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救國片不如救唱片 by李驥

看板Terry (林志炫)作者 (seize the moment)時間19年前 (2006/09/21 22:2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60919 蘋果日報 Q:台灣流行音樂在華人市場的優勢還存在嗎? A:我們的流行音樂曾經是令人驕傲的出口產品,在華人世界獨領風騷了 二十年,但我從來沒有看過新聞局有過任何補貼台灣流行音樂的具體 想法或政策,挽救現在的頹勢。而我倒是看到很多輔導金贊助的國片 ,相較於流行音樂的規模而言,電影能夠照顧的就業人口也更多,不 過,近年來公部門所投入的成本與產出不成正比,你能說李安是因為 輔導金而揚名海外嗎?並不是。而許多好導演也轉向商業、與國外公 司合作,跟輔導金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形塑偶像文化輸出 我很想問,為什麼沒有流行音樂輔導金呢?雖說輔導可能會戕害創意產業、 未必是好政策,但政府真的要應該多推動流行音樂,它最容易賺取外匯,也 最能讓世界聽到台灣的聲音,而這個產業到目前為止還相當有競爭力,這些 懂know-how的音樂工作者多還是以台灣為基礎,我們原創的動力還在。 Q:有什麼具體的例子? A:我在大陸服務的公司在準備推出新遊戲產品時,曾想找周杰倫當代言人, 光是代言費就是八百五十萬元起跳。你想想看,現在台灣企業哪有這個錢 ?一定是有廣大市場為基礎的企業才有這個資本,所以,他所賺進的錢都 是外匯,這樣看來,周杰倫算不算是文化產業輸出?周杰倫的樣子本來就 貼近台灣年輕人,改都不用改,大家都知道他是台灣人;而且他是以台灣 本地培養出的符號在編碼,小至語言使用、大至生活形態都是。 Q:在KTV中也可以看出台灣的影響力嗎? A:上海的KTV裡約有三分之二是台灣歌,當地歌曲只有三分之一。有些歌手 的作品在台灣未必走紅,可是對大陸人的口味就剛剛好,像是周傳雄的 《黃昏》、黃品源的《小薇》、林志炫的《單身情歌》、任賢齊的《傷心 太平洋》等,這些歌有些共同特色:情歌、歌詞具有故事性的畫面,跟 大陸相比,用詞與情緒也比較豐富一點。 歌詞意境市場無限 Q:台灣流行音樂可以攻佔大陸市場的關鍵是什麼? A:大陸使用簡體字,要求溝通效率,也限制了他們對於文字的想像空間,而 台灣創作者精細推敲用字遣詞,創造出更豐富的意境,作詞方面一直居於 領先地位,或者,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看待為市場區隔。舉例來說,大陸 流行歌《老鼠愛大米》中的歌詞,「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它沒有 什麼特別意思,因為它訴求的是大陸的農民工軍族群,這些人是十三億人 口中的多數,但知識份子會希望欣賞更細緻的作品,他們對於文字編碼的 能力並不那麼嫻熟,台灣的流行音樂正好可以主攻這塊市場。 另外,大陸在共產黨執政後,常說女人撐起半邊天,兩岸女性對於愛情的 表現因而出現了差異,台灣女性非常敢講、百無禁忌,但因為受到儒家的 影響,行為標準還是比較高,很多台灣女性還是甘願成為第二性;而大陸 女性不會把愛說出來,但是會有行動,這樣的女性其實更需要借助別人之 口表達愛意,台灣流行歌曲正好讓她們唱出了說不出的愛。 記者吳宗璘採訪整理 -- 彭靖惠最新專輯~浪費時間是快樂的 (9/29 豐華甜蜜發行) 首波主打~下一站幸福/ALL I WANT http://www.wretch.cc/blog/larkishcat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168.98

09/23 01:38, , 1F
救唱片不如救經濟,經濟好就百業興了
09/23 01:38, 1F

09/23 01:38, , 2F
經濟不起來,只能建議創作人到大陸發展,目前還算優勢
09/23 01:38, 2F

09/27 23:29, , 3F
台灣的藝術片還是拍的很不錯的 只是市場太小眾
09/27 23:29, 3F
文章代碼(AID): #154g2gbC (Terry)
文章代碼(AID): #154g2gbC (T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