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哭泣的合夥人
在北京競園的一家後期製作公司,陳可辛導演請人看他將要上映的新片《中國
合夥人》。看完之後,徐小平執意要大家發表意見。
我的回答是,感覺陳可辛導演回到了他很擅長而我又很喜歡的那種題材。這種
題材也是包括菲茨傑拉德在內的作家總在描述的:年輕人渴望得到美好的東西,他
曾經無限逼近甚至一度擁有這美好,但他認為因為自己一無所有,所以失去了這些
;後來當他通過個人努力或走了狗屎運變成一個Somebody時,他卻發現自己再也無
法擁有那些美好的東西了。
當然這樣的概括對你理解這部電影毫無幫助,甚至也不能讓你產生好奇心。這
部電影之所以尚未上映就引人注意,還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中國公司的故事。這
個名叫新夢想的公司,其原型被認為正是徐小平參與創立的公司新東方。
新夢想是由三個北京大學的學生和老師創立的,新東方也是;新夢想最初的創
始人成東青是一名從農村考上北京大學的孩子,留校當了老師,卻因為在校外辦補
習班被開除,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也是;成東青對他的兩個聯合創始人非常尊敬
,處處忍讓,至少一度認為他們能力超過自己,但最終三人之間卻發生分歧,俞敏
洪也是;新夢想是一家民辦教育公司,最終在美國上市,新東方也是;新夢想的三
位創始人之間的感情愛恨交織,新東方也是。其中還有無數細節上的相似,比如俞
敏洪和成東青都曾修學一年,新東方和新夢想早期都用麻袋裝現金??
根據徐小平的說法,在一次飯局上,中影集團的韓三平講述了他如何從一名電
影廠內沒有資格進入片場的電工,變成現在中國電影最重要的人之一。韓三平認為
,他的經歷正像新東方的故事一樣,是時下流行的「中國夢」的代表。他提議將新
東方的故事拍成一部電影。
在他的鼓動下,徐小平撰寫了第一個版本的劇本,描述一位海歸從海外回來投
靠他在國內的朋友,一起創業的故事。這個故事根據的正是徐小平當年回國和俞敏
洪一起創立發展新東方的經歷。不過,當陳可辛導演決定執導這部電影時,陳大刀
闊斧將劇本修改成了現在的《中國合夥人》。主角也變成了黃曉明扮演的成東青。
拿到導演修改完的劇本之後,徐小平將兩個版本的劇本分別快遞給了俞敏洪和
王強——新東方三駕馬車中的另外兩名,表示此事與自己無關。他可能猜測到他們
會表達不滿。
果然,俞敏洪後來通過自己的微博公開聲稱,「我到今天也沒見過陳可辛或任
何演員,所以我不知道這部電影和新東方有什麼關係,當然更沒有參與投資。徐小
平和我提過這部電影,但我堅決反對把新東方搬上銀幕,所以現在和未來這部電影
和我都沒有關係。」
據說俞敏洪看過這部片子的一個剪輯版本。看完之後,他也只是很有風度地說
,不要讓自己的意見影響到導演。這部講述中國公司創業史的電影在未上映之前,
已經得到了包括王石和馮侖在內的商業大佬們的一致讚賞。王石還推薦陳可辛上了
一本商業雜誌的封面。因為這部電影,陳可辛還接到了包括像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
壇和博鰲亞洲論壇這樣原本都是商業精英參與的社交會議。
我的朋友、《創業家》雜誌社的社長牛文文說,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強三人每
個人都有一部自己版本的新東方公司史。讓他們中的任意一個人來講述這家公司的
歷史,都會和另外兩人的歷史不同,於是最後,大家看到的是陳可辛版本的新東方
史。這個版本的歷史是新夢想公司的歷史。但是如果對新東方早期的歷史有所瞭解
,就會發現電影中的故事已經和現實中的故事交融在一起。
最打動人(或者說最打動創業者)的片段之一是成東青、孟曉駿和王陽三個最
好的朋友開始為公司前途問題爭吵時。孟曉駿想要將這家公司變成一個上市公司,
贏得全世界的尊重。而曾經用麻袋裝著現金來發工資的成東青則認為這毫無必要。
新夢想不缺現金流;上市卻會讓他們更多受制於投資人和資本市場。這和新東方當
時面對的選擇並無二致。
這時,一直用自己的激情和創造力在驅動著公司的孟曉駿決定要退出這家公司
。惱怒的成東青宣佈,他會按每股一百萬元的價格收購孟曉駿手中的股票。看到兩
個最好的朋友為了公司反目,王陽也宣佈自己「不玩了」。
孟曉駿和王陽走後,成東青一個人開始哭泣。是那種男人的哭泣,不是放聲大
哭,也不是沉默流淚,而是哽咽,聲音從咽喉中嚎出,接著淚流滿面。我想大多數
公司的創始人看到這裡內心都會被觸動。因為,他們和成東青一樣,是一個公司裡
唯一一個不能說「不玩了」和套現股票去享受生活的人。
如果有興趣,你可以找出另外兩本書來讀。一本是盧躍剛所寫的《東方馬車:
從北大到新東方的傳奇》,另一本是大衛.柯克帕特裡克的《Facebook效應》。前
者可以說是一部相對真實的新東方歷史;後者則是另一家當今炙手可熱的科技公司
的創業史。
兩本書的共同特點是,都描述了一家公司創立過程中,創始人之間的愛恨交織
。馬克.扎克伯格在將公司搬到硅谷之後,迅速引入了肖恩.帕克這樣熟知硅谷遊
戲規則、有著廣泛人脈和創業經驗的創業明星。他在哈佛大學一起創業的夥伴則被
通過一次一次修改股權協議書稀釋掉股份,並最終出局。
肖恩.帕克介紹了彼得.泰勒這樣的風險投資家進入Facebook的董事會——
彼得.泰勒是貝寶的創始人之一,也是硅谷最優秀的風險投資家之一。當肖恩.帕
克的一些行為,比如吸毒和舉止放蕩,被認為會影響到公司發展時,馬克.扎克伯
格又在包括彼得.泰勒在內的人的支持下,將肖恩?帕克踢出局。
與Facebook不同的是,新東方的三名創始人之間的關係要更為親密。正如《中
國合夥人》中描述的新夢想三個創始人,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強的友誼開始於大學
階段。他們一起創立新東方,一起享受全中國年輕人偶像般的膜拜,一起將這家公
司送到紐約證券交易所。他們共享了人生中最艱難和最輝煌的時刻。因此,這三個
人的衝突也必定更為痛苦。
我之所以被邀請來看這部電影,除了我供職的雜誌曾經拍攝過陳可辛導演的封
面之外,我想,我對新東方的瞭解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我曾經受一家出版社所托,
寫一本新東方的書。雖然最後我並沒有寫出這本書,但在此期間我卻跟隨著俞敏洪
、徐小平和王強進行了他們拉力賽般的巡迴演講,持續兩周,幾乎每天都會換一個
城市。
在經歷了這些旅行演講之後,我幾乎能將他們的演講背誦下來。俞敏洪的演講
正像電影中那樣充滿了自嘲和勵志;王強的演講要更加幽默,總是以嘲笑大學裡的
俞敏洪作為開篇;徐小平則充滿激情。我也聽到他們各自對我講述著自己的不滿。
此時徐小平和王強其實已經不再在新東方的董事會之中。但是非常明顯地,他
們之間存在著一種極強的讓人羨慕的聯繫。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有著強烈的
衝動,想要講述他們三個人的故事,不是創業史,而是在他們「分開」之後,三個
人迥然不同的人生路徑。俞敏洪繼續經營著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教育公司;徐小平
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王強則沉浸在自己的書海之中——我到今天也忘記不了,我
們坐在萬聖的醒客咖啡,他聲情並茂為我讀他寫的講述札米亞京的文章。
看完電影之後,我對徐小平說,我更感興趣的其實是公司上市之後的故事,裡
面有更殘忍的部分。他開始死死盯著我:
「你說的殘忍的部分是什麼?I am serious。」
「就是你們離開新東方之後??」
「離開。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新東方。所以你說的殘忍的部分是什麼?」
他繼續問。
據說,看這部片子的剪輯版時,他看一次就會哭一次。他在向我們介紹這部電
影時,也總是把成東青叫成「俞敏洪」。當然,他會宣佈自己和這部電影毫無關係
。所有的關係只有11個字,比如,新夢想這個名字是他起的。
2013年05月08日《綠公司》雜誌 文│李翔 知名媒體人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30508/142815390092.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227.107
→
05/10 17:53, , 1F
05/10 17:53, 1F
Xiao-Mi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
59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