇的開始。
─ 本文摘自周建輝的第一本書《打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7.212
→jord:推:推...可惜後來的華納變了 203.203.32.125 05/13
Yanzi 近期熱門文章
34
101
72
159
73
103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