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才女遇上江湖客

看板Stella-Chang (張清芳)作者時間23年前 (2002/06/13 15: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當才女遇上江湖客 ------------------- 南方都市報   2002-05-11 10:26:33 黃秋生的“郭富城+哈裏‧波特”LOOK。 2002年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第一季 編者按 殺氣騰騰與深情款款   黃秋生:一個殺氣騰騰的男人。   張清芳:一個情深款款的女人。   把他們倆放到一起真是鮮明的對比:比出了本季 華語樂壇至剛至柔的極致,比出了黑白分明的音樂人 生。   黃秋生的獲獎讓樂迷和影迷們都眼前一亮,證明 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的眼光獨到。張清芳等待了這麼 多年,終於迎來了吐氣揚眉的一天。她是一個平淡樸 實的女子,至今未婚,與一同合作的張曼娟一起,用 她們的才情和音樂打動著世上和她們同樣心境的人們 。   在這兩個版面裏,你將會看到本季最佳男女藝人 的全面分析,一個史無前例的對比。 最佳男藝人 最後的流氓英雄 黃秋生   如果我跟你說黃秋生會和周星馳一樣成為經典,你 一定會說我是個天下第一的大傻瓜;如果你聽過黃秋生 ,你沒准就會狠抽自己幾個巴掌:這麼吊,不過,真他 媽的有快感!   這是一個傳媒製造英雄的年代,既然足球寶貝和人 體彩繪都能成為城市名片,沾上老謀子仙氣的紅唇就可 以無法無天雞犬升天,幾口網上的灌水橫空出世了周星 爺的大話寶典,一夜成名的周傑倫和F4火得比森林大 火還快……那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比吳宗憲更吊,也來創 造一個史無前例的“黃秋生神話”呢?   黃秋生是什麼人?《古惑仔》裏義氣通吃的黑社會 老大,《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裏食人不眨眼的屠夫 ,《野獸刑警》裏黑白不分的員警……沒錯,他是個徹 頭徹尾的流氓英雄,介於正邪兩界的邊緣人,香港市井 文化催生出的江湖大佬。在獨立樂壇,他是個不故作高 深的玩票者,卻能集獨立音樂之大成,每隔三兩年施放 一冷箭或重炮,令一派歌舞昇平的樂壇花容失色。   往往最感人的英雄是那些有缺陷甚至不無醜陋一面 的人物,他們真實地活在當下,這些缺憾和悲劇通過一 種幽默感的釋放喚起了他人對弱勢的關注和認同。一個 無厘頭的周星馳填補了多少深處底層鬱鬱不得志的小市 民的空虛和自大,白日夢借戲劇化的儀式安全地降落, 誦讀他經典的對白更變相為集體時髦身份的認同,和網 路時代對權威話語解構的快感。而這樣的另類英雄總會 通過他的受眾掌控話語的一天升格為時代英雄,周星馳 亦然,葛優亦然,那麼,黃秋生終必亦然。   讓我們從黃秋生的三張專輯(《支離疏》、《地痞 搖滾》、《Bad Taste ……but I s mell good》)的作品中解讀他的“流氓英雄 主義”。        ■遊威 黃秋生的四部曲 第一部曲:凡人歌   黃秋生的歌裏總有一種香港的平民意識:知識份子 出身的黃秋生代言起香港小市民心態卻總有一種狠辣而 又嬉皮的姿態,這種姿態既包含前衛者居高臨下的調侃 ,也不無底層生活片鱗只爪的狡黠,其中精彩的要數用 教父口吻揶揄愛情的《I don’t wanna  Grow Up》,歌中唱道“點解身邊會系你,點解 天主要做你,點解巴士無撞你……點解收工要受氣,點 解飲酒要問你,點解乜都我就你,點解屎坑要我理,點 解分手無勇氣”,憤青而無能卻又樂在其中的愛情,不 正是時下生存狀態一個諷刺性的剪影嗎?  第二部曲:流氓曲   黃秋生骨子裏有種知識份子的熱情、衝動和理想主 義,受許冠傑、羅大佑等八十年代人文精神和Rage  against machine暴力粉碎機器的革 命觀,而表現在歌中卻燃燒成一種流氓氣的痛快和放浪 ,“我是一把火,要照亮這世界……我是一把火,燃燒 這黑夜……不管你是將軍皇帝我把你燒成灰”,大有我 是流氓我怕誰,我是星火敢燎原的無畏之氣。而“大佬 ”中他就幽默地一轉,用近似《江湖告急》的後現代語 言顛覆了江湖的等級傳統,實為一條新鮮的告解。 第三部曲:快樂頌   《飛天婆婆》《快樂頌》《幸福摩天輪》《活在當 下》———超越世俗的快樂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飛天狂魔也自有他的純情一面,而且純情得頗為殺人。 當一切的喧囂、憤怒、調侃都悄然淡去時,一把木吉他 ,口琴,悠揚的提琴,若隱若現的拍潮聲在黃秋生歌中 構築了快樂的童話國,兒女私情和小資閒情並駕齊驅, 真是瀟灑得不得了,開心得不得了,浪漫得不得了…… …… 第四部曲:離騷曲   大凡思想者都有對家或某種終極所在的執著,詩人 把它唱成詩歌,浪人把它唱成浪人情歌,街頭藝術家把 它唱成小夜曲,而像黃秋生這樣的流氓無產者則將它升 格成遊吟的離騷。無疑黃秋生在沉思中有著更豁達的胸 懷,雖是大浪淘沙卻也波瀾不驚。我們聽到黃秋生在古 詩和民歌裏化解了一分分禪機,也不失明智地重構了B ob Dylan、羅大佑的經典立意。只是這位更見 瀟灑和入世的狂魔輕輕地把頭一揚,便隱身于那煙波浩 淼的鬧市,不留下一片雲彩……我們想起一個叫切‧格 瓦拉的人。 最佳女藝人 有故事的女人 張清芳   張清芳1966年8月31日生於臺北市,讀書期 間以《曾經擁有》榮獲臺灣大專青年歌謠創作比賽最佳 演唱獎,1985年1月,18歲的張清芳加盟了點將 唱片,之後于當年10月出版了第一張專輯《激情過後 》。接下去1986至1989年,張清芳接連出版了 《我還年輕》、《親愛的請不要說》、《尋回》、《你 喜歡我的歌嗎》四張原創專輯,積累了一些傳唱之作。 她的聲音   張清芳的聲音在高音區沒有強弩之末的感覺,是難 得的自然高音。這樣的聲音,詮釋校園民歌時代的歌曲 ,自然是別有一番韻味。因此,在1988年的兩張台 語民歌翻唱專輯《古早的歌阮來唱》之後,張清芳在1 989至1991年這三年間,推出了《留聲》系列三 張民歌翻唱專輯。這三張翻唱專輯的成功,更是鞏固了 張清芳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在點將唱片最為輝煌的19 94年,張清芳不僅在1月與蔡琴、伍思凱、優客李林 等合辦了“五星點將”演唱會,還出版第一本半自傳性 書籍《紅色張芳》、第一次舉辦12場校園巡迴演唱會 ,以及“張清芳十年串起每一刻”跨年個人演唱會。點 將唱片輝煌的1994、1995年,也是張清芳達到 個人事業的巔峰。 她的愛情   1995年張清芳推出了《大雨的夜裏》專輯並取 得巨大反響之後,1996年隨著臺灣整個唱片業開始 滑坡、點將唱片縮減資金並醞釀被百代唱片收購,以及 張清芳與點將當家製作人曹俊鴻的愛情長跑無疾而終, 1996年10月,張清芳加盟了百代唱片臺灣分公司 (科藝百代)。即使加入了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但 張清芳在百代五年下來,《純粹》、《花雨夜》、《只 是張清芳》三張專輯只有一首《花雨夜》還能讓人記住 ,這樣的事實只能證明張清芳在百代是並不成功的。 她的歌   張清芳第一次被內地樂迷所認知,是通過1989 年中央電視臺一個叫做《潮————來自臺灣的歌聲》 的節目。儘管張清芳唱的那句“柯達,串起每一刻”幾 乎人皆會唱,但內地這邊對於張清芳的瞭解,客觀來講 還是比較有限,這與她的大多數專輯都沒有在內引進發 行有關。已經出道17年的張清芳,從1985年的第 一張專輯《激情過後》到2002年的《等待》,已經 出版了專輯、精選輯等總共28張唱片。被稱為“東方 不敗”。然而即便是歌壇的“東方不敗”,在1999 年推出《只是張清芳》專輯之後,張清芳還是淡出了競 爭激烈的歌壇。那兩年張清芳去國外旅行調整,之後做 起了電臺和電視節目主持人,並選擇加盟豐華唱片重新 出發。 她的《等待》   張清芳是豐華唱片前老闆彭國華生前簽約的最後一 位歌手,彭國華年輕時也是校園民歌運動中的一員,與 吳楚楚創辦了飛碟唱片,在飛碟被華納收購後,又一手 創辦了豐華,他是臺灣唱片工業發展史上一位十分重要 的中堅人物。換到第三家唱片公司,張清芳給了大家一 種新的可能性,除去清清淡淡的曲風讓人重回八十年代 那個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時代之外,張清芳的新專輯《 等待》引人注目的一點是“相得益彰”,著名作家張曼 娟第一次涉足音樂領域,根據張清芳的心情和故事創作 了10首歌詞,並由李宗盛、黃舒駿、陳志遠、黃韻玲 等大牌音樂人譜曲和製作,是一張帶有相當文學氣質的 唱片。張清芳纖細溫婉的低吟淺唱,輕輕觸動了愛過和 正在愛著的人們的最薄弱的神經。當她輕輕唱著“你喜 歡我的歌嗎”,不僅讓人產生會心一笑的溫暖,新歌《 你喜歡現在的我嗎?》呼應了她1989年的《你喜歡 我的歌嗎》。這張《等待》專輯裏的歌曲,是唱給這個 時代像張清芳這個年齡的女人聽的,她們是曾經為愛癡 狂過的女人,有這樣一張唱片可以讓她們在夜深人靜的 時候聽,讓她們釋放她們的心事和情緒。同時,這張唱 片也是唱給那些有閱歷、有故事的男人聽的,在這個充 斥著R&B和電子的浮躁樂壇,這樣一張唱片難免會讓 人在聒噪的車水馬龍夾縫裏,找到一絲休憩的時機。   在這個浮躁的大時代,也許聽張清芳的歌聲,能讓 人的心因懷舊、因回憶、因心事、因感動晃動起來。                     ■王磊 -- ▌ ▁▌▁ |情報員標號: lab231-2.ce.ncu.edu.tw |局中| ▌▃ |隸屬☆單位: 中央情報局 (bbs.e-cia.net) |邑情|
文章代碼(AID): #z24X300 (Stella-Chang)
文章代碼(AID): #z24X300 (Stella-Chang)