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神奇》等公映一再延後 影片也有拖延症
最近已映或將映的新片中,有這樣一批「拖延症患者」:《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從開拍到公映耗時三年,大陸台灣合拍的電影《花漾》,從籌拍到台灣公映歷經四年
,從台灣公映到大陸公映相隔九個月,檔期一改再改,上映時間從今年4月延至9月;
籃球題材電影《神奇》從轟動開拍到沉寂三年,總算將在國慶檔公映;還有病情更嚴
重者,比如吆喝了七年的《人魚帝國》,原本宣稱今年暑期檔揭開面紗,現在看來又
是一場空……這些影片為什麼不約而同地患上不同程度的拖延症?
近日,南都記者對這批影片進行一番調查,發現在這些「拖延症」個案中,隱藏
了不少極具代表性的問題,比如高群書導演反映的製作部門溝通安排不給力的情況,
合拍片《花漾》大陸因故錯過原定檔期、轉而避開競爭高峰的種種狀況,《神奇》半
途改劇本、花大力氣轉制3D,《人魚帝國》七年拉鋸渾身是毛病等,這些問題與經驗
對從業人員來說可謂一個警醒。
中國電影市場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愈發需要建立健康有序的環境,愈發需要一
批專業的電影人——— 僅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電影圈「拖延症患者」案例不少,
前車之鑒,千萬不要放棄治療。
拖延症患者1號《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導演:高群書
●主演:楊穎、在熙、黃曉明
●開拍日期:2010年10月
●上映日期:2013年8月13日
A 拖延症狀
熱鬧登場到中途擱置,歷經三年變動
從開拍到上映,《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以下簡稱《風花雪月》)似乎從來就不
缺話題點。三年前,高群書導演終於拿自己在2003年買下的《風花雪月》電影改編
版權開刀。
2010年10月,電影在深圳開拍,伴隨而至的是男女主角黃曉明和楊穎(angelababy)
不斷續的緋聞,開拍初期網上還有大批圍觀網友直播拍攝現場,加上海巖的原著、
曾經的電視經典兩大口碑加持,片子可謂熱鬧登場。
不過之後,有關該電影的信息卻變得稀稀拉拉。直至2012年4月,光線傳媒在
北京召開發佈會,公佈16部2012年度要公映的新片項目計劃,其中高群書一人便有
三部作品:《神探亨特張》、《風花雪月》和電影版《征服》。
後來,2011年11月才開拍的《神探亨特張》如期在2012年6月上映,但確定2012
年8月上映的《風花雪月》卻又變得杳無蹤跡,直到今年5月份宣佈定檔。眼尖的媒
體還發現,去年「信誓旦旦」宣佈電影檔期的光線傳媒卻已不再負責發行,改由另
一家公司接手。
儘管距當年拍攝之初已過去三年,但電影在娛樂話題界並沒有被冷落的意思——
黃曉明與Angelababy情侶檔首度聯手之作、高群書因《小時代》掀起的罵戰,都成
為外界討論這部影片的談資。但可惜,電影的票房、口碑並沒有隨著話題熱度獲得
同步提升,在公映期間也被其他影片擠壓厲害,排片很少。
一部名作經典、一位名導、幾位明星偶像、有跨國犯罪、有火爆追車,這種種
加起來都讓電影長著一張「商業」好賣的臉蛋,最終卻換來諸多詬病。上映十多天
,電影僅入賬2000餘萬元。
拖延病因
高群書回應:去哪哪地震,團隊跟不上
經歷過《東京審判》原製片人跑路、自個掏腰包填補虧空的糟心情後,高群書
對電影圈的很多事都看透了,用他的話說是「一下從初中生升為博士了,之後再什
麼事都不是事。」
所以,當《風花雪月》遭遇拍攝不順、演員檔期難調、姍姍來遲難上映各種事
情後,面對南都記者的訪問,他還是淡定地回擊那些關於「消失又回來的電影」評
論:「我們從來沒有消失。一個片子你可以說一直在宣傳、一直在製造熱點,也可
以從來都不說、從來都不發(行)。一個片子有一個片子的運作方式。」
不過,在不同場合,高群書曾不止一次袒露心聲——「拍《風花雪月》真的讓
我對自己的把控能力產生了懷疑」、「一個導演該做的我都做到了,但團隊跟不上
,心裡挺受挫的」、「拍完這部戲讓我作了一個決定——以後我的片子都要自己做
製片人,自己有絕對的主控權。」從這些字句中,多少能窺視這部片子的諸多問題。
天災:去哪哪地震,一拖半年又半年
《風花雪月》官方微博上用「歷經7年籌備、3年拍攝……夢想的代價是昂貴的
,但也因此才最美」描述這次電影拍攝。高群書顯然是不同意的。他告訴南都記者
,「說起來好像貌似挺有理的,七年準備,三年拍攝,實際上都不是這麼回事兒。
我中間幹多少事情!」
2003年買下的電影故事版權,七年後才動工,高群書說這也是因為其間總有不
同的人找自己拍戲,從《東京審判》到《千鈞一髮》再到《風聲》、《西風烈》「
自己的事就放放。」
在最初拍攝計劃中,高群書預計最少120天內拍完。雖說後來拍攝週期長達兩
三年,但實際上加起來也是130天,他數了數:「2010年在深圳拍了四個月,2011
年在香格里拉拍了八天,去年在北京拍兩天,加起來就四個月零十天。超預算主
要是車戲,拍了1000多萬。別的是超期不超支,後期不要錢,演員也不加錢,導
演我也不加錢。」
輾轉幾地的拍攝計劃可以說是最耗時的部分。「在深圳拍完後就轉場,當時
就一個大眾熟悉的演員,市場號召力不夠,就跟片方商量,準備在視覺上增加點
吸引力,想結尾在國外,洋氣大氣點。」
基於這樣的考慮,首先將地點設定在日本沖繩,當聯繫好準備出發時,日本
地震了。劇組唯有改變線路準備前往新西蘭,孰料新西蘭也地震了。隨後,一切
都像設定好的程序一樣,電影劇組選定去哪個地區如泰國、雲南,當地就會發生
地震。「這大半年過去了,後來敲定去香格里拉。但香格里拉冬天太冷,於是推
到了2011年4月。」
拍攝進度一推再推,三位主角尤其是兩位中國演員越發走紅,也自然地牽扯
到藝人檔期問題,「Angelababy和黃曉明後來特別火,忙得不行,檔期一直碰不
上,就半年前約檔期還是沒拍成。」
人禍:製作溝通不給力,頻換場景難接戲
如果說天災無可奈何,那麼後方人員工作上的問題則給導演帶來更多困擾。
高群書毫不避忌地指出製片部門在拍攝過程中的各種溝通不力,「沒安排好細活
,沒安排好場景。比如拍個酒店,拍著拍著酒店不讓拍了。為什麼呢?因為燈光
把人家地板給劃花了。換了個賓館,拍著拍著又不讓拍,(因為)人家總統套間的
餐桌給人劃(花)了。
在深圳特別多這種狀況,換場景是經常。前面看完,場景定下來,咱們今天
就在這兒拍,第二天真拍時卻說不讓拍了,要錢,一天五十萬,不知道怎麼回事
。這肯定不是導演的原因,導演肯定管不了這麼多,這就是製片人的問題。我沒
那個能力去每一件事都瞭解到。」
高群書稱這些不順是無心造成的困擾,他開玩笑稱也許是開機日子沒選好,
「按說也不能叫困難……全是小事,但小事弄得你拍著得換場景。電梯拍了一場
戲,下一場這兒還要發生事,但酒店不讓你拍了,就不接戲了。這些東西會影響
質量和進程。花錢並不一定多,只是能力問題。」
《風花雪月》遲遲才上映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好處。就拿劇組起初擔心的「明
星名氣」問題,隨著黃曉明、Angelababy這兩年飆升的人氣,卡司陣容是升值的
。而審查也相對放鬆了,
「我開始做電影的目標就是做主流商業片。其實《風花雪月》審查的複雜程
度和艱難程度在當時很難——這是寫一個警察的變節,這是叛變,實際上非常敏
感的……如果三年前出來的話,一定剪得面目全非,而現在就沒事。(拖了)三年
或許不是好事,但今年的世道肯定比去年前年更好,每天銀幕數在增加,每天觀
眾在增加,審查也放鬆了。每一個片子都會有審查意見,沒有傷筋動骨。」
C 拖延診斷 一個好漢三個幫,團隊夥伴得靠譜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好導演自然少不了得力的幕後精英。但如果
導演無法全身心投入創作,要四處找投資、要管理人事、要操心今天去哪裡拍哪
個場景,還要時刻自我提醒審查的尺度……這就仿如帶著厚重的鐐銬起舞,難以
大步邁前,玩突破、搞創新。
正如高群書導演此次,自然災害此類客觀因素雖然無從改變,但是如果製片
部門的工作具備規範性和專業性,讓一切在計劃中有序進行。雖然很多狀況因素
與導演無關,但是這往往決定或左右了導演的進程和心情。
在電影產業化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電影團隊合作更加重要,上游與下游的
順暢聯結更是產業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導演要想少操幾個心,還是得趕緊找一
撥靠譜的幕後夥伴。
拖延症患者2號《神奇》
●導演:胡雪樺
●主演:黃曉明、郭采潔、埃裡克·馬比烏斯、金雅中
●開機時間:2010年8月16日
●公映時間:2013年9月28日
A 拖延症狀
「姚明退役了,易建聯回廣東隊了,黃曉明都從華誼兄弟離開、自立門戶兩年
多了……」
《神奇》的「拖延症」,就跟片名一樣,神奇!2010年8月16日,該片在上海
秘密開機,公映時間則是今年9月28日,劍指國慶檔。
該片是上海電影集團與美國 NBA合作拍攝的籃球科幻電影,2010年開機時,一
度引發轟動。片方找來多位 NBA明星,如姚明、易建聯、卡梅隆·安東尼、德懷特
·霍華德、斯科蒂·皮蓬等客串,中國演員陣容則包括黃曉明、馮德倫、金雅中、
陳建州、黃奕、郭采潔等。同年10月的發佈會上,導演胡雪樺宣稱將於次日(2010
年10月13日)拍攝影片大結局。
2012年的上海電影節,該片曾舉行宣傳活動,發佈預告片。之後又悄無聲息。
一年之後的上海電影節上,《神奇》作為參賽片亮相,讓一眾媒體記者大呼意外。
有記者戲稱:姚明退役了,易建聯回廣東隊了,黃曉明都從華誼兄弟離開、自立門
戶兩年多了,《神奇》還是沒有公映……
更讓媒體不解的是,記者們無緣觀看這部參賽片的官方放映。據報道,主辦方
將影片的門票幾乎全部「承包」,一場競賽片的常規放映變成了「內部觀摩」。
有媒體評論直指:「前不久《富春山居圖》引發觀眾和網友的瘋狂吐槽,連主
演劉德華、導演孫健君也在微博和其他公開場合向觀眾致歉,業內人士多次提到製
作不夠嚴謹的電影對於產業的傷害。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入圍上海電影節競賽單元
的《神奇》選擇這樣『低調』的方式登場,不讓觀眾和媒體看片,不得不讓人對於
其中的動機產生懷疑。」本月14日下午,該片在北京舉行發佈會,宣佈定檔9月28日。
拖延病因
主創回應媒體:後期轉制3D花時間,大牌球星檔期短
歷經三年,《神奇》總算要公映了。對於這三年裡發生的事情,外界頗感好奇
,什麼原因導致《神奇》患上「拖延症」?在上海電影節、影片定檔發佈會等不同
場合,導演胡雪樺都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
對此他的看法是,一部電影製作時間長達3年,在好萊塢很正常:「不在早,
不在晚,在好。」據其透露,影響到影片製作的原因主要是後期轉制3D花時間,
「在2010年啟動拍攝之後,我曾停過半年打磨劇本。此後,我想用3D拍攝該片,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比如當時 NBA球星霍華德過來參與拍攝,只有3至5天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想
要配合好3D拍攝是不可能的。後來,有一家日本的3D公司為我們免費作了測試,製
片方才突然發現,3D製作效果特別好,能為這部影片錦上添花。」
其次,大牌球星檔期短,配合費了不少勁,「由於球星們只給5天檔期,因此就
先拍了他們的戲,然後停了一段時間,再協調黃曉明、郭采潔、金雅中、馮德倫、
陳建州、黃奕等演員的檔期,開始第二階段的拍攝。」
C 拖延診斷 都是3D的錯?
自從3D成為潮流之後,國內外不少電影都嘗試過後期轉制3D,但並不是每一部
電影都適合3D,需要3D。《神奇》花費大力氣轉制3D,其效果究竟如何,自然需待
觀看過影片之後才有分曉。
此外,導演有一些話值得留意:「在2010年啟動拍攝之後,我曾停過半年打磨
劇本」,「製片方才突然發現,3D製作效果特別好」。「曾停過」、「突然發現」
,這種言辭至少說明一件事,拍攝準備不夠充足。至於「拖延症」有無其他病因,
目前尚不得而知。
拖延症患者3號《花漾》
導演:周美玲
主演:陳意涵 陳妍希 言承旭 鄭元暢
台灣公映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大陸公映日期:2013年9月6日
A 拖延症狀 大陸公映檔期一改再改,從4月延至9月
大陸與台灣合拍的電影《花漾》將於9月6日在大陸公映。到那時,距台灣公映
已有九個月。
《花漾》由台灣導演周美玲執導,集結當紅「雙生雙旦」陳意涵、陳妍希、言
承旭、鄭元暢,還有任達華、吳君如、李小冉等,演員陣容堪稱華麗,而且投資達
1.5億台幣(約合3000萬人民幣),其中有當局文化部門參與投資。
這樣一部電影,關注力可想而知。2012年12月28日,該片在台灣上映,票房與
口碑的表現卻遭遇滑鐵盧。上映一周票房收入僅400萬台幣,最終票房僅停留在500
萬台幣左右(約合102萬人民幣)。票房慘淡,電影品質方面也被不少影評人痛批。
據資料顯示,早在2008年,周美玲就開始構思這部電影。該項目在2008年曾入
圍東京電影節創投單元,獲得2009年台灣電影輔導金補助,並在2011年底得到台灣
文創一號以及文建會的認同,通過投資案。
該片在台灣公映的版本長達120分鐘,於2012年12月28日上映後票房成績並不
理想,引發許多爭議。好評認為本片「將愛情與人性之間的糾葛刻畫成一部好戲,
沒有磅礡的氣勢,但看完有綿延不絕的享受」;而劣評則認為「主線鬆散,支線凌
亂,劇情差勁到一個極致」。知名影評人麥若愚表示,台灣電影看似熱潮回春,但
很多技術和劇本其實還沒準備好,一旦基礎扎根不穩,擁有再堅強的偶像卡司包裝
,也不一定能賣座。
台灣上映期間,除了影片本身品質引發的討論,台灣媒體更質疑台灣文化部門
創投該片所動用的「國發基金」可能會因此虧損,也質疑與大陸方利益分配問題。
台灣文化部門甚至出面回應,稱《花漾》與大陸方採用「包底分紅」的「保證票房
」合約,這是確保台灣方收益的最佳選擇。
光是大陸方購買《花漾》版權,就可保證台灣方穩拿人民幣900萬元的回收。
當大陸票房超過人民幣5500萬元以上時,台灣的南方島公司可參與分紅,台灣文化
部門也可以股東身份參與利潤分配。他們稱這已是近年來兩岸合作拍片以「包底分
紅」方式,台灣方回收金額極高的紀錄。
翻看《花漾》大陸公映的相關報道,該片原定於2013年4月22上映(這距離台灣
公映已有四個月),但大銀幕上一直未見其蹤影。直至本月2日,媒體才收到片方發
來的通稿,「《花漾》發海報定檔8月30日,上演江湖青樓情義交戰」。8月26日,
媒體報道,「《花漾》曝新照,9月6日上映」。一拖再拖,檔期一改再改,《花漾》
總算將在大陸影院與觀眾見面。
拖延病因
大陸片方回應:合拍片還是引進片?暑期檔還是緩一緩?
從原定的4月公映,延至9月,《花漾》姍姍來遲。近日,南都記者聯繫上該片
大陸片方北京百世嘉文化有限公司宣傳總監許小姐,瞭解其中緣由。據其介紹,大
陸公映時間之所以拖延,原因包括片子需重新剪輯、分析市場選擇合適檔期等各方
面的考量。她表示,對該片的大陸市場票房很有信心。
第一次,錯過4月檔期
許小姐告訴南都記者,影片原定4月22日在大陸公映,錯過這個檔期主要有兩
個原因:「影片需要進行重新剪輯,但台灣片方給片子又晚了一些,沒趕得上,
所以錯過了。」
南都記者從一位業內知情人士處瞭解到,對於該片在大陸公映的「身份」——
是合拍片還是引進片?兩岸的片方一度產生分歧:大陸片方打算用合拍片身份,
台灣片方則想用引進片,雙方糾結不下,導致錯失4月檔期。問題的焦點在於分成
比例不同。
如何「包底分紅」?對此,許小姐並未正面回應,只表示最初討論過這兩種情
況,最後雙方決定採用合拍片,「大陸片方參與投資出品,還有一些策劃等,確是
合拍。合拍片與引進片的分成比例不同,但具體而言這是商業機密不方便透露。」
大陸公映版本進行重新剪輯也有兩個原因。許小姐透露,一是考慮到影片120
分鐘的時長太長了,在聽取發行、營銷人士的建議後,大陸片方決定將影片剪短
至95分鐘,「我們重新找剪輯師來剪的,但其間與導演、台灣片方都保持溝通。」
第二,「送審後,有些鏡頭尺度過大需要修改。」
第二次,避開8月檔期
第二次檔期調整到8月30日,為何又沒有如期上映?許小姐告訴南都記者,這
次是片方主動避開8月30日。一方面是因為發現這個檔期競爭相當激烈。同期有
《怪獸大學》、《激戰》、《侏羅紀公園》3D等賣座老片,還有來勢洶洶的《了
不起的蓋茨比》新片入市。
另一方面,考慮到《花漾》的目標受眾是年輕人,其中學生群體正在返校,
為了等這批受眾,片方決定再次調整檔期,「避開競爭高峰,同時讓我們的目標
受眾有時間去影院觀影」。
檔期一再拖延,網上已有該片的盜版資源可下載觀看,對影片票房形成不小
的威脅。對此,許小姐信心滿滿,「這是個膠片質感很強的電影,在自己電腦上
看和去電影院看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相信期待這部電影的觀眾還是會去影院
觀影」。
與許多電影上映前劇組四處巡迴宣傳造勢不同,《花漾》的「大陸行」非常
低調,幾乎沒有見到演員現身宣傳。業內有一種說法稱該片的演員不配合宣傳,
導致影片的映前宣傳做得「乾巴巴」。
問及為何沒有落地活動,許小姐回應說,並非演員不配合宣傳,而是檔期很
難協調,「我們原先想策劃八位明星齊聚,但這太難了,演員們都很忙,有的在
拍戲,李小冉懷孕了也不能出來,所以只能放棄這個創意。後來在探討的過程中
,我們覺得,其實線下活動也不是唯一的,不如嘗試線上的宣傳,不走常規路。
我們根據影片本身的特色在線上的平台做一些探討互動,更易於將訊息傳遞
到年輕受眾。此外,我們開發了許多新穎的周邊產品,通過搶票、互動等回饋給
關注這部電影的粉絲,感謝他們的一路相伴,一路支持。」
C拖延診斷
大陸台灣合拍電影,尚需更多摸索
合拍片《花漾》大陸之行一拖再拖的原因,相信遠遠比目前片方的這種官方式
說法要複雜得多。拍電影本不易,加上涉及到兩岸不同公司,出品方、製品方、導
演等合作搭檔在工作理念、方式都會有所不同,這對該片團隊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不管怎樣,這是大陸與台灣合拍電影的又一次摸索嘗試,希望業內人士可借此吸
取經驗教訓。
拖延症患者4號《人魚帝國》
導演:邁克爾·弗蘭奇斯科特·米勒
演員:歐嘉·柯瑞蘭寇史蒂夫·波利茨 施艷飛
開機時間:2009年
公映時間:未知
A 拖延症狀
「病情」最嚴重,偽好萊塢身份,至今未見真容
今年4月北京電影節期間,《人魚帝國》的3D立體校對總監恰克·科米斯奇亮
相技術論壇,之後還帶著主演之一施艷飛登上閉幕紅毯。這兩個動作,讓媒體記者
嗅到同一個信息:多少年了,一直未見廬山真面目《人魚帝國》終於爆出最新動向。
翻查近年來的報道,這部號稱投資1.2億美元的中美合拍巨製,從2006年籌拍,
2008年公佈首款海報,2009年底開機,2010年4月邀請媒體探班,同年6月《紐約時
報》以一篇數千字的長篇報道,披露該片所謂的「好萊塢合作方」其實是投資人自
己在美國註冊的「空殼公司」,而且該片更換了四位導演,主創多為美國的二三流
角色。
有國內媒體對此跟蹤調查報道稱,「相關人士拒絕對這篇負面報道做出回應。
但從多方渠道打聽到的情況表明,《紐約時報》的描述基本屬實。也有知情人表示
,支持文章論點的事實基本準確,『但是唱衰《人魚帝國》的輿論導向還是很明顯
,很多正面的事實,文章中並沒有作出交代。』」之後,該片就陷入沉寂,直至
2012年10月突然曝光一部預告片,被網友吐槽稱「不知這1.2億花去哪了?」
在今年4月的北京電影節期間,片方透露影片預計將於今年暑期檔上映。然而,
暑期檔都快結束了,國慶檔都要來了,《人魚帝國》又沉入水底,不見一絲動靜。
隨著暑期檔的到來,該片顯然沒有兌現「承諾」,再度陷入無聲息狀態。
南都記者日前向負責該片的宣傳公司打聽進度,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片子未能
如期在暑期上映,公司方面已經暫時中止該片的宣傳工作,目前尚未收到重新啟動
宣傳工作的通知。
拖延病因
媒體報道:宣稱國際化運作,操作手法相當中國化
綜合媒體過往各方面的報道,《人魚帝國》的拍攝拖延堪稱「奇景」:劇本由
投資人姜紅宇親自操刀,並且在10個好萊塢編劇的幫助下修改了40遍;主創人員頻
繁更換、拍攝過程頻頻中斷;片中將出現20多個CG角色,超過1000多個CG鏡頭,真
實部分佔影片的40%,動漫特效佔了60%。
作為一部擁有大量CG鏡頭的3D電影,製作難度大。2010年,時光網記者連線
《人魚帝國》的製作公司E-m agine前高級僱員,該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認為,
這部宣稱國際化運作的影片項目,操作手法其實非常中國化。
C 拖延診斷
僅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
《人魚帝國》似乎在製作前後的每個環節,都遭遇極大的難題。真相是什麼?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熱錢湧入電影。熱情常有,專業電影人不常見,更多的是對此
行業不甚瞭解的煤老闆、廣告商、房地產商等等。
從《紐約時報》對《人魚帝國》投資人的情況披露來看,這位投資人與這部電
影就是「熱錢+熱情」造就無序混亂的代表。電影不是用來玩票的,拍電影需要的
不僅僅是熱情,還有專業。《紐約時報》報道稱,該片原定5000萬美元的預算已經
翻倍,成本遠超過吳宇森的《赤壁》,「有可能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慘重的一次失
敗」。
2013年08月29日 南方都市報 策劃:南都首席記者 方夷敏
采寫:南都記者 陸欣 朱燕霞 實習生 魯雪婷 王小娟
http://ent.sina.com.cn/m/c/2013-08-29/11373998048.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9.192.85
Xiao-Mi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