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日經娛樂2014年04月號訪談(上)
翻譯:smokycross @TWINSHINKI
東方神起出道邁入第10年的決心
─現在非說不可的事
04年於韓國出道,隔年就向日本市場進攻的他們,不久後就將迎來出道的第10年。
從減少媒體曝光開始,漸漸傳開的批判風聲如今方興未艾。但他們的優質的歌曲和表演
連音樂業界的勢力版圖都能改變。以3月5日發行新專輯為起點,關於現在他們對於整體
活動的想法,我們向兩人進行了採訪。
「跟隨東方神起的腳步」──懷抱著這個夢想,這幾年渡海而來的偶像不知凡幾。
然而應該切身感受到了的是,從在日本默默無名的時期一步一腳印地進行活動逐漸
建設起來的人氣基礎,是超乎想像的根深蒂固不可動搖。
事實上,即使音樂業界整體進入冰河期、即使身為冷化契機的K-POP熱潮漸漸露出
疲態,東方神起的銷售量和動員力也不曾見衰。
去年不但成功地舉辦了長年夢想的五大巨蛋巡迴16場公演、在可說是Bonus Stage
的橫濱日產體育場公演兩天內動員14萬4千人等等,規模更是有漸漸擴大的傾向。巡迴
演出的動員人數超過了85萬人,如今在日本所有的藝人之中也堪稱頂級。在日產體育
場舉辦外國藝人單獨的演唱會是歷史上初次的壯舉。
日經娛樂最後一次採訪他們是在3年前的初秋(2011年10月號)。與所屬經紀公司的
社長金英敏先生和歌手前輩BOA一起,就他們對橫掃樂壇的K-POP熱潮的想法進行了採訪。
之後過了兩年半的時間。在這期間發行了兩張專輯和8張單曲的他們,在3月5日將
發行睽違一年的專輯。經過和工作人員們討論再討論,決定了專輯的名稱為「TREE」。
包含了凝聚先前兩張專輯想法的《TREE》臨近所謂「日本出道第10年」的紀念日,不但
是東方神起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今後的東方神起指標色彩濃厚的一張專輯。
從這樣的新作品到整體的活動,為了探索他們的「現在」和「今後」,這次我們飛
到了首爾。而這次的採訪也一如以往,全部都是以日語進行的。
─ 在日本的土地上生根 ─
允浩:《TREE》的專輯標題融入了我們兩個人的想法,以我和昌珉對彼此的信賴感為根
基,希望成為即使在時代轉變中也屹立不搖的大樹。剛開始小小的東方神起以大
家的加油和應援為養分慢慢地茁壯,這樣的生長方式是不是很像一顆樹呢?
昌珉:我們在日本這塊土地上紮根,樹幹也稍微長得高了一些,現在想展現出的是「成
長的東方神起」。希望這張專輯可以完整地表現出誕生將近10年的東方神起,還
有今後也將繼續逐漸成長的過程裡,從中捕捉到的「此刻的東方神起」。
允浩:沒錯。也包含了我們希望今後也能夠涉足各式各樣的曲風、各種不同的方向、持
續在各個領域寬廣地伸展枝葉的願望。不僅僅在日本和韓國,現在不是也可以透
過Youtube和SNS等等連繫起全世界的東方神起歌迷嗎?想將這份連繫拓展地更廣
更遠,成長為能夠聚集起每一個人的大樹。
從《TREE》這個標題,當初想像的是對「歌迷」的比喻。無論東方神起去什麽地方
都一動不動地等待著東方神起的存在 = 歌迷。想著是不是有著這一層意義呢?
但真相是正好相反。並不是向歌迷們追求這樣的愛情,而是「我們想成為能夠給予
大家幸福的樹」這樣的承諾。
允浩:嗯,也許兩種解釋都可以呢。不是有一本很有名的繪本嗎?日本應該是翻成「お
おきな木」,書裡描繪的感覺和東方神起想達成的目標方向很接近。
譯註:書名原文是《The Giving Tree》,作者為Shel Silverstein,著於1964年。
2010年日版的譯者為村上春樹。中譯書名有《愛心樹》、《奉獻樹》、《樹與小
孩》等等。
昌珉:故事中的樹有時是少年的玩伴、有時是聽眾、有時也將自己的枝幹送給少年,一
直在他身邊。東方神起可以是那個在樹的愛裡成長的「少年」,同時也想成為像
那棵無私的「大樹」般的存在。我們和所有歌迷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起形成了這種
連繫,專輯的標題就融入了這樣的情感。
整張專輯的概念鮮明,是一張就像電影原聲帶一樣的作品。和收入許多單曲的前作、
前前作相比,這次的專輯裡新曲的比例偏高,充滿了強烈的純粹原創專輯的個性。
而且和《TREE》帶給人的聯想不同,專輯中充滿男子氣概的歌詞和數位化的音聲十
分引人注目,在歌聲上下的工夫也能看到兩人嘗試了各式各樣的冒險。聽過專輯成品之
後的感想是?
允浩:覺得如何呢?(把問題拋給昌珉)
昌珉:嗯…從正統的抒情曲到愉快的舞曲應有盡有。雖然自己說出來很不好意思,至今
每一年的演唱會都在大家面前展現了各種不同的模樣,「今年也應該能夠以這張
專輯為中心呈現出多彩多姿的表演呢!」這樣的自信感越來越高,現在就很期待
演唱會了呢。當然我們從製作專輯的時候就想像著在演唱會如何表演。
允浩:每一次都是這樣呢。因為說到東方神起就是演唱會啊。這次的專輯,我從剛開始
收到guide vocal的階段就覺得蠻有自信的。關於完成的專輯,雖然一直以來每
次都覺得「嗯!很好!」,這次卻是第一次聽完整張專輯以後忍不住說「啊!這
不得了啊」說不定會成為能夠將我們所有想說的話都傳達出去的代表專輯,有這
種感覺呢。真的!(笑)
─ 產生變化的歌曲背景 ─
以將舞台化為拳擊擂台的〈Champion〉為首,感覺歌詞的內容每一年都離「甜美的
戀愛」越來越遙遠。取而代之的是信念、克己、光榮──等等硬派的主題齊齊並列。可
以將這種變化視為現在兩位的思考模式和精神狀態的投射嗎?
允浩:我覺得那反而像是我們周圍的工作人員和作詞家作曲家們,把看著東方神起感覺
到的事寫成了歌曲吧。作詞家從以前就一直為東方神起寫歌,一開始歌曲描寫了
「少年的東方神起」,現在則是在歌詞中表現出了經歷過許多事,「有著大人感
覺的東方神起」。就算不是這樣,也是包含了「希望東方神起如此成長」的心願
吧。我感覺上是這樣。
昌珉:我們兩個人都有想將這樣漸漸轉變的歌詞內容表現為我們的「成長」的心情。如
果這張專輯也可以感動到男性的聽眾我們會很開心的。
允浩:談到唱歌的聲音,這次我的目標之一是嘗試配合著不同的曲風變化自己的歌聲。
除了要唱好,更要深入的分析歌曲、連音調都作出改變...因為能夠發出各種不
同的音調,到讓人忍不住想「這是允浩?」的程度,我覺得才是好的歌手。舉例
來說,也有某一天其實身體不太舒服,但意外地唱得不錯的時候。所以我覺得如
果在任何狀況下都善加利用,反而能夠化為自己的魅力就很理想。
昌珉:不是「今天身體不舒服所以不行」,而是發揮出另一種不同的韻味…。
允浩:沒錯。另一種韻味。把我的日常生活漸漸地全放在專輯裡,我覺得如果不這麽做
的話,不管是製作專輯的我們還是聆聽專輯的人都會膩的吧。雖然還沒發行不知
道會收到什麽評價(笑)。
我覺得我們的曲風變化的幅度也漸漸變得越來越寬廣。〈Good-bye for Now〉這
首歌第一次挑戰了雷鬼(Reggae)的曲風。想像著在演唱會的最後唱這首歌就莫名
的感動,也容易投入,一下就完成了錄音。而比較困難的是在同一首歌裡速度漸
漸變快的…
昌珉:在說〈Breeding Poison〉對吧?
允浩:大概會有人以為是把錄好的歌在後製過程裡快轉,其實我們是用普通的速度和加
快的速度分別唱了兩次。像是繞口令一樣。在錄音時是成功了,想著「這在現場
演唱時能唱好嗎?」…反而蠻期待的(笑)。
昌珉:我個人來說…在這次的專輯裡尤其喜歡抒情歌。像是對歌迷唱的〈I Love You〉、
讓人聯想到20代後半的離別或是男人的傷感的〈愛をもっと〉等等。也覺得這些
都是剛剛好只和現在這個時期的我們非常適合的歌。
─ 論彼此的「聲音」 ─
在採訪中也展現了完美的默契,讓人感受到某種難以言喻的連繫的兩人。歌聲的和
諧性也進入了非同凡響的領域。允浩笑說:「我有時候也會很混亂搞不清楚哪一句是由
誰唱的」。
從出道開始就持續地以超群唱功為人津津樂道,所以「聲音」是解讀他們的重要關
鍵字。以富穿透力的爆發高音為特色的昌珉,一手包攬以充滿挑釁感的發音唱著中音域
rap的允浩,在這裡就請他們再次重新分析一下彼此的聲音…。
允浩:雖然大家都知道昌珉的高音很有魅力,不過最近昌珉的聲音變得有種大人的感覺,
偶爾還會出現粗獷的沙啞歌聲,真的很性感。因為他原本就是發音咬字十分清晰
有力,也曾經想過抒情歌用這樣的風格好嗎?但最近昌珉可以用清楚的發音唱得
很柔和,而在那之中露出沙啞嗓音的瞬間,應該會成為昌珉特有的武器吧。其他
像是在〈Hide & Seek〉裡(註),也能聽到「喔!很像昌珉,可是又不太像昌珉」
的歌聲,所以我非常喜歡。
編輯部註:富士電視台連續劇《白色榮光4─螺鈿迷宮》主題曲
昌珉:…非常感謝(害羞)
允浩:雖然我是把自己的實力置身事外在分析啦(笑)。
昌珉:不不,從我自己的耳朵聽起來也是這樣。聽了這次的專輯覺得與從前相比,現在
好像可以更好地將感情融入「聲音」和「歌詞」裡唱歌了。也許是我的錯覺吧(害
羞),不過像這種部分讓我小小的滿足了一下。雖然這麽想是理所當然的,我一直
希望能夠成為不是以「盡全力做的外國人」,而是以普通地唱著日文歌的歌手的
身份,用日文傳達更多的情感。
允浩呢…他不會加入多餘的技巧之類的東西,就是淡然地、非常淡然地融入自己
的感情,有一種聽起來與其說是歌唱不如說是向你低低說話的聲音。尤其是在〈
愛をもっと〉這首歌裡常聽得到這樣的歌聲…,我很喜歡。
允浩:我也很喜歡。啊哈哈哈!
銷售量達到35萬張的前作《TIME》是在時間極度不足的情況下精心打造的作品,這
一次是否有時間慢慢製作了呢?被這麽一問,他們露出了有些困擾的笑容看了一下彼此。
昌珉:其實是比錄《TIME》的時候更辛苦呢!(笑)不但歌曲的數量很多,和1月發行的
韓國專輯《TENSE》錄音時間也重疊到了一些。「今天不錄的話就沒時間錄了!」
背負著這種壓力(笑)。
允浩:是在來來回回的行程之間錄音的。雖然也有時間上的問題,但因為韓國和日本的
專輯製作同時進行,所以需要比平常更專注的切換力和集中力。…在這樣的狀況
下昌珉非常努力了呢!
(一起笑)
允浩:在比我還多的個人行程之中(進行錄音),(拍拍昌珉的肩膀)真的很努力!
昌珉:我那時候很辛苦的…(笑)
允浩:《TREE》這張專輯和以往不同,從很早以前就進入了選曲階段。在進行去年
《TIME》巡迴演唱會途中還有日本活動的空檔,一點點一點點的開始試聽候選的
歌曲。所以專輯整體的概念從蠻早以前就很瞭解了。可能是因為太早開始準備的
關係,作曲家給我們聽的是自己試唱的音源,demo裡的歌聽起來有點怪怪的(笑)。
昌珉:呵呵呵。
允浩:然後呢,雖然很早就選好了歌,但因為之後就和韓國專輯的製作同時進行,就變
成像是「啊!接下來這首!然後這首!再來這首!」這種情況。
同時進行製作的,不管是在語言上、風格上還是概念上都大不相同的另一張專輯─
《TENSE》是funky和danceful,充滿了chic的大人音樂。另一方面,日本的《TREE》則
是流行而充滿了躍動感。在日韓的專輯上以不同色彩區分的意義是?
昌珉:雖然也有不這麽明顯的時候,這次卻是出現非常極端的差異了呢。韓國的《TENSE》
從一開始專輯整體的關鍵字就決定是「Big Band」,是以「集合起像是可以用Big
Band演奏的歌曲,試著做一張這樣的專輯吧!」的概念製作的。在我們發行過的
韓國專輯中是概念最為明確的一張專輯。與其說是挑戰各種不同的曲風,不如說
是刻意地聚集了有著相同感覺的歌曲。結果就是《TENSE》比以往的專輯聽來更為
chic也說不定。《TENSE》注重的是樂隊風格,日本的《TREE》注重的是傳遞的訊
息。出發點是不同的。
關於在色彩上作出改變,為了演唱會自然而然的就變成這樣了。舉例來說,如果
今天相反的在日本發行一張以Big Band音樂為主的專輯,在演唱會中就會出現許
多重覆的曲風。即使歌本身很好,但總是演唱相同的歌路相同的節奏、相似的曲
風的歌曲,觀眾也會覺得很厭煩的吧?我想也包括了這個原因。解釋了這麽長真
不好意思…。
也就是說相較起來日本的專輯是更為明確的以演唱會為前提而製作。換言之,「每
發行一張專輯就進行巡迴演出」這種事在韓國樂界並不常見,也能一窺這種依國情不同
在業界習慣上的差異。不過也有很多人想看你們帶著《TENSE》舉辦充滿大人品味和深度
的演唱會吧。…一這麽說,就聽到昌珉充滿活力的回應「是!」。令人想期待著這份充
滿活力的音色,等待兩人的表演呢。
─ 將重心放在專輯的價值 ─
以前允浩曾在某個頒獎典禮上說過「專輯雖然製作起來並不簡單,它的價值卻很容
易被遺忘。」這樣深意的發言。
的確,在以下載為主的單曲購買以及隨機播放漸漸氾濫的時代,音樂人透過打造一
整張專輯傳遞的作品價值和意義也漸趨薄弱。
從10代的新人時代開始就持續被評價為「專輯歌手」的他們,對音樂業界這樣的變
化有什麽想法呢?
允浩:單曲當然有單曲的優點,但是專輯的樂趣在於從第一首到最後一首都有關連性,
聽完一次以後想要重新再好好地聽一次,我想做出這樣的專輯。所以即使時代變
了,我想作為我們的堅持也不會改變。
站在製作方的立場,歌曲順序的安排也是有意義的。我覺得第一首歌作為專輯的
開始是最重要的一首歌。這次的專輯裡我特別中意的是以獻給歌迷們的〈I Love
You〉作為開場的部分。在開場甜甜地告白之後接著就全力奔跑,最後大家合而為
一,再回到充滿感謝的心情。這樣的走向貫穿了整張專輯,聽起來是不是也很舒
服呢?
這些全部也都連繫到我們的舞台表演。希望能夠從頭到尾呈現出一個有劇情的故
事,如果能夠加強這個部分,東方神起的演唱會應該會變得更了不起吧。雖然現
在的我們還沒辦法做到那種程度。
影響著音樂人的大環境漸漸改變,現在是所謂「最後生存下來的是現場實力強的玩
家」的時代。在這之中斷言「說到東方神起就是演唱會」的兩位,他們也十分理解「並
不是好歌排排站就能做出優質演唱會」的恐怖。
這樣的他們在演唱會慶功宴上走到所謂「幕後的幕後」的工作人員們身邊,直接向
每個人道謝的場面已經成為了慣例。在演唱會品質年年上升的背後還有這一面的事卻不
太為人所知。
「直到他們不唱歌的那一天為止,做什麽都好,請讓我為他們兩個人工作」──曾
這麽請求過的工作人員也不在少數。事實上在「東方神起team」裡許多人都是長年支持
著他們的熟面孔。
「要做出比上次更好的演唱會」全部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抱持著這個想法支撐著東方
神起高品質的舞台表演。
那麽要在這裡問一句,現在的東方神起欠缺的是什麽呢?
允浩:年輪。男人的年輪。譯註:累積沉澱的歲月和經歷。
昌珉:年輪?
允浩:沒錯。舉例來說,我們在聽到南方之星的歌的時候不是會覺得很了不起嗎?在評
論技巧如何如何之前,該說是他的氣勢嗎?他的人生都表現在歌聲之中。技巧可
以透過努力學會,表現卻不是透過努力就能做得到的。如果我們在到達那個領域
之前持續長久的活動,應該就能做到更多更多的…能夠去展現和實踐各式各樣的
夢想吧。
昌珉:要說不足的地方是數也數不清(笑),但以結果來說我和允浩的答案是一樣的。還
只有20幾歲的我們的歌聲裡缺少了人生的深度。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唱著能夠觸動
更多更多人心的歌,連作為人生前輩的生活態度都能傳達的歌的歌手。
專輯的先行單曲〈Something〉是swing jazz。對以激烈銳利的舞曲廣受好評的他
們來說,是一個極具意義的選曲。其實這首歌是在作曲家還沒譜好旋律時,偶然聽到的
允浩就拜託作曲家「請把這首歌給我們」而拿到的歌曲。從電影「Mask」得到靈感加以
變化編曲,在歌曲的製作過程中允浩也是在最前線領導著製作團隊。
還有如今在演唱會上已經是不可或缺、和觀眾互相呼應的「We Are?」「T!」,
以及象徵命運共同體的稱呼「東方神起號」等等,在在都是加強了與歌迷之間的關連性、
親近感和共鳴度,由允浩主導推動的一種口號。在身為東方神起隊長的同時,他是否也
對企劃或是製作等方面開始感興趣了呢?
允浩:關於製作我還在學習之中…現在大概是憑著感覺吧?比如聽/看到什麽就單憑著
感覺說「這個適合/不適合東方神起」之類的(笑)。
不過之前實際試著操作以後也有不如預期的時候,最近覺得「應該蠻適合的吧」
的東西真的就蠻適合的,實現的想法也越來越多。所以最近就相信著自己把感覺
漸漸地都說出來。「這個可不可以先讓東方神起試著唱唱看呢?」之類的。
─ 因為兩人的目的地是相同的 ─
經常說著「想要表現出嶄新的魅力」的東方神起號的掌舵手允浩。但是當兩人在想
進行的方向上意見出現分歧時又是怎麽解決的呢?昌珉稍微思考了一下,明快地回答了
這個問題。
昌珉:嗯…仔細想想至今沒有過意見分歧的時候呢。雖然在細微的小地方也有過不一致
的情況,不過最終兩個人夢想的目的地都是相同的。所以稍微不同的地方可以作
出調整。
允浩:沒錯。關於這次的〈Something〉也是,的確最初沒有問過昌珉的意見(笑),覺
得是昌珉聽過之後也一定會喜歡的風格,所以我才沒有不安的吧。
哥哥發號施令、弟弟冷靜確認,共同開拓道路。年長兩歲的允浩充滿了讓人忍不住
想跟隨他的自信和凝聚力,開朗而活力十足。另一方面昌珉則是文靜聰慧天真浪漫。兩
人理所當然地彼此理解、共同分享20年甚至30年後的夢想,這種關係說是奇蹟也不為過。
而他們身為往返日韓之間的藝人,受到政治情勢變化的影響,和以前相比活動變得
相對困難也是事實。
但在這之中他們持續打破了自己的紀錄。去年的專輯《TIME》在oricon排行榜不但
榮獲週榜冠軍,首週銷量也是東方神起歷年來最高的24.4萬張。他們自己對這樣的狀況
又有什麽想法呢?
昌珉:我想還不到可以稱為秘訣的程度…,至少對我們兩個人而言,日本並不是「外國」
呢。
允浩:嗯,沒錯沒錯。
昌珉:已經是活動了快要10年的地方,對我們來說就是我們的現場、主場(Home)的感覺。
雖然語言還不能說得像本地人一樣流利,在日本也就是「外國人」,但以一個單
純普通地在日本從事音樂活動的藝人的身份,對於日本的文化、日本的音樂、還
有其他許多方面的日本,都想直接去認識和體會。從以前到現在這個想法都沒有
改變。
想要積極主動地去更加了解聆聽我們的音樂的是什麽樣的人,即使是一年中有數
個月都在日本生活,我覺得這樣的想法也讓我們兩個人成長不少。
然後這樣的部分越加成長,就越能透過演唱會和CD看到或聽到真正的我們。還未
能百分之百見到的「真正的我們」的…,該說是氣息之類的嗎?我們成長的過程。
歌迷們是被這些層面吸引才為我們加油打氣的吧…我是這麽想的。
允浩:…說得真好!昌珉教授!(拍手)
說著為了要成為能夠觸動更多人心的歌手,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學習的昌珉。而學
習不足的理由是「因為工作太忙了(笑)」即使笑著抱怨工作忙碌,他的表情依然流露滿
滿的充實感。
另一方面允浩也從以前開始就對日本的傳統文化抱有興趣。
─ 日本特有的溫暖 ─
允浩:我喜歡日本獨特的古老文化那種溫暖的感覺。像是歌舞伎那種從很久很久以前開
始家族父子世代相傳的傳統技藝,非常的有魅力呢。雖然還沒有實際欣賞過。日
本的傳統技藝有許多種類,我覺得像專家、職人這種形象更是帥氣。
可以看到他對支援舞台的幕後工作者所抱持的興趣,連結到他以創作者的身份進行
創作的機會。
昌珉則是發揮了在文學上的感性,在韓國發表了數篇自己創作的歌詞。「希望看到
昌珉寫日語歌詞的歌迷也很多吧」如此傳達之後,允浩以像是要打斷當事人發表意見般
的氣勢再度開啟了「我的弟弟我驕傲」模式。
允浩:昌珉寫的歌詞很棒呢。尤其是最近的。大概一年前的歌詞老實說感想就是「情感
融入的很不錯吶」的程度,但因為也為後輩們(SHINee等等)提供歌詞慢慢累積了
經驗的關係,表現力和遣詞用字變得非常厲害。我不常說這種話的喔!
昌珉:(臉紅)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很想挑戰寫日文的歌詞。但是為了這個挑戰我得累積
更多各種經驗才行。
對作曲有著企圖心的允浩也在演唱會的solo公開了自己的自作曲。那麽兩位有沒有
興趣合作呢?
允浩:之前有想過喔!「如果由我作曲昌珉作詞應該會很不錯吧」,但是現在還沒有這
麽做的餘力。昌珉有只屬於昌珉自己的世界,喜歡的風格和我完全不同,所以我
覺得要經過彼此慢慢仔細的討論再作詞作曲才能向大家呈現出真正的我們…。
雖然我對編舞也有興趣,但關於這點也是一樣的。我們擁有許多比我更厲害的專
門負責的工作人員,明明把工作交給他們能產生完成度更高的作品,我不會想著
「要自己全部做出來給大家看!」。當然我會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我想如果不是
我自己做出了真的很好的作品,我是不會發表出來的。
昌珉:這樣對東方神起比較好…?
允浩:沒錯,就是這樣!畢竟說到底仍然是東方神起啊。
進行對話時,使用「東方神起」為主詞時用的是比「我們」為主詞時層次更高的尊
敬語氣,這一點令人印象深刻。讓人感受到成員本身對於隊名的態度是一種近乎虔誠的
驕傲。
對兩人來說,因為是自己努力守護的重要象徵,更是珍貴的存在。
允浩:從重新出發開始的這幾年,《TONE》接下來《TIME》,這次則是《TREE》,固定
地以T為開頭。這是從「《東方神起》是我們兩人和大家一起守護的重要的名字,
所以以T為開頭的取名能一直延續下去應該會很不錯吧」的想法開始的。我們也
想以這種形式傳達一些我們的心情,所以非常贊成。只是連「TREE」都出現了,
比這更好的單字可能也差不多用光了吧…現在有這種擔心(笑)。
─ 表演以前代表歌曲的原因 ─
說到現在東方神起的對手,會是誰呢?
允浩:(立刻回答)我們自己!
昌珉:就像連續劇裡出現的台詞呢(笑)。我覺得應該是…全部的藝人吧…。
允浩:不對!我不是「全部的藝人」!要說為什麽的話,世界上有許多比我更厲害的人,
要怎麽和他們一一競爭呢?要贏過自己的紀錄才是最辛苦的啊。
所以去年做了五大巨蛋巡迴,接著又做了日產體育場演唱會的時候我很開心。不
只是單單的「因為是很大的體育場」,而是「啊啊,東方神起超越了東方神起的
紀錄、超越了東方神起的夢想。」
昌珉:那是當然。而且唱了以前的歌曲,以前的心情和現在的心情感覺也不同了。這種
時候就想著和之前相比稍微成長一點了吧?覺得很開心。我們總是想唱「和現在
的年紀相符的歌」,周圍的工作人員也是這麽支持我們的。
允浩:在日產體育場久違地表演了〈"○"-正.反.合〉(註)也因為是由現在的我們演唱、
跳舞,即使是一樣的歌曲,卻和以前完全不同。呈現出的感覺竟然有這麽大的差
異,對我們自己來說也是嚇了一跳。
編輯部註:2006年東方神起代表曲之一。
昌珉:老實說,以前我也常把看不懂的歌詞就這樣不求甚解地唱出來。雖然是很不好意
思的事啦。在日產體育場表演那首歌最重要的原因是覺得隨著時間經過,日本的
歌迷中在演唱會裡看過〈"○"-正.反.合〉現場表演的人是不是漸漸變少了呢?
讓能塞滿7萬20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的他們,從今年4月開始的巡迴演唱會卻是以能
容納1萬人等級的arena會場為中心。不優先考慮觀眾人數或會場規模,而是大幅增加會
場個數和公演場數,巡迴日本各個角落進行演出。「想盡可能的到每位歌迷身邊傳達自
己的心情」場次安排也是尊重了《TREE》專輯中這種理念的結果。
允浩:其實壓力不是開玩笑的(笑)。最華麗的東方神起已經在去年表現過了,再回到arena
會場會如何呢…。這次專輯的歌曲在現場唱起來可能會蠻辛苦的是,老實說,是
歌曲時間比較長的抒情歌吧。(註)
註:超過6分鐘的歌有兩首〈愛をもっと〉、〈Good Days〉
昌珉:不過雖然炫目的舞台表演是東方神起重要的魅力,另一方面也想持續增加單用耳
朵聆聽就十足享受的音樂。這個感覺不管在韓國的歌曲還是日本的歌曲上都是一
樣的。所以我有件思考中的事。練習是不可或缺的。需要練習的時間啊(笑)。
翻譯:smokycross
圖檔:http://ppt.cc/w85X
http://disp.cc/b/Twinshinki
引用或轉載翻譯請複製以上文字。謝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5.9.109
※ 編輯: estrange 來自: 182.235.9.109 (03/20 14:12)
TVXQ 近期熱門文章
10
19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