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衙門》編造史實"娛"觀眾
《青天衙門》編造史實"娛"觀眾
2004-06-05 09:30更新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見習記者 唐海威)
大型古裝劇《青天衙門》正在成都電視臺影視文藝頻道熱播。與時下泛濫的戲說
歷史劇不同,該劇打破了傳統觀念中宮廷和民間的界限,把角色人性化地還原出來,
著實吸引了不少觀眾。但昨日,卻有觀眾提出質疑,《青天衙門混淆了一些重要史實
,演員臺詞常念錯別字,一些觀眾與專家都表示,這樣很容易誤導年輕觀眾。
"京戲迷":混淆史實令人惱火
家住武侯區的王少裴女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京戲迷"。昨日,她氣憤地告訴記
者,《青天衙門》連京劇發展的基本脈絡都沒有理清,就把京劇、戲園子、婦女進
戲園子看戲等"陰差陽錯地摻進了康熙年代"。她說,"京劇明明是在乾隆之後,隨著
四大徽班進京後才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怎?可能在康熙年間就出現了京劇呢?光緒之
前,清政府是明令禁止北京婦女進戲園子看戲的,怎麼可能在康熙年間就有婦女隨
意出入戲園子呢?"王女士認為,《青天衙門》混淆了京劇史實,對觀眾產生誤導,
尤其嚴重地傷害了京劇愛好者的感情。一位姓熊的小學老師昨日也指出,《青天衙
門》中很多演員發音不准,尤其是名配角們也時常讀錯別字。"比如夏雨演的那個端
王爺,就一直堅持將'諡(shi)'號讀成'益(yi)'號,聽起來彆扭不說,也很容易
誤導小朋友。"
製片人:為娛樂大眾特意"編造"
對於蓉城觀眾提出的質疑,記者昨日採訪了該劇製片人王世京。王世京在電話
裏坦言,《青天衙門》不是紀錄片,它只是一部"娛樂大眾的歷史電視劇",因此,
不存在類似《末代皇妃》那樣違背史實的問題。他說,只要大的歷史脈絡真實,其
他的細節其實並不太重要。"比如觀眾所指出的京師婦女進戲園子看京劇的情節,編
劇當然知道京劇在康熙年間並沒有形成,但為了表現康熙時期皇室與民間前所未有
的融合,我們就做了虛構和大膽改動。"至於演員讀錯別字的問題,王世京則說,
由於這部戲屬於清朝戲,劇中人物大部分都說老北京話,因此,有些讀音確實與現
在的普通話會有所差異,但也不排除演員在配音上有所失誤。針對王世京的解釋,
記者採訪了川大中文系語言專家羅國威教授。羅教授表示,"諡"字一直以來都讀"
shi",在清代時的北京人也不可能讀成"yi",現在的電視劇經常鬧出一些類似的笑
話,是對觀眾的"怠慢"。
文章來源:四川新聞網
http://cn.ent.yahoo.com/040605/274/2319l.html
http://www.xawb.com/gb/news/2004-06/06/content_247110.htm
--
◣˙◢◣˙◢ 情報員標號: 222-157-48-84.dynamic.cctv.lsc.net. ◢██●██◣
◥ ◤ 隸屬☆單位: 中央情報局 (bbs.e-cia.net) ◥▇▇██─◤
Wang-Yan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