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超越偶像

看板Xiao-Ming (黃曉明)作者 (善地鵝頸橋)時間12年前 (2013/05/18 15: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黃曉明坐在椅子上,兩隻腳高高地翹在身前的桌子上。看到這個樣子不由一愣,這姿 勢接受採訪有些太隨意了吧。但隨即他的臉上湧上了歉意的笑容,「不好意思,只能 用這個姿勢。」他努力欠起身來說話。 4 個月前,拍攝《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帝國》吊威亞時,黃曉明從離地三米多的空中掉 了下來,左腳粉碎性骨折,植下了四枚鋼釘兩枚鋼針。但40天後他就開始拖著腫脹的 左腳,用右腿支撐著拍戲,「現在快拍完了,拍完後就會把鋼針取出來,休養一個月 馬上開始下一部戲。」 這個福布斯2013中國名人榜上排名最高的內地男藝人,依然像個拚命三郎一樣努力。 在不能拍戲的時候,他甚至坐在輪椅上去錄了一首單曲。在過去的幾年裡,黃曉明以 每年四到五部電影的速度奔跑。在2012年他更是打破了自己的紀錄,連續拍攝了《無 問西東》、《匹夫》、《大上海》、《血滴子》、《中國先生》娛樂(又名《中國合 夥人》)5部電影和一部60集電視劇《岳飛》。 俊朗陽光的外型加上勤奮和努力,讓黃曉明牢牢佔據著中國一線男星的位置。福布斯 2013年中國名人榜上,黃曉明以超過7,000萬人民幣的收入和高曝光率,成為國內排 名第8的男藝人。 在「內地第一小生」光環之下,追隨者不僅是萬千「明教」粉絲,還有眾多的商業 品牌。其中包括奔馳、天梭、古馳(Gucci)、飄柔、玉蘭油等諸多大牌,一份兩年 期的代言合約價格在幾百萬到千萬人民幣的區間浮動。 當我們將看做一個產業的時候,明星就是這條產業鏈條的最主要產品,代言是他們 的價碼。黃曉明在商業代言上的成功源於他作為「產品」的鮮明定位-- 偶像。 這就是偶像的價值,他是老少咸宜的,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喜歡,因而也就可以代言 各種各樣的、男女老少的產品。」黃曉明經紀人、黃曉明工作室董事總經理黃斌這 樣詮釋一個偶像產品背後的商業邏輯。黃曉明的代言範圍也因此上至豪車名表,下 至日常消費,全面通吃。 「每當我的人生轉折的時候我的腿就會受傷。」黃曉明笑著說,35歲的他已經學會 了將所有的痛苦都看作享受。 這是他的腿第二次受傷,上一次是1996年。正是在那年夏天,他拄著枴杖走進了北 京電影學院考場,也由此踏上了一條偶像之路。那個時候的黃曉明很是青澀、誠實 得有些木訥。當面試老師讓他表演一個「捉蛐蛐」的小品時,他卻說「青島沒有蛐 蛐」。即便如此,崔新琴老師卻堅持把他留了下來,因為她知道就算他是塊木頭, 那也是塊漂亮的木頭。 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剛剛大二黃曉明就接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廣告,大三他就接演 了第一部電視劇《愛情不是遊戲》並且上來就出演男一號。2001年前,黃曉明已經 出演了近十部電影電視,但是一直不溫不火。 真正讓黃曉明開始紅起來是2001年到2005年持續熱播的三部曲電視劇《大漢天子》 ,這部集合了陳道明、賈靜雯等當時一線影星的電視劇,在多個地方台都長期佔據 了收視率前三甲。 這部從台灣火到內地的電視劇成就了黃曉明的偶像之路-- 陽光帥氣、華服出鏡、 完美到不真實。此後,《神鵰俠侶》、《新上海灘》中楊過、許文強一塵不染的英 雄角色不斷推高著黃曉明的完美偶像形象。 或許是他長得太過標緻了,當他獲得了無數粉絲,被奉為「明教」教主時,也被無 比自然地歸入花瓶行列。2007年,一次「中國最美50人」的評選中,黃曉明赫然居 榜首,他身後才是鞏俐、周潤發、范冰冰、張曼玉、章子怡、王力宏、桂綸鎂…… 單純的外貌顯然不足以支撐黃曉明一線影星的定位,人們開始用演員的本分--演技 來考量他。黃曉明也不願再出演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大英雄,他選擇了《鹿鼎記》 的韋小寶,一個披頭散髮的搞怪混混。他開始想著掙脫花瓶的標籤,讓人們為他的 演技而不是容貌喝彩。 但努力並不等於立竿見影的成功,對黃曉明演技的持續質疑在2010年達到頂峰。 當年 4月上映的《葉問2》,儘管黃曉明豁出了形象,被「打」成了一副豬頭造型 ,但是「甄子丹負責演葉問,黃曉明負責 2」依然是這部片子最具傳播力的笑談。 隨後他的身高成了全民談資,黃曉明甚至當眾脫鞋以證179cm的淨高,但「他脫增 高襪了嗎?」成為新的問題;演唱《One World One Dream》時,「not at all」 的發音酷似「鬧太套」遭網友調侃,「鬧太套」隨即成為當年網絡十大熱詞。 對於一個偶像形象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樣的持續負面打擊更嚴重的了, 「現在看 起來不算什麼,但這對我是比較大的打擊。」做啥啥不對,讓聽慣了掌聲的黃曉 明難以承受,常常舉止失措。 在這一年末,黃曉明因為新合約談不攏而離開華誼兄弟。摘下了「華誼一哥」的 帽子,他也失去了一把多少能夠遮風避雨的保護傘,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最大 的虧是在那段時間沒有把握到一些能讓我更進一步的好機會。」具體的細節黃曉 明至今不願提起。 2011年初,黃曉明決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他找來了黃斌擔任CEO,黃斌出身於 《新聞晨報》記者,曾是《南京!南京!》、《無極》、《梅蘭芳》等電影的宣 傳營銷總監,也是《左右》、《我的唐朝兄弟》、《趙氏孤兒》的製片人。 黃斌接手時,正是黃曉明那些「成長的煩惱」最嚴重的時期 ,他之前接的幾部電 影,比如《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神奇》遲遲未製作完成,2011年整一年竟沒 有一部作品與觀眾見面,壓力可想而知。他依然相信基本面良好的黃曉明只是一 時挫折。「曉明積累很深,人氣還在,他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綜合素質極高的明 星胚子:天生的外形條件,隨和、好交友的性格適合這個圈子,在娛樂圈真的想 成功做人很重要。」 幾個月後一則凡客誠品的廣告開始佈滿北上廣地鐵站--「黃曉明,七歲立志當科 學家,長大後卻成為一個演員,被賦予外貌、勤奮和成功,但也被賦予譏諷、懷 疑和嘲笑,人生即是如此。你可以努力,卻無法拒絕,哪有勝利可言,挺住意味 著一切。沒錯,我不是演技派,NOT AT ALL,我是凡客。」 與其遮掩,不如坦然,伴隨著這段旁白的照片上,不再是那個永遠只用陽光笑容 耍酷的大男孩,而是一個鬍子拉碴但卻眼神堅定的男人。人們突然意識到,在高 富帥外表之下的黃曉明同樣滿是痛苦,所能依靠的同樣只是一顆奮鬥不息的屌絲 之心。 這與其說是黃曉明一個人的獨白,不如說是70末80後一代人的心靈獨白。一則廣 告將所有的負面影響扭轉為正能量,黃曉明用自嘲的方式宣告著自己的「快意人 生」,也宣告他的偶像之路開始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我們期望黃曉明是陪著一代人一起成長。希望大家看到他的成功、開心、失落 和淚水。這才是偶像真正的意義。」這背後,是黃斌對偶像的全新定義,黃曉明 不再想只是一個容貌好看的花瓶,而是一輩子的偶像。 「韓國式的偶像組合是偶像,但雷鋒、毛澤東也是偶像。我更願意把偶像理解為 榜樣,我不把自己定位於一個時尚的表面的偶像,而是一個能告訴別人怎麼做是 對的榜樣。」黃曉明正在把表面的偶像植入更多的內容。 成為偶像,除了形象健康的基礎條件外,更重要的是有普世價值觀。「當藝人成 為一個品牌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能夠輸出價值觀。」黃斌將這視為真 正偶像必備的要素。要想成為60歲時的奧黛麗·赫本、50歲時的湯姆·克魯斯這 樣長盛不衰的偶像顯然並不容易。在一個平民的年代,憑空而生的大英雄只能帶 給觀眾短暫的感官刺激,而真實的奮鬥才能激起一代人的共鳴。 相信奮鬥,相信努力,這是作為偶像的黃曉明所傳達的價值觀。4 月上映的《中 國合夥人》中的「土鱉」成冬青是黃曉明特意向導演陳可辛爭取來的角色。陳可 辛本來認為他的外型適合「海龜」孟曉俊,但以新東方 CEO俞敏洪為原型的屌絲 逆襲故事讓黃曉明感同身受。 成冬青出身農村,憑借自身努力考上名牌大學,然後一步步攻克英語難關,並成 功地將英語培訓變成產業,改變自己人生。黃曉明的人生相對順利,但也出生於 青島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憑借一步步打拼才擁有今天的一切。剛出道的時候, 他也曾住在每個月幾百塊的合租房裡,下樓買個肉夾饃便是一頓豐盛的晚餐,孤 獨但卻不曾失去希望。 「他當然夢想站到領獎台上,但成為演技派需要時間。就像天王劉德華、影后張 曼玉初始演技也並不被認同,但是演得多了就會有一個質變,碰到一部片子就會 起來了。」黃斌的「量變引起質變」的策略很簡單,黃曉明開始不在選戲上做太 多的糾結,更重要的是趁著精力充沛多做各種突破。 在過去的兩年中,黃曉明就像一個離經叛道的青春期少年,開始走著一條看似完 全和傳統偶像形象對著幹的道路。只要不是光鮮亮麗的偶像形象,所有的角色他 都願意飾演。從《匹夫》的土匪頭子方有望到《血滴子》的天狼,在電影院裡看 到的黃曉明更像一個滿是經歷的中年男人。 在接演戲目上,演員更多的是被動選擇,影片的導演、製作甚至燈光完全不受控 制,角色塑造也便不能同自身定位相符。而工作室的成立讓黃曉明有了更多的空 間為自己的發展細細謀劃。 「電影和娛樂產業還是一個內容為王的產業,內容的力量甚至大過資本,只要有 好內容就會有無數的錢想湧進來。」黃斌透露他們已經購買了近十部小說,方向 是偶像類青春題材、奇幻架空和《做單》這樣的商戰題材。 一部為黃曉明量身定做的劇本也已經開始創作,「這樣的好處是能夠將黃曉明的 定位從一開始就納入到創作中去,出來的角色定位也和品牌定位相符。」黃斌透 露這將會是一個系列化的大眾商業類型電影,黃曉明的形象依然不只是一個傳統 意義上的偶像。 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中國,總票房依然以每年 30%的速度保持著快速 發展,擅長投資的黃曉明當然不會錯失這樣的機會,「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大 家更願意掏腰包進電影院,所以娛樂行業發展會很好,我會在本行上更加專心。 」除了在出演的影片中更多採取片酬入股的方式之外,黃曉明也開始投資非自己 主演的電影。 《匹夫》是黃曉明第一次以片酬作為投資的電影,他也同時擔任出品人。這部他 半路接手的影片更多出於對新生代導演楊樹鵬的力挺,儘管近 3,000萬人民幣的 票房並不高,但對黃曉明工作室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我們向新生代導演表達了我們願意合作和支持的態度。現在每天都有很多新生 代導演找上門來。」黃斌說。《匹夫》的合作頗有幾分「千金買馬骨」的姿態, 在《匹夫》之後,黃曉明工作室跟電影頻道合作了「Action !第 N代導演!」 計劃,也跟中國傳媒大學合作了「明天獎學金」。在導演資源稀缺的影視行業, 黃曉明已經將觸角伸到了產業鏈的最上游。 「電影是一個組合投資的產業形態,年輕導演的電影投10部可能虧7部,但每一部 投資金額都不大,只要有一部就賺回來了。」黃斌看電影投資的角度同風險投資 選公司如出一轍。 在快速增長的中國電影行業中,湧動的熱錢讓各種人才稀缺。「經常想做一個項 目發現找不到好的編劇、導演、燈光、製作等等,幾個特別好的活幹不完,特別 新的你也未必敢用。」黃斌正在為黃曉明工作室的長遠發展佈局,計劃從目前的 20人擴張到40人,現在他已經收到了一萬多份的簡歷,為接下來的擴張做準備。 在工作室成立了兩年之後,黃曉明也打算進入藝人經紀領域。「很快你就會看到 一些藝人簽進來,」黃斌說,毫無意外,引進的藝人依然是青春偶像型的,「曉 明能吸引很多的資源,完全可以用到其他人身上去,我們沒理由不去做。」 黃斌正在推動幾個由黃曉明工作室主導的影視項目,在這幾部主打方向為青春偶 像和商業題材的電影中,黃曉明不再是主演而是參演和出品人身份。 以自己的品牌為支點,黃曉明正在將自己的工作室鍛造成一個偶像夢工廠。 風險投資人黃曉明 黃曉明骨子裡是一個危機意識很重的人,「我總是擔心有一天我的身體或者容顏 老去,是不是還給我的孩子買得起進口奶粉,還養不養得起我的父母。」身為家 中長子長孫的黃曉明有一份天生的責任感,他也因此渴求更大的財富。 如果選出一個內地最懂商業的明星,非黃曉明莫屬。2009年華誼上市,黃曉明持 有的 180萬股華誼兄弟股份曝光,在華誼兄弟百多位藝人中,如此手筆投資公司 股票的僅他一人,這筆2008年 540萬人民幣的投資也讓黃曉明一躍成為億萬富豪 ,其股票市值一度高達1.65億元。 「這只是大家知道的,其實還有很多,也有虧的,只是大家不知道。」談起投資 ,黃曉明就像一名地道的風險投資人。除了華誼兄弟之外,黃曉明旗下還投資了 香港金鐘酒窖(紅酒)、佳美口腔、高爾夫球場等諸多項目,其中不少項目已經 具備上市資質。 從《大漢天子》、《神鵰俠侶》到《新上海灘》黃曉明出演的電視劇收視率都創 下當時的紀錄。他在投資領域斬獲頗豐,也是得益於這種對大眾市場的敏銳直覺 。「兩者本質沒什麼差別,只是賣商品和賣人而已。」在黃曉明看來投資實業與 娛樂業其實相通。 對金鐘酒窖的投資就來自於黃曉明日常跟朋友吃飯時的觀察。2010年他意識到紅 酒在明星和富豪們的餐桌上盛行起來。「對中國人來說,吃喝是最重要的事,餐 桌經濟是一塊大市場,大家普遍愛慕虛榮,紅酒被認為是奢侈品還有『健康』概 念。而且紅酒也是禮品市場很好的選擇,不僅可以自己喝,不喜歡喝也可以低一 點賣掉。」黃曉明對紅酒市場的分析頗有幾分史玉柱般的大道至簡。 未料勝先料敗,規避風險是黃曉明的一貫準則。他因此引進法國拉菲等五大酒莊 高檔紅酒,而沒有選擇中低端市場。「高端紅酒是稀缺品,每年只有幾萬箱的產 量,喝完就沒了,價格不可能下來,能夠長期保值,壓在手裡也沒關係。」 這個總共 6,000萬人民幣投資的項目,黃曉明召集了 5個商界和演藝界朋友共同 完成,並選擇了其中一個從事高爾夫的朋友作為主導。「高爾夫有很多渠道資源 ,高爾夫和高端紅酒目標人群相似。」 金鐘酒窖的商業模式頗為不同,是在全國各地召集當地富豪做高端紅酒拍賣會, 同時利用黃曉明的演藝界資源邀請明星參加,「拍賣形式的價格通常會比較高, 一場通常是幾千萬的成交額。」黃曉明的投資一年就收回了成本。 在黃曉明看來金鐘酒窖的成功首要因素在於選對了執行人,他堅信投資首重投對 人。背後邏輯並不複雜,「對公司而言有了好主意不夠,執行力很重要,而執行 力靠人。」 黃曉明性格隨和,喜好交友,也因此有眾多機會找上門來,他曾因盲目投資而吃 虧不少。現在他選擇進入一個行業頗為謹慎,通常都會找到專業人士進行盡職調 查,出具報告。然後他還會選擇一個該行業的人作為共同投資人,一起承擔風險。 最近黃曉明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了一個剛剛冒出來的人才類網站。但顯然, 他對互聯網的認識很清醒,「互聯網是個陷阱,常常看起來很好,但是實際上不 是那個樣子的,你得看人。」大眾消費、醫療和環保才是他眼下最看重的行業, 其中在大眾消費領域已是磨刀霍霍,準備出手。 「認準了人,認準了項目,量力而行,不要一口吃個胖子。少碰股票二級市場, 最好不要碰。」黃曉明已然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投資準則,並且嚴格執行。 2013年04月23日 福布斯中文版 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304/0025324.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9.194.66
文章代碼(AID): #1Hbp2MUE (Xiao-Ming)
文章代碼(AID): #1Hbp2MUE (Xia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